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

留壩縣位於陝西省西南部, 漢中市北部。 地處秦嶺南麓, 漢江上游, “面巴蜀而背秦川”,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夏無酷暑, 冬無嚴寒。 地質地貌特徵獨具特色, 歷史悠久, 資源豐饒, 交通便利, 歷代為棧道交通要道, 素稱“秦漢咽喉”之地。

東西長46.4公里, 南北寬67.2公里。 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 距西安367公里, 距漢中85公里, 其林業用地272.5萬畝, 農用地8.9萬畝, 為陝西省林業縣之一。

中文名稱

留壩縣

外文名稱

Liuba County

別 名

留侯壩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漢中市北部

下轄地區

7個鎮1個辦事處

政府駐地

紫柏街道辦事處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4100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南部

面 積

1958.2平方千米

人 口

4.7萬(

方 言

西南官話-成渝片-留壩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北緣山區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著名景點

張良廟, 紫柏山, 紫柏山滑雪場, 棧道水世界

機 場

漢中城固機場

火車站

漢中站

車牌代碼

陝F

行政代碼

610729

森林覆蓋率

88.6%

歷史沿革

夏商時, 境域屬梁州;周並梁於雍, 境域屬秦地雍州。 春秋時期為羌人所居;戰國時期屬白馬氐管轄。

秦代, 境域隸屬漢中郡。 後劃歸隴西郡, 統屬“故道縣地”。

西漢時, 境域南部屬漢中郡褒中縣地, 北部及西部屬武都郡故道、沮、河池三縣地。 東漢時期, 境域仍之。 張魯據漢中, 改漢寧郡, 本境南部屬之。

三國時期, 本境為蜀魏相爭的重要地帶。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 魏將鐘會率兵入漢中。

264年, 蜀國滅亡, 本境歸魏, 屬武都郡故道縣地。

兩晉時期, 本境歸益州, 屬武都郡河池、沮、故道三縣地。 其南部屬漢中郡褒中縣。

南北朝時期, 境屬北魏, 太平真君二年(441), 本境屬南岐州故道郡鳳州;西魏廢帝三年(554), 改故道郡為歸真郡, 改南岐州為鳳州。 本境南屬漢中郡褒中縣, 北屬歸真郡梁泉縣(鳳縣)。 北齊廢帝乾明元年(560), 本境北屬梁泉縣(鳳縣), 南屬褒中縣。 北周大成元年(579), 本境屬兩當郡梁泉縣地, 後屬順政郡靈道縣地。

隋代, 大業三年(607), 廢鳳州置河池郡, 治所梁泉縣, 本境屬之;大業十三年(617), 河池郡太守蕭瑀以郡降唐, 本境隨之歸唐。 北部屬河池郡梁泉縣地, 南部屬順政郡褒城縣。

唐代, 初期和中期, 境域均屬河池郡梁泉縣地。 乾元元年(758),

改河池郡為鳳州, 境域屬之。 南部屬山南西道興元府褒城縣。

五代時期, 境域屬鳳州梁泉縣地。 後樑貞明元年(915), 蜀主以王宗瑤為東北招討使, 攻克鳳州, 本境歸蜀。 後唐同光三年(925)九月, 魏王遣郭崇滔為招討使, 率兵伐蜀, 本境歸後唐。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 蜀主命山南西道節度使孫漢韶攻克鳳州, 設行營, 本境複歸後蜀。 後周顯德二年(955)十一月, 本境又入後周之梁泉縣地。

北宋時, 本境北部屬陝西路(後改為秦鳳路)鳳州梁泉縣地。 南部屬利州路興元府褒城縣地;南宋本境歸興元府(今漢中)管轄。 端平三年(1236), 蒙古兵攻克武休關, 本境歸元。

