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泗陽:向經濟薄弱村選派“扶貧書記”

宿遷網訊4月8日, 在泗陽縣舉行的省定經濟薄弱村“扶貧書記”出征儀式上, 陳磊、李東、黃研等10人代表58名首批“扶貧書記”向泗陽縣委遞交了“脫貧攻堅軍令狀”。 隨後, 58名“扶貧書記”整理行裝向各自的掛鉤村出發。

泗陽何以選派首批“扶貧書記”?泗陽縣委副書記錢向輝說, “十三五”期間, 該縣有58個省定經濟薄弱村, 12.12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 圍繞精准脫貧這個目標, 泗陽縣委結合“三進三幫”活動要求, 在向58個省定經濟薄弱村派出“第一書記”的基礎上, 又給這58個村派出“扶貧書記”, 形成了“第一書記”“扶貧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三駕馬車”同向發力精准扶貧的局面,

旨在加強精准幫扶力度, 扎實推進扶貧工作, 確保提前一年實現小康。

泗陽縣委組織部提供的資料顯示, 58名“扶貧書記”絕大多數來自縣直機關, 既有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人社局、縣財政局等黨政機關的黨員幹部, 又有縣人行、縣工行、縣農行、縣供電公司等國有企業的黨員幹部, 他們都是各單位、各部門選派的業務骨幹。

“扶貧書記”進村幹什麼?筆者從該縣提供的一份《泗陽縣經濟薄弱村“扶貧書記”職責清單》看到, “扶貧書記”的職責是幫助“第一書記”摸准村情民情, 謀劃扶貧目標, 理清發展思路, 制訂富民舉措, 落實增收專案, 擴大就業管道, 壯大村級經濟。

為了確保“扶貧書記”的幫扶效果,

該縣根據縣直機關和“扶貧書記”的自身優勢, 結合58個省定經濟薄弱村的實際需要, 本著“需求對口, 發揮優勢, 注重實效”的原則, 將“扶貧書記”與經濟薄弱村實行“對口幫扶”, 確保“扶貧書記”真正扶到點子上。

在該縣省定經濟薄弱村“扶貧書記”名單上, 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對口幫扶”安排:縣環保局“扶貧書記”王暉與南劉集鄉新華村的生態扶貧, 縣經信局“扶貧書記”陳飛與王集鎮魏圩村的電商扶貧, 縣商務局“扶貧書記”紀曉玲與八集鄉集南村的產銷扶貧, 縣供電公司“扶貧書記”徐亞與來安街道胡集村的電力扶貧, 縣科技局“扶貧書記”黃研與臨河鎮沈圩村的科技扶貧……

如何才能當好“扶貧書記”?錢向輝在出征儀式上這樣要求:安心沉下去,

扎實開展走訪調研, 全面掌握村情民意;用心履好職, 全面落實幫扶措施, 主動對接所在單位、掛村企業和派駐村, 落實好結對幫扶工作;專心出成效, 切實改變經濟薄弱村面貌, 發揮“聯村共建”單位的優勢和作用, 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出成效。

為了增強“扶貧書記”的責任感, 該縣領導還給“扶貧書記”頒發了“合力攻堅牌”, 組織“扶貧書記”向黨旗宣誓, 向貧困宣戰;實地觀摩“支部+扶貧”、“電商+扶貧”等典型。 要求所有“扶貧書記”與原單位工作脫鉤, 每月駐村工作不少於20天。

談到“扶貧書記”, 從縣委辦選派到莊圩鄉王碼村擔任“扶貧書記”的劉楚寧說:“組織把‘扶貧書記’的重擔交給我, 我就要義不容辭、義無反顧挑起來, 並迅速轉換角色。

在精准扶貧的工作中, 我會堅定信心, 不辱使命, 不怕吃苦, 勇於擔當, 全力投入。 迅速摸清村裡情況, 制定長遠發展思路, 堅持產業扶貧、創業扶貧、就業扶貧齊頭並進, 確保把精准扶貧工作做好、做實、做出成效。 ”(張耀西 夏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