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堅決打贏芒部鎮脫貧攻堅戰——專訪鎮雄縣芒部鎮黨委書記熊良純

芒部松林上下街民族團結示範村一角

實習生 常國寶 本報記者 常 征

經一場大雪洗禮之後, 烏蒙山的天顯得格外的藍。 位於烏蒙山腹地的鎮雄縣芒部鎮是雲南省政府辦公廳的“掛包幫”扶貧鎮,

過去的一年, 該鎮的精准扶貧工作開展得風生水起, 可圈可點, 不僅受到當地群眾的好評, 也受到昭通各級黨委政府的讚譽。 日前, 雲南經濟日報專訪了芒部鎮黨委書記熊良純, 與他一同分享了精准扶貧工作中的經驗與感受。

雲南經濟日報:熊書記, 芒部鎮素有“古芒部”之稱, 請您簡要介紹下芒部的悠久歷史及芒部鎮街道建設在脫貧攻堅中的現實意義。

熊良純:芒部鎮建制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有芒部、廟河、關口三個壩子, 地勢平坦土地肥沃, 是鎮雄歷史上開發最早的地方, 是鎮雄土司的發祥地, 是三國時彝族濟火將軍向諸葛亮“獻糧通道”的地方,

素有“古芒部”之稱。 在唐代時, 烏蒙後裔阿統子芒部居於此地, 就在此設芒部部(落), 是如今鎮雄、彝良、威信和貴州省赫章等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自古以來, 芒部就是商貿重鎮, 是鎮雄通往四川、重慶的交通樞紐, 民間貿易十分繁榮, 沿襲古代的傳統, 農曆一、四、七為芒部街的趕場(集)天, 每逢趕場(集)天, 十裡八鄉的村民會將農副產品背到集鎮上來出售, 雲貴川的商賈也彙聚於此進行商貿交易。 芒部鎮的趕場(集)天輻射木卓、尖山、赤水源、雨河、大灣等鄉鎮, 商品交易量很大, 茂盛的農副產品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群眾的就業和增收, 對扶貧攻堅是極大的支撐。

不過, 隨著我鎮人口的增多和交通狀況的變化, 原有的街道已經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農副產品交易的需求,

對芒部鎮街道及房屋風貌的改造既是人民群眾的發展需求, 也是脫貧攻堅的時代要求, 是芒部黨委政府2017年度的中心工作之一。 城鎮建設做好了, 對脫貧攻堅工作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2017年3月, 芒部街開始提升改造建設, 包括房屋風貌和街道的建設改造, 房屋風貌改造802戶, 街道提升改造3.9公里, 工程總投資3億元, 將在2018年春節前竣工, 此次房屋和道路改造惠及周邊群眾3萬多人, 相信過不了多久, 一個乾淨漂亮的“古芒部”將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雲南經濟日報:芒部鎮作為省政府辦公廳對口幫扶的鎮, 現在已經脫貧出列的村有哪些?人均收入水準怎樣?

熊良純:芒部鎮下轄9個村民小組,

全鎮4萬餘人, 芒部作為老區, 貧困程度較深, 基礎設施落後, 如何實現2020年全鎮脫貧出列是芒部黨委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 為確保脫貧攻堅有保障, 我們所有的鎮村幹部, 包括省政府辦公廳的工作隊, 全鎮總共可投入的扶貧力量有168個人, 分為九支工作隊。 為發動幹部做表率, 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樹立起來, 我鎮還成立了“烏蒙扶貧先鋒隊”。 2016年, 廟河村已率先脫貧出列, 剩餘8個村還是貧困村, 芒部的脫貧攻堅工作壓力依舊很大, 工作任務也很重。 為能如期脫貧出列, 我鎮在培植產業支撐的同時, 還加大勞務輸出, 鼓勵老百姓外出務工, 增加內生動力。 僅2017年, 芒部外出務工人員達17702名, 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 全鎮務工總收入在3億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 省政府辦公廳駐松林村的扶貧工作隊員扎實的工作作風及高效的工作方法, 為我鎮的幹部職工做出了表率。 比如, 省府辦公廳下掛到我鎮裡工作的施自應同志, 他不怕苦、不怕累, 為了扶貧更精准, 他經常深入村組摸底排查, 走遍了我們鎮的山山水水。 在松林村, 施自應同志走進苗族村寨, 為幫扶建檔立卡戶出主意、想辦法, 他踏實的工作作風, 得到了當地群眾點贊。

雲南經濟日報:新的一年, 芒部鎮脫貧攻堅的主要工作內容有哪些?

