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保護恢復濕地 滋潤生態和田

“剛開始我沒敢確認, 經過仔細觀察, 這些鳥脖頸高昂, 走起路來輕盈優雅, 確實是鶴類鳥中的灰鶴。 ”近日, 新疆鳥友陳文傑分別在於田縣稻田和濕地陸續發現12只灰鶴。 這也是和田地區首次發現並拍到越冬的灰鶴。 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介紹, 眼下早已過了遷徙季節, 和田陸續發現的十餘隻灰鶴應該是當地越冬鳥。 水鳥是監測濕地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性生物。 越冬灰鶴的首次發現, 充分表明地區濕地生態環境日趨改善。 加大濕地保護力度 維護生物多樣性濕地是“地球之腎”, 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和自然資本。

據統計, 目前全地區境內有大小河流36條, 其中引用灌溉和人畜飲水的有30條, 年徑流量73.35億立方米。 眾多的河流、水庫、湖泊等, 造就了豐富的濕地資源。 地區現有的各類濕地總面積為40.85萬公頃, 占新疆濕地總面積的10.35%, 排在全疆第三位。 在全地區濕地資源中, 河流濕地面積為20.19萬公頃, 湖泊濕地面積為5.56萬公頃, 沼澤濕地面積為13.93萬公頃, 人工濕地面積為1.18萬公頃。 其中, 和田縣的濕地面積達到141695.64公頃, 于田縣濕地面積為72742.34公頃。 近年來, 地區通過“多管齊下”的保護措施, 通過濕地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與建設, 不斷加大濕地保護力度, 改善濕地生態系統, 有力維護了濕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 保持了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過程的完整性,
促進了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 隨著濕地功能的不斷恢復, 優越的自然條件和食物資源為野生鳥類創造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據統計, 目前地區有鳥類近300種, 絕大部分能在濕地周圍發現它們的蹤跡, 特別在冬季, 成群結隊的候鳥、旅鳥、迷鳥和留鳥在濕地中休息、覓食。 觀鳥愛好者在和田部分濕地觀察到的鳥類就有70多種, 僅鸛形目就有30多種, 較珍稀的主要有白腰杓鷸、黃腳銀鷗 、漁鷗 、紅嘴鷗、白尾海雕、 紅隼、鸕鷀 、蒼鷺。 雁形目主要有大天鵝、灰雁、赤麻鴨、翹鼻麻鴨等20餘種。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滋潤生態和田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明確要求“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
對於地處沙漠邊緣的和田, 生態環境脆弱, 濕地保護和恢復, 事關生存, 尤為重要。 濕地保護和恢復, 離不開水資源的保護與科學利用。 去年, 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和田督查期間, 專門就地下水超采問題對地區進行了回饋。 地委立即採取相應措施, 第一時間進行整改。 同時要求, 今後嚴守用水紅線, 控制開採規模, 加大節水應用面積, 嚴格落實取水許可制度, 嚴厲打擊非法開荒和非法取水行為, 減輕地下水開採壓力, 以保護包括濕地在內的各種生態環境資源。 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舉措, 地區明確提出,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
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包括濕地資源保護在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日益增強,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廣泛共識, 正在生態脆弱的和田逐漸形成。 “現在環境越來越好, 來旅遊觀光的遊客也多了, 家鄉的美景能夠被越來越多的人稱讚, 感到格外自豪!”作為于田縣龍湖濕地風景區生態效益的見證者, 于田縣希吾勒鄉農民買提克熱木·買吐送深有感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