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普惠共贏大合唱 造福世界的中國貢獻

美國國務院曾經模糊地表示, 要致力於“自由與開放的印太”, 但毫無實質進展。 如今, 在各自的新角色中, 中國築路修橋, 而美國空談口號。

在達沃斯, 全球眾多精英紛紛稱讚中國領導人, 同時抨擊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並且誇讚“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 (2月1日環球時報)

凡益之道, 與時偕行。 放眼當今世界, 正在發生複雜深刻變化, 全球經濟在深度調整中緩慢復蘇, 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 誠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 “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 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 ”當前, 一些國家還要逆全球化大勢, 重祭保護主義、民粹主義、自我主義, 這顯然與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背而行。 基於此,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旨在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廣闊機遇, 歡迎各國搭乘中國和地區經濟增長的快車, 共同譜寫合作共贏新樂章。 從一定意義上說,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順應全球化發展的創新之舉, 是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的責任擔當。

大道之行, 天下為公。 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 作為一個開放、高效的國際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建設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核心內容, 順應時代潮流, 適應發展規律, 符合各國人民利益。 恰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 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 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 正因為如此, “一帶一路”倡議應者雲集, 得到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回應和支援, 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的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相關內容。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

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 這個惠及全球逾六成人口、迄今已獲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援和參與的重大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 已從理念轉化為實踐, 從願景變為現實, 成為迄今中國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產品。 就以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準來說,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 通過開展跨國互聯互通, 貿易和投資合作水準不斷提高。 資料顯示, 2014年至2016年, 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 截至2017年底, 我國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 為有關國家創造大量稅收和就業崗位。 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 2016年我國與沿線國家實現進出口額6.3萬億元,
同比增長0.6%, 約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5.9%。

雄辯的事實最有說服力。 豐碩的成果表明, “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整合各參與國的產能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 推進各參與國的互利合作, 在更大範圍、更高水準、更深層次開展區域合作, 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揆諸現實, 從飛渡萬里的中巴經濟走廊, 到貫通亞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 從蒙內鐵路建成通車, 到瓜達爾港正式開航, 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運營, 到絲路基金開花結果, “一帶一路”建設在上百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鼎力支援下, 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一條資源分享, 共同繁榮的發展之路, 為全球提供新的公共產品,

釋放各國發展潛力, 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用, 造福了沿線各國人民, 正在引領世界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 走向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今世界各國利益高度融合,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中國願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 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時的講話如是昭告全世界。 “一帶一路”倡議體現包容互鑒、兼濟天下的東方智慧, 順應了沿線國家要發展、要合作的普遍呼聲, 契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目標。 如今, 一個前所未有接近民族復興偉大目標的中國, 正與世界攜手,共商共建共用,將這一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南方網羅建華)

正與世界攜手,共商共建共用,將這一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南方網羅建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