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弘揚滿族飲食文化 傳承傳統民俗技藝

——“在旗杯”粘豆包製作友誼賽在青龍縣舉辦

比賽選手準備就緒 丁景東攝

河北共產黨員網秦皇島訊(記者丁景東)2018年2月1日上午,

寒冷冬日裡氣溫雖略有回升, 包裹嚴實的人們站在室外少時便感寒意襲人, 但位於秦皇島市青龍縣龍王廟鄉生態農業產業園內的“在旗杯”粘豆包製作友誼賽現場卻是熱火朝天, 參賽隊員手法嫺熟、配合默契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龍粘豆包”神奇般精美呈現, 一個個近似標準球形、內裹紅豆餡料的米黃色粘豆包, 規整的擺放在鋪有波羅葉的蒸屜上。 黃燦燦的粘豆包曾是滿族人平時狩獵、耕種、行商、越冬以及戰時的主要食品之一, 是滿族的傳統特色食品。

精心製作每一個粘豆包 丁景東攝

2016年, 青龍縣龍王廟鄉被文化部中國食文化研究會評為“中國粘豆包之鄉”;2017年“在旗”青龍粘豆包被評為河北省中小企業名牌產品;同年, 被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評為“河北省優質產品”;在2017年第二次河北省旅遊發展大會上, “在旗粘豆包”被省商務廳、省文化廳、省遊發委評為冀字型大小名吃;同年被中國餐飲協會評為“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

蒸熟後的粘豆包晶瑩剔透 丁景東攝

本次比賽由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合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主辦, 有每組6人組成的三支隊伍參賽, 每一位選手都來自青龍縣龍王廟鄉本地, 均就職于雙合盛公司, 具有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包粘豆包經驗。 比賽分為粘豆包傳統文化知識回答和現場製作兩個部分,

每個參賽選手通過正確回答傳統文化知識, 獲得製作比賽時的製作工具, 然後在定時20分鐘內根據小組完成粘豆包製作數量多少、重量是否符合規定、外形是否達到標準、蒸熟後是否變形或漏出餡料等為評判標準評定獲勝者。 經過激烈比拼最後二組6名隊員以微弱優勢獲得比賽優勝。

張全利為獲勝者頒發證書 丁景東攝

“青龍粘豆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雙合盛公司總經理張全利介紹說:此次比賽旨在傳承工匠精神, 激發爭做豆包能手的熱情, 讓滿族飲食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 讓傳統民俗技藝傳承有序。 籍此將“在旗”品牌做大做強, 不僅解決周邊農村婦女居家就業增加收入, 亦在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品深加工快速發展, 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貢獻企業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