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

略陽縣, 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 位於陝西省西南部, 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 略陽東南與勉縣、甯強縣接壤, 西北與甘肅省康縣、成縣、徽縣相連。 總面積2831平方千米。

略陽始建縣於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 “以其用武之地曰略, 治在象山之南曰陽”, 故名略陽。

截至2016年, 略陽縣下轄2個街道、15個鎮, 全縣常住人口20.02萬。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94億元, 第一產業增加值9.55億元, 第二產業增加值18.63億元, 第三產業增加值27.76億元。 在地區生產總值中, 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17.1 %、33.3 %和49.6%。 人均GDP為27805 元。 2016年縣域經濟監測綜合排名在全省80個縣中位列第74位。

中文名稱

略陽縣

外文名稱

Lüeyang County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

下轄地區

2個街道、15個鎮

政府駐地

光州街道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4300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南部, 秦嶺南麓

面 積

2831平方千米

人 口

20.02萬人(2016年常住人口)

方 言

西南官話-川黔片、中原官話-秦隴片

氣候條件

暖溫帶濕潤季風性氣候

著名景點

靈岩寺 江神廟

火車站

略陽站

車牌代碼

陝F

行政代碼

610727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略陽的古名甚豐, 隨著歷代建置沿革, 先後稱過“沮縣”“嘉陵道”“武興”、“順政”、“興州”、“沔州”等等。 略陽之名的由來, 亦有多種說法, 歸納起來, 大至分為二類:

一是要隘說。 據嘉靖略陽縣誌載:“此地為用武之地, 曰‘略’, 象山之南曰‘陽’, 故名‘略陽’”。

二是僑置說。 南北朝時, 隴之秦安設有略陽郡。 因連年戰爭, 彼地大批氐人南遷至此, 仍舊沿用原郡縣稱謂。 《南齊書》因而載之:“武興縣僑置略陽縣。 ”

建置沿革

戰國時期, 周烈王八年(前368年)屬苴國境內(開明氏蜀國滅“昔阝”、“平周”二國後封其弟為漢中侯置藩屬苴國, 定國都吐費城)。 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屬秦國蜀郡葭萌縣境內(秦國滅苴國,

蒹萌立縣, 歸蜀郡管轄)。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沮縣, 屬益州武都郡, 為略陽建縣之始。 縣治在今勉縣茶店黑河側。

東漢建安十一年(206年)改屬涼州武都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屬武都郡, 歸雍州。

三國蜀漢建興七年(229年)陳式取武都郡後, 在今縣城區設武興督, 縣名仍沮縣。

西晉泰始五年(269年), 屬秦州武都郡。

東晉太元十五年(390年), 氐人楊盛廢郡縣, 設護軍。 太元二十年(395年)複置沮縣。 義熙五年(409年), 名武興縣, 屬後秦南梁州武興郡, 州、郡、縣治在今縣城。

北魏太和中(477年—499年)屬南梁州。 繼改東益州武興郡。 宋升明二年(478年)氐人楊文弘稱藩于魏, 自號武興國。 北魏正始三年(506年), 魏滅其國, 設武興鎮。 繼改東益州、武興郡、武興縣。

正光年間(520年—524年), 楊紹先複立武興國。

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年)屬東益州武興郡, 置武興縣。 廢帝二年(553年)魏平其地, 改稱興州, 設順政郡。 改武興縣為漢曲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漢曲名順政縣。 大業三年(607年)廢州, 置順政郡、順政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複設興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興州為順政郡轄。 乾元元年(758年)複改稱興州, 順政縣屬之。

五代屬前後蜀。 置興州、順政縣。

宋仍屬興州, 初歸利州路。 紹興十四年(1144年), 利州分東西兩路, 興州屬利州西路(治在今縣城區)。 開禧三年(1207年), 吳曦將興州僭改興德府。 曦誅, 改興州曰沔州, 改順政縣名略陽縣至今。

元初, 略陽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沔州轄。 至元四年(1267年), 沔州改屬廣元路。

明洪武三年(1370年)為漢中府沔州轄縣。

七年廢州, 直隸漢中府。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屬漢中府寧羌州轄縣。 崇禎七年(1634年)為漢中府轄縣。

清為陝西省漢中府轄縣。

中華民國初, 屬漢中道轄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撤道, 改省直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陝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署轄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漢中分設東西專員公署, 略陽為西路專員公署(署治沔縣)轄縣。

1949年12月9日略陽縣解放, 屬陝甘寧邊區漢中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 1955年6月, 屬陝西省漢中專員公署轄縣。 1968年, 為漢中地區革命委員會轄縣。 1978年9月, 為漢中地區行政公署轄縣至今。

風景名勝

靈岩寺

靈岩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岩寺,位於陝西省略陽縣城南3.5千米,地處嘉陵江東岸的玉文山腰,它既是一處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的歷史文化遺跡,也是一個環境幽雅,風景秀麗的寺觀山水園林,更是一座擁有130餘通摩崖石刻的文物寶庫,號稱“陝南小碑林”。靈岩寺又名藥水崖,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年—741年),寺廟由兩個天然洞穴組成,前洞名“金龜洞”,後洞稱“羅漢洞”,兩洞依依相鄰,傍山臨江,座東向西,錯落有致。相傳,女皇武則天與她的老師泛舟嘉陵江同遊靈岩寺,在後洞留下了鮮為人知的“撐支天地”四個大字。

江神廟

江神廟

在略陽縣環城西路嘉陵江邊,有一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神廟,又名“王爺廟”、“龍王廟”。江神廟座東向西,東西進深約65米,南北面闊約30米,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全廟共有近300餘幅這樣的圖畫,氏羌人物形象奇特,衣著服飾與漢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圖像,多系人物花卉,現僅存木雕215幅,具有濃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寫實風格。江神廟是中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氏羌戲院式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價值,略陽縣於2000年設立了江神廟民俗博物館。

靈岩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岩寺,位於陝西省略陽縣城南3.5千米,地處嘉陵江東岸的玉文山腰,它既是一處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的歷史文化遺跡,也是一個環境幽雅,風景秀麗的寺觀山水園林,更是一座擁有130餘通摩崖石刻的文物寶庫,號稱“陝南小碑林”。靈岩寺又名藥水崖,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年—741年),寺廟由兩個天然洞穴組成,前洞名“金龜洞”,後洞稱“羅漢洞”,兩洞依依相鄰,傍山臨江,座東向西,錯落有致。相傳,女皇武則天與她的老師泛舟嘉陵江同遊靈岩寺,在後洞留下了鮮為人知的“撐支天地”四個大字。

江神廟

江神廟

在略陽縣環城西路嘉陵江邊,有一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神廟,又名“王爺廟”、“龍王廟”。江神廟座東向西,東西進深約65米,南北面闊約30米,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全廟共有近300餘幅這樣的圖畫,氏羌人物形象奇特,衣著服飾與漢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圖像,多系人物花卉,現僅存木雕215幅,具有濃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寫實風格。江神廟是中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氏羌戲院式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價值,略陽縣於2000年設立了江神廟民俗博物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