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味曾經的年味

小時候最喜歡回老家過年了, 總感覺老家才有濃濃的年味!

回老家過年一定不能錯過臘月二十三, 姥姥說:糖官祭灶二十三,

所有的家人都要回來的, 那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言好事, 保佑家人一切都好, 如果那一天誰不在家, 灶王爺保佑的名冊上可就沒有你的名字了!

姥姥買的那種糖瓜兒是用糖稀熬制加工的, 也有的是白糖熬制的, 最後都切成一個個小糖塊, 有的商家還用紅色的做點綴又好吃又好看, 可是一定要等到祭灶結束姥姥才給我們吃……

然後家家戶戶都開始蒸包子, 還有頂上有一顆棗的上供用的饅頭, 姥姥自己調製的素餡包子特別好吃, 雖然沒肉但很香 ,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蒸好多好多, 誰家都是滿院子涼著一片片白花花的包子, 饅頭, 涼涼了放到缸裡, 一下子能吃到出了正月, 空氣中都彌漫著濃濃的香味…

最後姥姥用棗樹上曬乾的棗做豆包,

豆包頂上也要按一個棗, 是當供品用的, 我幫姥姥往豆包上按棗, 可是怎麼也粘不住, 姥姥笑著告訴我要把棗在水裡沾一下才可以粘住。

姥姥還會做好多花糕, 用棗和麵做棗山, 把面搓成細條做出花紋把棗放進花紋裡, 蒸熟以後真像一坐棗山, 姥姥還用梳子做魚 , 用剪刀做刺蝟, 刺蝟背上還拖著一個大元寶, 蒸熟以後放到大門兩邊的門跺上, 姥姥說一個頭朝裡一個頭朝外, 朝外的刺蝟背上沒有元寶, 朝裡的刺蝟背上有元寶, 姥姥說那是讓刺蝟去外面往家裡拖元寶呢!

還有兩條魚, 每次過完年都要讓媽媽吃了, 吃的時候還常常讓媽媽不要吃魚頭, 我問媽媽為什麼總讓你吃魚, 不讓吃刺蝟?

媽媽說吃魚可能是年年有餘的意思吧!但不讓吃刺蝟, 是因為老人們說吃了刺蝟頭髮會成自來卷, 就不柔順了……所以大人們都不讓家裡的女孩子吃刺蝟的!不知道那些長自來卷的人是不是偷吃了過年的刺蝟的緣故!

那時候媽媽常常帶著我趕年集, 給我買新衣服,

集市上人山人海, 到處都洋溢著新年的氣息, 比城裡有年味多了, 滿大街的大紅對聯和明星日曆鋪天蓋地, 不遠處的鞭炮市場傳來一陣陣的鞭炮聲, 原來為了吸引顧客表示自己家的鞭炮好, 好多賣鞭炮的商家都要不停的試點, 劈裡啪啦的炮聲此起披伏, 空氣中都透露出年的氣息, 好像在提醒人們年已經到了!

到了臘月二十八, 姥姥已經開始燉肉炸丸子炸豆腐了, 在老家過年都要買好多豬肉, 老家的肉不分開賣, 商家都是整只豬掛在那裡賣, 姥姥煮的排骨可香了 , 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在老家過年可不能隨便說話的 , 特別哪些忌諱的話:比如這麼多啊!好多啊!還有一些不吉利的話都不許說, 姥姥說讓老神聽見了不會再保佑咱們了!

這時候各忙各的, 姥爺也開始炒花生了, 花生是姥姥自己種的, 姥爺把生花生和沙子倒進大鍋裡 , 然後站在灶臺上用鐵鍁來回翻炒, 姥爺說要等晾涼吃的才更脆更香。

這時候姥姥已經把家裡該請的神仙都請回來了, 明明是花錢買的可姥姥卻不讓說買要說請神, 不然就是對神仙的不敬,那些門神,財神還有灶王爺,天爺等等都是人們用特製的木板畫刻印的,讓人看了有一種對神的敬畏感!

萬事俱備 ,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我們都在那開開心心的看春晚 ,姥姥卻要忙著把初一吃的餃子包好,因為大年初一是不許動刀的。而且整個正月都有很多忌諱,不是今天不能動刀就是明天不能動針,以前的媳婦不像現在的媳婦在家有地位!平時幹活最累還不讓吃好的。也只有在正月可以解解饞,偷偷懶!於是人們編了一句順口溜;懶婆娘,盼正月,吃好的,不幹活!

