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鄧一非:貫徹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的時代要求

新時代必然是一個靠全面創新贏得優勢和未來的時代。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 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對我軍建設發展具有統領性、全域性的要求,

是向全面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奮進的戰略舉措。 貫徹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的時代要求, 自覺用習近平強軍思想統一意志和行動, 對於明確軍隊轉型建設的方向和路徑、凝聚強軍興軍的強大力量, 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必須從軍隊建設發展全域抓創新、謀創新

習主席強調, 創新是一支軍隊發展進步的靈魂。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 是習主席洞悉時代大勢、創新戰略指導作出的決策部署, 旨在對軍隊建設發展模式進行以創新為核心引擎的時代重塑, 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注入更大活力和強勁動力。

從新的時代特徵審視創新的地位。 我軍的成長發展史,

就是一部緊跟時代步伐、勇於改革創新的歷史。 而今,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勢頭強勁, 並與新軍事革命形成疊加效應。 這一大勢使創新從內容到形式、從節奏到時速、從機理到載體都呈現出新勢態, 有著更具整體性、聯動性、反覆運算性、超越性的特徵。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是搶抓歷史機遇、勇立時代潮頭的必然選擇, 必須充分認清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的地位和作用, 用創新實現軍事領域發展的品質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 切實轉變以往靠增加投入、要素驅動的發展模式, 改變各自為戰、零打碎敲、修修補補的傳統做法, 把軍隊創新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著力打造全領域推進、全方位聚力、全要素融合的創新格局。

從戰略全域高度認識創新的價值。 在國際軍事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成為通行法則。 為爭奪軍事戰略主動權, 美軍推動“二次轉型”, 加緊實施“第三次抵消戰略”;俄羅斯提出“創新型軍隊”建設理論, 深入推進“新面貌”軍事改革。 可見, 創新能力已成為一支軍隊能否贏得戰略主動和制勝優勢的核心競爭力。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是乘勢而上、搶佔軍事競爭制高點的戰略抉擇, 必須深刻認識創新對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戰略支撐價值, 一流軍隊必須擁有一流的創新能力、一流的創新體系和機制, 靠改革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

從備戰打仗需要把握創新的作用。

習主席強調, 創新是生成和提高戰鬥力的加速器。 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 網路作戰、太空作戰、無人化作戰、智慧作戰等新的作戰樣式漸露端倪, 新質戰鬥力和新型作戰力量的作用大幅提升, 戰鬥力構成要素的科技、資訊、知識含量陡增, 使得創新效能成為決定戰鬥力建設品質水準的關鍵因素。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是全面提高打贏能力、掌握未來戰爭制勝先機的必然要求, 必須充分發揮創新對加快戰鬥力生成和提高的整體驅動作用, 推動軍事理論、技術、組織、管理、文化等創新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 把創新戰法訓法管法貫穿於備戰打仗的全過程, 提高創新對戰鬥力增長的貢獻率。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必須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形成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推進全面創新、以創新思路辦法攻堅克難的態勢, 是新時代推進強軍事業的一項重大而長期的任務, 是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的內在要求和基本途徑。

理論創新是先導。 “科學的軍事理論就是戰鬥力, 一支強大的軍隊必須有科學理論作指導。 ”習近平強軍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既代表著我黨我軍軍事理論創新新高度, 又為深入推進軍事理論及各方面創新提供了根本引領。 必須堅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指導, 著眼回答軍事實踐發展提出的重大問題, 瞄準破解制約軍隊發展和戰鬥力建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加快形成具有時代性、引領性、獨特性的軍事理論體系;聚焦備戰打仗,防止和克服理論研究對上同決策脫節、對下同部隊脫節、對外同對手脫節的問題,在創新發展具有我軍特色、符合現代戰爭規律和制勝機理的作戰理論上求突破。

科技創新是關鍵。習主席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當今科技創新的變革杠杆作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廣度改變世界發展格局。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在科技創新上動作很大,企圖形成新的壓倒性技術優勢。面對我軍在高新技術方面與世界軍事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的嚴峻現實,如果不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就會陷入戰略被動。必須密切跟蹤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確定正確的發展突破策略,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主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下大力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加緊在一些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選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快戰略前沿技術特別是顛覆性技術發展,超前佈局、超前謀劃,做到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大力開展軍民協同創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爭取實現彎道超車,實現跟跑並跑向領跑轉變。

管理創新是保障。習主席指出:“軍隊能不能打仗、打勝仗,科學管理起著關鍵作用。”現代軍隊從領導體制到指揮流程、從武器裝備到力量構成,是一個高度精確化、精細化、精密化的複雜巨系統。只有實施集約高效的科學管理,建立一整套精准規範的組織計畫、指揮控制、整體協同管理機制,才能使各要素、各平臺、各系統產生“1+1>2”的集成效應,確保形成聯合制勝的體系作戰能力。特別是隨著軍隊現代化、資訊化、智慧化水準的不斷提高,管理創新已成為直接關係運行效率和品質效能的時代課題。必須堅持向管理創新要品質、要效益,深刻把握現代科學管理的特點規律,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流程,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水準,推動我軍向品質效能型轉變。

實踐創新是落點。實踐創新是整個創新鏈條的基礎性、應用性、檢驗性環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創新的成效和活力。廣大官兵中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能,推進軍隊改革創新需要全軍官兵共同努力。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實踐創新的特有優勢和作用,鼓勵培養更多技術能手、業務尖子、崗位標兵,使他們成為實踐創新的生力軍;緊貼使命任務開展集智創新、融合創新,搞好創新性、突破性成果的轉化運用,把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打通改革創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最後一公里”。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必須讓創新創造在軍營蔚然成風

面對新時代艱巨的使命任務,必須把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作為激發我軍創新創造活力的戰略工程來抓。

