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血壓為引發腦中風主因 專家教你如何正確預防!

金羊網訊 記者陳澤雲 實習生馬可晴報導:中國是心血管病大國, 心血管疾病佔據居民死亡率最高, 且上升最快, 其中腦中風為死亡首因。 那麼, 市民在日常的生活中, 如何有效預防腦中風呢?1月30日, 第十二期“安安有約—食藥監科普大講堂活動”特別邀請到南方醫科大學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千人計畫”國家特聘專家徐希平教授作“腦中風預防:如何合理用藥”的專題講座。

據徐希平介紹, 目前引致我國腦中風高發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徐教授特別指出目前在我國有三億高血壓病人, 而且高血壓病具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的突出特點, 因此高血壓病的控制尤為重要。

有效控制, 從日常點滴入手

作為十八年的高血壓病患者, 徐教授以身說法, 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切實有效控制血壓。

首先是在飲食上要改善動物性食物結構, 少吃肥肉, 多食禽類和魚類, 減少食鹽攝入, 保持每天不超過6克的攝鹽量;在生活上要降低體重和戒煙戒酒, 保持心情愉悅, 注重鍛煉增肌的降血糖作用。 徐教授指出, 飲食和生活的習慣雖然不能百分百控制, 但患者每天注意一點, 通過一些簡單能做到的事情, 像舉啞鈴、散步等方式,

就帶來更有效的控制。

尤其在有氧運動方面, 徐教授還給出建議:在十分鐘到二十分鐘, 要達到運動強度指標, 即運動時最大心率與年齡相加要等於170到180。

堅持合理用藥, 經常就醫

徐教授提出, 藥物是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一種方法, 市民要破除“三個誤區:不願意服藥、不難受不服藥、不按醫囑服藥”。 用藥降壓有五個原則:降壓要平穩降壓, 長期持續;從低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聯合用藥;不可突然停藥或撤藥;服用簡便, 易於堅持。

他特別指出, 服藥降壓的重點在堅持, 對於市民提出的“一直服用高血壓會不會導致低血壓”的疑問, 他解答道, 服藥後血壓下降後仍舊堅持服藥一般情況下並不會導致低血壓, 因此患者一定要堅持服藥。

而對於服藥時間的選擇上, 更重要的仍舊是選擇一個能堅持吃藥的時間。 因此患者在就醫時一定要及時跟醫生溝通, 不要急躁, 謹聽醫囑, 把藥物對於心腦腎器官的損害降到最小。

徐教授稱, 無論是面對高血壓還是腦中風, 首先一定是及時就醫。 而對於市民日常的血壓測量, 要注意是按照週期有連續三次重複測量, 才能確認自己是否真的有高血壓。

據悉, 目前美國最新的血壓控制指標為收縮壓大於130, 舒張壓大於80, 和中國的收縮壓大於140, 舒張壓大於90有所不同。 徐教授建議患者切勿把指南當作一個命令, 要將其僅作為參考。 如果血壓能夠耐受, 同時醫生認為安全的情況下, 患者可以在現有指南的指導下再繼續向下降,

但也要注意切勿降太低, 以免帶來其他方面的損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