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拳出擊治理,改觀網路空間環境

近日, 廣東省網信辦約談UC頭條社會、視頻等四個頻道, 針對其持續傳播炒作導向錯誤、低俗色情資訊等問題進行清理, 責令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

及時開展自查自糾, 切實規範整改。

回顧之前, 從“魏則西事件”到上個月的微信“頭腦王者”下架, 諸如此類, 缺乏考證、不問依據的虛假資訊和低俗色情等有損網路空間良好秩序的不和諧音符層出不窮。 作為媒體的運營者, 網路市場的主體, 缺乏行業自律, 盲目追求利益是否也給網路空間環境抹了黑;然而, 作為網路資訊接收者的廣大民眾, 是否做到了自覺抵制不良網路資訊?這都是當前淨化網路空間所需要反復推敲和明確的問題。

當前, 我們處於一個多元的資訊化時代, 資訊傳播速度之快令人感歎。 虛假、暴力、低俗等不良資訊的存在和傳播如宏偉建築中的殘磚敗瓦, 影響甚遠。 首先, 網路空間得不到淨化,

對當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和現代文明社會的建設有百害而無一利;其次, 虛假暴力資訊的存在和傳播, 對資訊接受者尤其是青少年會產生不良影響, 不利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嚴重者會增加犯罪風險;最後, 不良網路資訊的存在是對執法部門的挑戰, 會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和正面形象。

要想扼住網路不良資訊的源頭, 營造健康有序、運行良好的網路環境, 必須重拳出擊, 綜合發力, 共同整治。 首先, 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動, 設立黑白名單制度, 對曾出現或正在進行傳播的網站、媒體等運營主體嚴格管控, 不遺漏獎勵正能量, 不姑息打擊負面資訊;作為網路資訊的承載主體, 新媒體運營商來說,

更要明確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 將利益拋之腦後, 傳遞社會正能量, 為廣大青少年乃至全體民眾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向上的網路環境;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 面對虛假色情等不良資訊, 廣大民眾應該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讓不法信息無處棲身。

網路媒體承擔著新聞報導、輿情傳遞等多方責任, 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和輿論氛圍更是國家的響亮名片, 相信通過多方整治, 組合出擊, 我們的網路空間一定能夠做到風清氣正!(南方網王奕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