熊良純:我們秉承“共炒一盤菜, 共辦一桌席”的原則, 以促進芒部按時脫貧出列為目的, 抓教育、抓整合、抓產業、抓基建, 共同發力, 力爭辦好這桌脫貧攻堅的“饕餮盛宴”。

一是做好規劃,保證脫貧攻堅有思路有方向有投入。以上下街村(組)為列,為把松林村上下街村(組)建成脫貧攻堅的民族示範點,我們整合了多個部門的資金共同發力使用。比如,下街村(組)民族廣場的建設,基礎建設資金是省委宣傳部給的,各種彩繪及房屋裝飾資金又是民宗局團結示範點建設資金,硬化聯戶路則是紅色鄉村建設資金,多個部門的資金整合在一起,起到了“1+1>2”的效果,資金用途不變,但把它們整合起來,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是發展教肓拔掉窮根。芒部中學作為鎮雄縣重點打造的學校之一,近年來無論是軟硬體(校舍規模,師資力量教學品質)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每年吸納大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芒部中學初中部就讀,讓全鎮的建檔卡戶子女全部實現九年義務教育。自2014以來,全鎮共有245名貧困卡戶子女考上本科院校,貧困戶中只要能有一人考上大學,以後就業了,這個家庭就能拔掉窮根。

三是培育產業,確保脫貧攻堅有支撐。整個脫貧攻堅工作,產業支撐是重中之重,任你工作做得好,老百姓搬到移民點後,生活不下去,怎麼辦?這就要求我們要解決好產業問題,要讓老百姓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產業不研究,那麼脫貧攻堅就取不到實效。所以,我們鎮的辦法是,鼓勵回鄉青年帶頭創業,鼓勵當地能人大戶發展產業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比如,松林村的鑫源山莊以及口袋溝村的養殖場就搞得不錯,帶動老百姓就業的同時,老百姓還能以土地等入股分紅增加收入,這也是我們積極鼓勵發展產業的模式。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導下,我們未來還將有更多類似的鄉村企業孵化誕生。

四是保證交通順暢。要致富先修路,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無論是鄉村公路還是田間機耕道,都要提前佈局謀劃修建,自2015年7月三滴水冷箐溝至口袋溝村的鄉村公路建設開建以來,我們鎮的交通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鎮(雄)威(信)公路為主幹,鄉村公路為支線的鄉村公路網。截至目前,芒部鎮所有鄉村公路都實現了硬化,各村小組基本實現通聯戶路,松林和廟河等地實現田間通機耕路。

2018年,我鎮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將彙聚全力,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

雲南經濟日報: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及了很多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內容,芒部是如何學習和貫徹十九大精神的?

熊良純:党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芒部鎮全鎮掀起了一股宣講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熱潮,貫徹落實十九大的精神,以支部為單位,設立講習所,把講習所在全鎮推開。在農村宣講十九大精神,解讀十九大內容,讓十九大的精神家喻戶曉。比如,宣講土地延包30年的內容,振興鄉村戰略計畫,中國夢的構想等。

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戰略,創建文明集鎮,做好統籌,做好集鎮這張名片,抓住“古芒部”這個點,挖掘歷史原色,把芒部打造為鎮雄縣一張亮麗的名片。把全部村鎮幹部派駐各村,保證全鎮所有的貧困戶都有人掛點。由幫扶幹部根據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脫貧方案和措施。讓建檔立卡戶都有信心有方向感。此外,我鎮讓老百姓給我們的扶貧工作打分,努力讓村鎮幹部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共同將芒部鎮建設成一個當地百姓滿意,外地群眾嚮往的地方。

