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微新聞|一些官員患嚴重“官場敷衍症”

聲明:“微竹溪”原創微信歡迎分享, 嚴禁轉載!

微竹溪投稿郵箱 3292901894@qq.com

微信廣告合作:2722699 18772887158

《官場現形記》中講,一些官員“敷衍的本事是第一等”。

封建時代“千里做官為了吃穿”,官場中人“無利不起早”不是啥稀罕事。 共產黨人“做官”為的是做事,與封建官員不可同日而語。 拿陳雲同志的話說:黨員幹部“在工作中萎靡不振和用雇傭勞動的態度來對付黨的工作,是絕對不允許的”。

這些年鐵腕正風反腐、從嚴管黨治吏,官場日漸潔淨、官風愈益清朗。

但懶政庸政怠政現象,也的確不少見。 一些官員怕擔事、裝作為,只說不做、說多做少,患上了嚴重的“官場敷衍症”。 其主要臨床表現:對上“表態好、行動少”——傳達學習“反應很快”,開會部署“動作很大”,搭班子、建機制“抓得很緊”,卻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對下“臉好看、事難辦”——接上樓送出門,又端水又拉凳,似乎很熱情,可談到事情卻打太極,推不掉就拖,拖不過就糊;講話“重搬用、輕運用”——報紙網路到處抄,光接天線不接地線,光有著眼點沒有著力點,完全“為講而講”;做事“有激動、無行動”——提起矛盾問題兩腮發鼓,但解決起來上級不撥不動,甚至撥都不動,許多經費趴在帳面上睡大覺。

光說漂亮話、做樣子活,不埋頭真抓、擼袖實幹,無疑是一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結合體。 但細加分析,這種“敷衍病”,與曾經盛行過的“作秀”風,又有本質不同。 作秀,圖的是出名掛號,爭彩頭、討掌聲,許多事“想得美好、很難做到”,其背後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進取心、創新欲——當然是扭曲變形了的。 而敷衍,則是不想幹事、不負責任,追求“也無風雨也無晴”,以為“不做事沒有事”“不花錢最保險”,躲避矛盾、明哲保身,許多事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缺少的是為官的責任與擔當、做事的熱情與幹勁。 所以,比之作秀,敷衍之害堪稱更甚。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毛澤東同志早作過這樣的論斷。 隨著“打虎”“拍蠅”“獵狐”不斷深入,有些人以為只要不貪腐,就可以做“太平官”、當“不倒翁”。 其實,敷衍塞責造成資源浪費、耽誤發展機遇,是黨和人民不能容忍的“大問題”。 明朝走向滅亡,官員“賢者十一,而惰不事事者常九也”,官場“虛文日盛而實政亡”,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華民族要“強起來”,豈能容忍官員“占著位子、混著日子”,讓“安官貪祿,不務公事,與世浮沉,左右觀望”那樣的“具臣”“滑吏”有安身之地?

貪官是惡吏,必須堅決剷除;庸官非良吏,同樣不可重用。評價幹部需要看態度,但判斷態度好壞既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不見行動的“態度很好”,要它何用?推動工作需要抓過程,但關注過程是為了保證最後的收成,不打糧食的“忙忙碌碌”,要它何用?選人用人必須重品行,但強調“政治過硬”還得“本領高強”,不能做事的“堂上木偶”,要它何用?為官不學無術、不求進取,卻椅子坐得安穩、梯子上得順利,如此只會助長“敷衍病”流行。

老實人,才是最聰明的人。勤政廉政,來不得半點虛偽。今天如果還有人懷疑黨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決心,看不到正風反腐肅紀永遠在路上,幹事敷衍、為官裝為,還在東張西望等等看,不會有好果子吃。唯有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盡好自己的責,方能行得穩、坐得正、走得遠。

本期編輯:姚麗、餘清清

中華民族要“強起來”,豈能容忍官員“占著位子、混著日子”,讓“安官貪祿,不務公事,與世浮沉,左右觀望”那樣的“具臣”“滑吏”有安身之地?

貪官是惡吏,必須堅決剷除;庸官非良吏,同樣不可重用。評價幹部需要看態度,但判斷態度好壞既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不見行動的“態度很好”,要它何用?推動工作需要抓過程,但關注過程是為了保證最後的收成,不打糧食的“忙忙碌碌”,要它何用?選人用人必須重品行,但強調“政治過硬”還得“本領高強”,不能做事的“堂上木偶”,要它何用?為官不學無術、不求進取,卻椅子坐得安穩、梯子上得順利,如此只會助長“敷衍病”流行。

老實人,才是最聰明的人。勤政廉政,來不得半點虛偽。今天如果還有人懷疑黨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決心,看不到正風反腐肅紀永遠在路上,幹事敷衍、為官裝為,還在東張西望等等看,不會有好果子吃。唯有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盡好自己的責,方能行得穩、坐得正、走得遠。

本期編輯:姚麗、餘清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