元代, 至元十六年(1279), 本境遂為興元路沔州所管。 至正二十三年(1363), 境域由興元府鳳州管轄。

明代, 洪武三年(1370), 設留壩巡檢司,

地屬鳳翔府鳳州。 洪武七年(1374), 歸漢中府鳳縣轄。 弘治年間(1488~1505), 遷留壩巡檢司駐廢邱關(留鳳關)。 正德年間(1506~1521), 移留壩巡檢司駐柴關(柴關嶺), 縣地北屬鳳縣, 南屬褒城縣。

清代初, 境沿用明代建置。 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 漢中府水利通判遷駐留壩, 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5)十二月, 設置留壩廳。 乾隆三十年(西元1766)正月, 將鳳縣南星(留鳳關為界)以南, 褒城縣武休關以北, 劃歸留壩廳管轄, 東與洋縣松坪子交界, 西以沔縣黑河為界, 改漢中府水利通判為撫民通判。 乾隆三十九(西元1775年)十二月, 升漢中府撫民通判為總捕水利同知, 主理留壩廳行政事務, 兼理鳳嶺(酒奠梁以東)、柴關驛務, 隸屬漢中府。 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 治所移至留壩。

中華民國2年(西元1913年),

改留壩廳為留壩縣, 隸屬陝西省。 民國3年(西元1914年)1月, 廢漢中府, 設漢中道, 留壩縣屬之。 民國17年(西元1928年)撤漢中道, 直屬陝西省。 民國24年(西元1935年), 漢中設為陝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留壩縣屬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2月2日留壩縣成立人民政府, 隸屬陝南行政公署。 1950年1月, 將褒城縣的鐵佛殿鎮劃歸留壩縣。 1951年, 設南鄭專區, 留壩縣屬之。 1954年, 南鄭專區改稱漢中專區, 留壩縣屬之。 1958年12月29日, 撤銷留壩縣置, 劃歸鳳縣管轄, 隸屬寶雞專區。 1961年1月15日, 將留壩縣轄區劃歸漢中市管轄。 1961年9月2日, 恢復留壩縣置, 隸屬漢中專區。 1968年, 改漢中專區為漢中地區, 留壩縣屬之。 1996年6月, 改漢中地區為漢中市, 留壩縣屬之。

旅遊

紫柏山森林公園

紫柏山森林公園

地處留壩縣西北部,總面積112平方公里,景區以紫柏山為主題,包括光華山、鐵龍山、玄女洞、古營盤和紫柏山五大景區。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神秘的自然景觀,賦予紫柏山厚重博大的自然與文化的雙重價值。紫柏山山勢巍峨,狀如游龍,又名“龍如山”,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之美譽,是與華山、太白山齊名的陝西三大名山,主峰海拔2610米,植被分佈受地形、氣候和海拔高度的影響,形成典型的森林垂直帶譜,自下而上依次形成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紅樺杜鵑林帶、冷杉林帶、灌木林帶和亞高山草甸。

張良廟

張良廟

張良廟位於秦嶺南麓紫柏山下,316國道旁,始建于東漢末年,是漢高祖劉邦的開國謀臣“漢初三傑”之一張良功成身退隱居之地,是全國最大的祭祀張良的祠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中國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三洞天”。整個古建築群依山而建,隨形就勢,建築與山林相映,北方宮殿與南方園林交融,九大院落錯落有致,照壁、牌樓、進履橋、三清殿院、大殿院、南北花園、拜石亭、洗心池、雲梯、草亭、授書樓、五雲樓、石牛、石魚、避谷亭等景觀令人目不暇接,“拐拐竹”、“掛甲垂柏”、“廟台槭”等,素有“紫柏山霧氣騰騰,張良廟賽過北京城”的美譽。

風雲寺

風雲寺位於漢中市留壩縣褒河上游青橋驛蔡家坡斜對面半山腰,距漢中市32公里。據碑載,寺初建于明代萬曆年間(西元1573~1607年),清代光緒三十年由海慧和尚重修,1998年4月風雲寺僧人釋源慧(即圓慧)恢復風雲寺。禪院兩尊以獅為墩、龍繞柱攀連連為一體的精美石雕凜凜生威,兩副石刻對聯“暮鼓晨鐘驚醒世上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若海夢迷人”和“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時時警示世人。