趕上了省政府掛鉤我鎮扶貧攻堅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芒部鎮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在芒部鎮全體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正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著,在這難得的發展契機中,千年古府正在煥發新的容貌,將以嶄新的面容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一是做好規劃,保證脫貧攻堅有思路有方向有投入。以上下街村(組)為列,為把松林村上下街村(組)建成脫貧攻堅的民族示範點,我們整合了多個部門的資金共同發力使用。比如,下街村(組)民族廣場的建設,基礎建設資金是省委宣傳部給的,各種彩繪及房屋裝飾資金又是民宗局團結示範點建設資金,硬化聯戶路則是紅色鄉村建設資金,多個部門的資金整合在一起,起到了“1+1>2”的效果,資金用途不變,但把它們整合起來,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是發展教肓拔掉窮根。芒部中學作為鎮雄縣重點打造的學校之一,近年來無論是軟硬體(校舍規模,師資力量教學品質)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每年吸納大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芒部中學初中部就讀,讓全鎮的建檔卡戶子女全部實現九年義務教育。自2014以來,全鎮共有245名貧困卡戶子女考上本科院校,貧困戶中只要能有一人考上大學,以後就業了,這個家庭就能拔掉窮根。

三是培育產業,確保脫貧攻堅有支撐。整個脫貧攻堅工作,產業支撐是重中之重,任你工作做得好,老百姓搬到移民點後,生活不下去,怎麼辦?這就要求我們要解決好產業問題,要讓老百姓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產業不研究,那麼脫貧攻堅就取不到實效。所以,我們鎮的辦法是,鼓勵回鄉青年帶頭創業,鼓勵當地能人大戶發展產業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比如,松林村的鑫源山莊以及口袋溝村的養殖場就搞得不錯,帶動老百姓就業的同時,老百姓還能以土地等入股分紅增加收入,這也是我們積極鼓勵發展產業的模式。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導下,我們未來還將有更多類似的鄉村企業孵化誕生。

四是保證交通順暢。要致富先修路,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無論是鄉村公路還是田間機耕道,都要提前佈局謀劃修建,自2015年7月三滴水冷箐溝至口袋溝村的鄉村公路建設開建以來,我們鎮的交通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鎮(雄)威(信)公路為主幹,鄉村公路為支線的鄉村公路網。截至目前,芒部鎮所有鄉村公路都實現了硬化,各村小組基本實現通聯戶路,松林和廟河等地實現田間通機耕路。

2018年,我鎮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將彙聚全力,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

雲南經濟日報: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及了很多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內容,芒部是如何學習和貫徹十九大精神的?

熊良純:党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芒部鎮全鎮掀起了一股宣講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熱潮,貫徹落實十九大的精神,以支部為單位,設立講習所,把講習所在全鎮推開。在農村宣講十九大精神,解讀十九大內容,讓十九大的精神家喻戶曉。比如,宣講土地延包30年的內容,振興鄉村戰略計畫,中國夢的構想等。

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戰略,創建文明集鎮,做好統籌,做好集鎮這張名片,抓住“古芒部”這個點,挖掘歷史原色,把芒部打造為鎮雄縣一張亮麗的名片。把全部村鎮幹部派駐各村,保證全鎮所有的貧困戶都有人掛點。由幫扶幹部根據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脫貧方案和措施。讓建檔立卡戶都有信心有方向感。此外,我鎮讓老百姓給我們的扶貧工作打分,努力讓村鎮幹部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共同將芒部鎮建設成一個當地百姓滿意,外地群眾嚮往的地方。

趕上了省政府掛鉤我鎮扶貧攻堅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芒部鎮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在芒部鎮全體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正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著,在這難得的發展契機中,千年古府正在煥發新的容貌,將以嶄新的面容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