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守護綠水青山 收穫“金山銀山”——臨夏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綜述

通透的藍天、成片的白雲、絢爛的晚霞、雨後的彩虹……今年以來, 臨夏市的“臨夏藍”頻頻刷爆臨夏市民的朋友圈。

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

不僅是群眾的共同感受, 更有實實在在的資料佐證:今年以來, 全市PM10、PM2.5年平均濃度值分別為74、42微克/立方米, 優良天數達到296天, 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16.6%, 地面水水質、飲用水源水質達成率均為100%。

這與臨夏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探索實踐密不可分。 近年來, 臨夏市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堅守生態保護紅線, 抓緊抓實環境保護各項工作, 努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 持續多年的努力之下, 一個“天藍、地綠、水清”宜居宜業宜遊的新臨夏, 日益煥發出迷人的光芒。

黨政同責 狠抓環境監管

保護生態環境, 是臨夏的天然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說:“環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麗, 藍天也是幸福。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正是基於這一認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先後成立了臨夏市環境保護委員會, 臨夏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辦公室, 臨夏市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饋意見整改辦公室, 明確工作職責, 全力推進各項整治工作。 同時, 多次召開會議, 專題研究部署環保工作。 同時出臺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相關政策規定、標準規範、制度方案, 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治理垃圾污水、管理雜訊等專項整治, 從嚴從快查處突出問題,

暢通舉報管道, 強化輿論引導, 在全市形成了人人關注環境、人人愛護環境的濃厚氛圍, 有力推動了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入有序開展。

重拳出擊 嚴守環保紅線

生態建設決定一座城市的命運。 近年來, 臨夏市緊扣“山水臨夏、綠色臨夏、美麗臨夏”這一主題, 出重拳、下猛藥、治源頭, 從根本上摒棄了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舊模式, 走上了一條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以前也進行環境整治, 但從來沒有像這樣‘暴風驟雨’似的, 沒一點商量的餘地。 ”臨夏市一位企業家說起環保整治時說。

今年以來, 臨夏市通過拆除、拆並、煤改氣、煤改清潔能源等形式, 累計淘汰燃煤鍋爐155台, 全市城區燃煤鍋爐徹底實現“清零”目標;新建換熱站4座,

拆除東區集中供熱站40蒸噸燃煤鏈條爐1台。

臨夏市通過採取施工現場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工地路面硬化、增加道路清掃和灑水作業頻次、低空噴霧等措施,嚴防建築工地、道路、裸露地面揚塵。落實“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政策,鼓勵黃標車提前淘汰,並實施清潔能源改造,鼓勵市區車輛使用清潔能源。

購置3萬多個輪式垃圾桶分別發放到全市37個行政村農戶家中,實行垃圾桶“承包到戶”,將原來的“村收集”的垃圾處理方式精准細化為“戶收集”,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提升了垃圾收集率,減少了二次污染,徹底解決了面源污染頑疾,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12369環保投訴電話,24小時專人值守並第一時間處理各種環境信訪投訴問題,回復率和結案率均達100%,實現了件件有答覆,事事有回音。

強化保障 提升監管能力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不僅關係到環保工作的科學決策,更關係到環保工作的長遠發展。

臨夏市環保部門深入推進環境監察、監測標準化能力建設,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工作重大決策部署情況,嚴格執行新《環保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規定,對國控重點污染源實行24小時線上監控,加大“春節”“兩會”“五一”“端午節”及汛期等重大節假日期間環境執法力度,加強對轄區內重點環境風險防控對象的監管和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偷排、擅自停用污水設施等違法行為,全力保障環境安全。截至目前,共督查通報各類環境違法行為345起,行政處罰35起,查封扣押決定書67份、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278份。

同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保網格化隊伍建設,在全市形成了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機制,將全市劃分為390個網格單元,聘請了環境保護網格員,按照“鎮街道管理、村社區負責,分片包乾、責任到人”的網格管理模式,強化燃煤鍋爐、戶用煤爐、揚塵污染、爆竹燃放、餐飲油煙、垃圾秸稈焚燒的動態巡查力度,對各類污染源進行全天候、全方位、不間斷巡查管控。

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力的提升了城市形象,生態文明成效日益凸顯,環境紅利不斷釋放,八坊十三巷、大夏河三十裡牡丹長廊、東郊公園等旅遊景點,遊人如織,摩肩接踵,全市旅遊經濟實現井噴式增長,去年累計接待遊客479萬人次,單日遊客最高量達13.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0%、111%,旅遊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綠水青山正逐漸成為“金山銀山”,美麗臨夏煥發出綠色新活力。

臨夏市通過採取施工現場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工地路面硬化、增加道路清掃和灑水作業頻次、低空噴霧等措施,嚴防建築工地、道路、裸露地面揚塵。落實“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政策,鼓勵黃標車提前淘汰,並實施清潔能源改造,鼓勵市區車輛使用清潔能源。

購置3萬多個輪式垃圾桶分別發放到全市37個行政村農戶家中,實行垃圾桶“承包到戶”,將原來的“村收集”的垃圾處理方式精准細化為“戶收集”,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提升了垃圾收集率,減少了二次污染,徹底解決了面源污染頑疾,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12369環保投訴電話,24小時專人值守並第一時間處理各種環境信訪投訴問題,回復率和結案率均達100%,實現了件件有答覆,事事有回音。

強化保障 提升監管能力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不僅關係到環保工作的科學決策,更關係到環保工作的長遠發展。

臨夏市環保部門深入推進環境監察、監測標準化能力建設,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工作重大決策部署情況,嚴格執行新《環保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規定,對國控重點污染源實行24小時線上監控,加大“春節”“兩會”“五一”“端午節”及汛期等重大節假日期間環境執法力度,加強對轄區內重點環境風險防控對象的監管和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偷排、擅自停用污水設施等違法行為,全力保障環境安全。截至目前,共督查通報各類環境違法行為345起,行政處罰35起,查封扣押決定書67份、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278份。

同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保網格化隊伍建設,在全市形成了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機制,將全市劃分為390個網格單元,聘請了環境保護網格員,按照“鎮街道管理、村社區負責,分片包乾、責任到人”的網格管理模式,強化燃煤鍋爐、戶用煤爐、揚塵污染、爆竹燃放、餐飲油煙、垃圾秸稈焚燒的動態巡查力度,對各類污染源進行全天候、全方位、不間斷巡查管控。

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力的提升了城市形象,生態文明成效日益凸顯,環境紅利不斷釋放,八坊十三巷、大夏河三十裡牡丹長廊、東郊公園等旅遊景點,遊人如織,摩肩接踵,全市旅遊經濟實現井噴式增長,去年累計接待遊客479萬人次,單日遊客最高量達13.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0%、111%,旅遊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綠水青山正逐漸成為“金山銀山”,美麗臨夏煥發出綠色新活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