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被班主任踢出微信群

【熱點背景】

近日, 一則新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這則新聞中, 起先是學生家長王女士哭訴自己無緣無故被踢出家長群, 並且被班主任拉黑為開頭。 隨後報到出該家長是由於在微信群中分享了一篇心靈雞湯, 其中內容含沙射影的指向對老師不好的一面, 所以該班主任一氣之下將該家長踢出微信群, 並且將該家長群解散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中公預測】

在這件事情當中, 該老師表現出來的這種反應方式, 在“官本位”社會中出現得比較多:容不得批評、容不得不同意見, 過敏、反應過度。 根本原因, 是把個人權威置於職責之上。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是心靈的交流, 是有溫情、包容, 有彈性的。 但是, 一些事情卻令我們感到, 教育越來越沒有耐心, 越來越沒有溫情和彈性, 相反, 變得堅硬、生硬、強硬。

圖片來源於網路

王女士轉發的“雞湯”是一首詩, 《讓花成花讓樹成樹》。 “我只是想告訴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讓孩子自由發展,並非對老師有意見。 ”雞湯文多是“正確的廢話”。 顯然, 相對一篇“雞湯”而言, 班主任“請您注意言辭和議論”、“作為班主任我再次提醒您,與孩子或者我工作無關的消息請您慎重發表”的話說得很重了。

移出家長群, 解散家長群的做法也過了。 這意味著, 王女士與班主任溝通失敗, 大門已經關閉。 這對一個普通家長來說, 不啻是一場災難。

那麼, 班主任老師的反應為什麼那麼大?可能先要考察一下:這種反應是什麼性質的?平時我們經常在什麼人、什麼場合中看到這種反應方式?現如今社會上反應出來的代溝問題年齡差距越來越小, 在我們身邊甚至不乏只差5歲就好似差了一個年代, 現在的年輕人會反感那些80後的家長太過於癡迷于微信朋友圈當中的心靈雞湯, 進而過多的表現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官本位思想。

圖片來源於網路

崇尚權力的風氣之盛、之久, 不能不影響、主導社會人群的價值觀發生偏離。 在班主任與大部分社會地位一般的普通家長之間, 居於強勢地位、較高地位的當然是老師, 他的心態就會類似于某些官員, 對自己的“權威”特別敏感——你一個家長懂什麼, 在我面前談怎麼教育孩子?難道你比我還懂教育?你想教我怎麼當老師?

圖片來源於網路

王老師說有權解散它。 但是, 王老師還有一個權力, 就是不解散, 而是與家長溝通, 交換意見, 徵求一下家長的意見, 有沒有做得不夠的地方?這種行使權力的方式, 更符合教師的身份, 也更有利於履行教師的職責。

教師怎麼會失去寬容、淡定心態?這跟教師面臨的壓力有關。 升學率主導了教育的走向,也主導了教育方式,主導了教師的心態。易中天說大學是“養雞場”,逼教師下蛋;基礎教育何嘗不是養雞場,要的是升學率這個蛋。教師急於生蛋或撿蛋,叫他怎麼會有“百年樹人”的意識與工作方法?

升學率主導了教育的走向,也主導了教育方式,主導了教師的心態。易中天說大學是“養雞場”,逼教師下蛋;基礎教育何嘗不是養雞場,要的是升學率這個蛋。教師急於生蛋或撿蛋,叫他怎麼會有“百年樹人”的意識與工作方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