褒斜棧道漂流

褒斜棧道是早於萬里長城的土木建築,西周末年“一笑千金”、“烽火戲諸侯”的褒姒就是從這條古道上被送出漢中的。褒斜棧道,全程470餘裡,其中280餘裡都在留壩境內,鼎盛時期,五裡一亭、十裡一閣、三十裡一驛,淩空飛架,蜿蜒盤旋於滾滾褒河之上,崇山峻嶺之間,氣勢磅礴,堪稱“古代高速公路”。並以其險、奇、雄著稱於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蕭何月夜追韓信”典出於此。褒斜棧道漂流位於褒河上游姜窩子段,兩岸青峰如削、植被茂密;沿途可觀田園風光,嬉戲沙灘,參觀千年棧道遺跡,十裡漂流,百折千回,浪遏飛舟,給您留下“披閱棧道風雲,駕馭長河波浪,親歷英雄壯舉,感受激情召喚”的人生體驗。

紫柏山森林公園

地處留壩縣西北部,總面積112平方公里,景區以紫柏山為主題,包括光華山、鐵龍山、玄女洞、古營盤和紫柏山五大景區。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神秘的自然景觀,賦予紫柏山厚重博大的自然與文化的雙重價值。紫柏山山勢巍峨,狀如游龍,又名“龍如山”,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之美譽,是與華山、太白山齊名的陝西三大名山,主峰海拔2610米,植被分佈受地形、氣候和海拔高度的影響,形成典型的森林垂直帶譜,自下而上依次形成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紅樺杜鵑林帶、冷杉林帶、灌木林帶和亞高山草甸。

張良廟

張良廟

張良廟位於秦嶺南麓紫柏山下,316國道旁,始建于東漢末年,是漢高祖劉邦的開國謀臣“漢初三傑”之一張良功成身退隱居之地,是全國最大的祭祀張良的祠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中國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三洞天”。整個古建築群依山而建,隨形就勢,建築與山林相映,北方宮殿與南方園林交融,九大院落錯落有致,照壁、牌樓、進履橋、三清殿院、大殿院、南北花園、拜石亭、洗心池、雲梯、草亭、授書樓、五雲樓、石牛、石魚、避谷亭等景觀令人目不暇接,“拐拐竹”、“掛甲垂柏”、“廟台槭”等,素有“紫柏山霧氣騰騰,張良廟賽過北京城”的美譽。

風雲寺

風雲寺位於漢中市留壩縣褒河上游青橋驛蔡家坡斜對面半山腰,距漢中市32公里。據碑載,寺初建于明代萬曆年間(西元1573~1607年),清代光緒三十年由海慧和尚重修,1998年4月風雲寺僧人釋源慧(即圓慧)恢復風雲寺。禪院兩尊以獅為墩、龍繞柱攀連連為一體的精美石雕凜凜生威,兩副石刻對聯“暮鼓晨鐘驚醒世上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若海夢迷人”和“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時時警示世人。

褒斜棧道漂流

褒斜棧道是早於萬里長城的土木建築,西周末年“一笑千金”、“烽火戲諸侯”的褒姒就是從這條古道上被送出漢中的。褒斜棧道,全程470餘裡,其中280餘裡都在留壩境內,鼎盛時期,五裡一亭、十裡一閣、三十裡一驛,淩空飛架,蜿蜒盤旋於滾滾褒河之上,崇山峻嶺之間,氣勢磅礴,堪稱“古代高速公路”。並以其險、奇、雄著稱於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蕭何月夜追韓信”典出於此。褒斜棧道漂流位於褒河上游姜窩子段,兩岸青峰如削、植被茂密;沿途可觀田園風光,嬉戲沙灘,參觀千年棧道遺跡,十裡漂流,百折千回,浪遏飛舟,給您留下“披閱棧道風雲,駕馭長河波浪,親歷英雄壯舉,感受激情召喚”的人生體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