大力啟動創新動能。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應進一步強化抓創新、謀創新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更加自覺地把創新發展理念融入強軍實踐,以實際行動謀劃創新、推動創新、落實創新,把破解改革建設發展難題的重心放在創新上,讓創新產生體系化、機制化推進的最大效應。充分發揮廣大官兵創新的主體作用,教育引導官兵進一步解放思想,爭當勇於創新的軍營創客,把強軍實踐變成增強創新本領的廣闊舞臺,使創新成為解放和發展戰鬥力、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的強大動能。

大力培養創新人才。擁有人才優勢,才能擁有創新實力上的優勢。把培養造就高素質創新人才隊伍作為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的優先任務和重點工程,積極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保留、使用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為人才施展創新才幹、多出創新成果創造良好環境條件;優化人才隊伍結構,著力破解高端創新人才短缺的瓶頸,加強戰略科技人才、領軍拔尖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的選拔培養;著力培養造就大批富有創新精神、勇擔強軍打贏重任的新型軍事人才,形成適應聯合作戰需要的指揮人才、參謀人才、戰鬥人才、科技人才、保障人才群體,切實形成支撐強軍偉業的人才優勢。

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創新文化是把創新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行為模式的一種“自覺形態的文化”。把大力弘揚創新文化作為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的內在支撐,激發官兵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使創新成為幹事創業的一種價值導向、思維方式、行為自覺,讓廣大官兵的創新才智和潛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展現;完善有利於釋放創新潛力、激發創新活力的制度機制,積極營造既尊重創新、扶持創新、鼓勵成功又允許試錯、寬容失敗、體諒失誤的氛圍,努力形成人人崇尚創新、人人渴望創新、人人力行創新的生動局面。

加快形成具有時代性、引領性、獨特性的軍事理論體系;聚焦備戰打仗,防止和克服理論研究對上同決策脫節、對下同部隊脫節、對外同對手脫節的問題,在創新發展具有我軍特色、符合現代戰爭規律和制勝機理的作戰理論上求突破。

科技創新是關鍵。習主席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當今科技創新的變革杠杆作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廣度改變世界發展格局。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在科技創新上動作很大,企圖形成新的壓倒性技術優勢。面對我軍在高新技術方面與世界軍事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的嚴峻現實,如果不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就會陷入戰略被動。必須密切跟蹤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確定正確的發展突破策略,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主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下大力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加緊在一些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選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快戰略前沿技術特別是顛覆性技術發展,超前佈局、超前謀劃,做到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大力開展軍民協同創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爭取實現彎道超車,實現跟跑並跑向領跑轉變。

管理創新是保障。習主席指出:“軍隊能不能打仗、打勝仗,科學管理起著關鍵作用。”現代軍隊從領導體制到指揮流程、從武器裝備到力量構成,是一個高度精確化、精細化、精密化的複雜巨系統。只有實施集約高效的科學管理,建立一整套精准規範的組織計畫、指揮控制、整體協同管理機制,才能使各要素、各平臺、各系統產生“1+1>2”的集成效應,確保形成聯合制勝的體系作戰能力。特別是隨著軍隊現代化、資訊化、智慧化水準的不斷提高,管理創新已成為直接關係運行效率和品質效能的時代課題。必須堅持向管理創新要品質、要效益,深刻把握現代科學管理的特點規律,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流程,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水準,推動我軍向品質效能型轉變。

實踐創新是落點。實踐創新是整個創新鏈條的基礎性、應用性、檢驗性環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創新的成效和活力。廣大官兵中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能,推進軍隊改革創新需要全軍官兵共同努力。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實踐創新的特有優勢和作用,鼓勵培養更多技術能手、業務尖子、崗位標兵,使他們成為實踐創新的生力軍;緊貼使命任務開展集智創新、融合創新,搞好創新性、突破性成果的轉化運用,把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打通改革創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最後一公里”。

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必須讓創新創造在軍營蔚然成風

面對新時代艱巨的使命任務,必須把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作為激發我軍創新創造活力的戰略工程來抓。

大力啟動創新動能。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應進一步強化抓創新、謀創新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更加自覺地把創新發展理念融入強軍實踐,以實際行動謀劃創新、推動創新、落實創新,把破解改革建設發展難題的重心放在創新上,讓創新產生體系化、機制化推進的最大效應。充分發揮廣大官兵創新的主體作用,教育引導官兵進一步解放思想,爭當勇於創新的軍營創客,把強軍實踐變成增強創新本領的廣闊舞臺,使創新成為解放和發展戰鬥力、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的強大動能。

大力培養創新人才。擁有人才優勢,才能擁有創新實力上的優勢。把培養造就高素質創新人才隊伍作為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的優先任務和重點工程,積極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保留、使用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為人才施展創新才幹、多出創新成果創造良好環境條件;優化人才隊伍結構,著力破解高端創新人才短缺的瓶頸,加強戰略科技人才、領軍拔尖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的選拔培養;著力培養造就大批富有創新精神、勇擔強軍打贏重任的新型軍事人才,形成適應聯合作戰需要的指揮人才、參謀人才、戰鬥人才、科技人才、保障人才群體,切實形成支撐強軍偉業的人才優勢。

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創新文化是把創新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行為模式的一種“自覺形態的文化”。把大力弘揚創新文化作為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的內在支撐,激發官兵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使創新成為幹事創業的一種價值導向、思維方式、行為自覺,讓廣大官兵的創新才智和潛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展現;完善有利於釋放創新潛力、激發創新活力的制度機制,積極營造既尊重創新、扶持創新、鼓勵成功又允許試錯、寬容失敗、體諒失誤的氛圍,努力形成人人崇尚創新、人人渴望創新、人人力行創新的生動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