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國考面試熱點:“佛系青年”

面試是公務員考試的必要環節之一, 在面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同樣重要, 下面新疆華圖為您提供的公務員面試熱點並附有熱點解讀,

供考生參考。

【熱點背景】

所謂“佛系”, 倒不是真的剃度出家, 而是指一些90後待人接物的一種狀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切隨緣”。 他們給自己的人生不止設置了“靜音”, 還設置了“免打擾”模式。 比如, 佛系員工“平平安安上班, 安安靜靜下班”, 交代下來的任務從不推辭, 但也絕對不會給自己攬工作;工作品質永遠保證合格, 但從來不會有驚喜;甚至連戀愛都不太走心, 一切“都行, 看你。 ”他們將“佛系”二字作為自己的生活指南, 過起了佛系人生。

【命題預測】

近來, “佛系青年”成為了網路熱詞, 是指一些90後待人接物的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切隨緣”的心態。 有人說, 這是年輕人面對生活的一種豁達, 也有人說, 這是年輕人逃避現實的一種心態。

對於“佛系青年”, 你怎麼看?

【核心考點】

本題是考察考生對於一個網路熱詞的分析和理解, 屬於對綜合分析能力中觀點類題目的考察。 題目中點明瞭“佛系青年”的基本含義和人們對於年輕人持有這種心態的理解, 這需要考生對於熱詞背後的社會現實, 尤其是當下青年人的處境, 奮進與焦慮的心理特徵有一定認知和見解。 同時正確的認識到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是繼續奮進, 而不是一味消沉, 並在實踐中磨礪自身, 砥礪前行。

【參考答案】

百年前, 梁啟超先生說過:“少年強則國強”。 這句話百年來被無數的人引用, 同時也被無數的少年所詮釋, 先輩們從少年到中年再到暮年, 所思所想所創所造無疑成就了當今的中國。

由此可見, 中國少年的主旋律一直是“奮鬥”二字, 而今倒不必太在意什麼“佛系”, 短暫的舒緩之後, “鬥戰勝佛”依然要在路上。

現代青年的人生壓力是眾所周知的, 找工作、買房子和脫單儼然變成了年輕人的“三座大山”, 生活的欲望和無奈交織在一起, 是選擇苟且度日還是奮起追趕, 其實大部分年輕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但是在奮鬥的日子裡, 總是不乏一些自嘲和調侃, 以此來自我調節一下, “佛系青年”便應運而生, 儘管“佛系”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 用來形容不願浪費自己的時間用來談戀愛的青年人, 但是在我國卻得到更大範圍的“感同身受”, “佛系戀愛”、“佛系考研”、“佛系+···”, 諸如此類的標籤層出不窮。 “不爭不求, 有也罷無也罷”,

在瑣碎小事上這樣的心態倒是挺好的,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 年輕人還應給自己來針“強心劑”。

儘管“佛系”一說在社會中的影響不大,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佛系”心態在廣大青年群體中的普遍存在, 這無疑也體現了當代青年人的一種焦慮心態。 隨著互聯網的傳播與放大, 這種焦慮會不斷的蔓延, 而擴散的焦慮必然會對青年人造成負面的影響, 如若在該奮鬥的日子裡青年人都選擇了安逸, 這不僅是年輕人的損失, 更是我們這個發展時代的損失, 青年人需要磨合棱角, 但絕不是心中的鬥志。

因此, 作為當代的青年人, 身上那股精氣神要有, 心中的那份夢想也要有, 朝著目標行走的勇氣更要有。 其一, 我們應該立足時代, 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

銘記自己的初心與夢想, 找到自身的人生方向;其二, 我們應該客觀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認識到每一代青年人都會遭遇困境, 而在困境中站起來, 不斷前行是我們每一代青年人的人生必修課;其三, 我們更應該邁開步子, 行動起來, 在具體的生活瑣碎和工作紛繁中找好定位, 不斷在時間和改進中打磨自己, 進而去創造不負青春的時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