看完春晚,睡覺前,姥姥要把全家人的新衣服從櫃子裡拿出來,因為大年初一人們天不亮就要起來給鄰居們拜年,天不亮是不能開衣櫃的怕驚動了神仙,還有大年初一掃地要從門口往裡掃,姥姥說那是往家裡掃財氣,不能往外掃把財氣掃出去了。

除夕夜一過十二點 ,鞭炮聲就連綿不斷的響起來,姥姥也幾乎沒睡,早早起來點蠟燭上供燒香磕頭,我和表姐也興奮的睡不著,穿上新衣服新鞋子,也蹦蹦跳跳的跟著姥姥磕頭,每個神像前邊都要點著帶臘墩的大紅蠟燭!滿屋子不用開燈也是燈火輝煌的,然後神像前放上頂上帶棗的供品饅頭,一切準備停當,姥爺就開始到院裡點鞭炮!姥爺讓我們捂住耳朵躲的遠遠的,那時候誰家的鞭炮又響又順溜就代表來年一切順利!鞭袍盤起來圓圓的一大盤,掛到樹上要來回好幾遭,一家比一家鞭炮長,整個夜空都一直是一陣陣機關槍一樣的鞭炮聲此起披伏,從午夜十二點一直響到天明,讓你時刻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慶氛圍中……

天剛濛濛亮,街坊鄰居都已經開始相互給長輩拜年磕頭了,人們個個煥然一新,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相互祝福,家家都會準備一些爆米花和糖,瓜子之類的給來拜年的孩子們吃!

當然讓孩子們更開心的還是長輩們給的新嶄嶄的壓歲錢,雖然那時候只有十元二十元不像現在的壓歲錢多,但也讓我們開心的了不得,可惜不久就被爸爸媽媽給哄過去了 ,說是怕我們丟了替我們存著 ,記得媽媽說留著以後給我買書用,反正最後的壓歲錢都落到了家長口袋裡。

小時候的新年永遠那麼溫馨那麼美好!也許是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沒必要非要等到過年才能穿新衣服,才能吃好的 ,所以現在的人們對過年幾乎已經沒有了感覺,不過那一年一頓的年夜飯依然是人們心中最美最不可錯過的感覺,千里迢迢也要回家,只為能和親人圍坐在一起吃這一年一頓的團圓飯!那種幸福的感覺是永遠不可替代不可缺失的!

不然就是對神仙的不敬,那些門神,財神還有灶王爺,天爺等等都是人們用特製的木板畫刻印的,讓人看了有一種對神的敬畏感!

萬事俱備 ,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我們都在那開開心心的看春晚 ,姥姥卻要忙著把初一吃的餃子包好,因為大年初一是不許動刀的。而且整個正月都有很多忌諱,不是今天不能動刀就是明天不能動針,以前的媳婦不像現在的媳婦在家有地位!平時幹活最累還不讓吃好的。也只有在正月可以解解饞,偷偷懶!於是人們編了一句順口溜;懶婆娘,盼正月,吃好的,不幹活!

看完春晚,睡覺前,姥姥要把全家人的新衣服從櫃子裡拿出來,因為大年初一人們天不亮就要起來給鄰居們拜年,天不亮是不能開衣櫃的怕驚動了神仙,還有大年初一掃地要從門口往裡掃,姥姥說那是往家裡掃財氣,不能往外掃把財氣掃出去了。

除夕夜一過十二點 ,鞭炮聲就連綿不斷的響起來,姥姥也幾乎沒睡,早早起來點蠟燭上供燒香磕頭,我和表姐也興奮的睡不著,穿上新衣服新鞋子,也蹦蹦跳跳的跟著姥姥磕頭,每個神像前邊都要點著帶臘墩的大紅蠟燭!滿屋子不用開燈也是燈火輝煌的,然後神像前放上頂上帶棗的供品饅頭,一切準備停當,姥爺就開始到院裡點鞭炮!姥爺讓我們捂住耳朵躲的遠遠的,那時候誰家的鞭炮又響又順溜就代表來年一切順利!鞭袍盤起來圓圓的一大盤,掛到樹上要來回好幾遭,一家比一家鞭炮長,整個夜空都一直是一陣陣機關槍一樣的鞭炮聲此起披伏,從午夜十二點一直響到天明,讓你時刻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慶氛圍中……

天剛濛濛亮,街坊鄰居都已經開始相互給長輩拜年磕頭了,人們個個煥然一新,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相互祝福,家家都會準備一些爆米花和糖,瓜子之類的給來拜年的孩子們吃!

當然讓孩子們更開心的還是長輩們給的新嶄嶄的壓歲錢,雖然那時候只有十元二十元不像現在的壓歲錢多,但也讓我們開心的了不得,可惜不久就被爸爸媽媽給哄過去了 ,說是怕我們丟了替我們存著 ,記得媽媽說留著以後給我買書用,反正最後的壓歲錢都落到了家長口袋裡。

小時候的新年永遠那麼溫馨那麼美好!也許是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沒必要非要等到過年才能穿新衣服,才能吃好的 ,所以現在的人們對過年幾乎已經沒有了感覺,不過那一年一頓的年夜飯依然是人們心中最美最不可錯過的感覺,千里迢迢也要回家,只為能和親人圍坐在一起吃這一年一頓的團圓飯!那種幸福的感覺是永遠不可替代不可缺失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