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義務教育不延伸,教育負擔應減輕

■張海英

義務教育是否會延伸,向下延伸還是向上延伸?這是最近引發熱議的一個話題。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日前表示,目前義務教育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時機還不成熟,什麼時候延伸要看今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建議實行一年免費學前教育,將義務教育向下延伸一年。

儘管很多人建議義務教育適當延伸——向下延伸或是向上延伸,但教育部門的回應不無道理。 因為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普及性、均衡性、免費性等特徵。 就普及性而言,目前9年義務教育都未能做到均衡,一旦倉促延伸到12年或15年,問題會更嚴重;從免費性來說,目前財力似乎還難以支撐全國12年義務教育。

當然,教育部門也沒有反對個別省市實施12年或15年免費教育,這為地方繼續探索免費教育留有餘地,也可為以後義務教育延伸積累經驗。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義務教育目前不延伸有充分理由,但有必要為高中教育和學前教育減減負。

目前,全國範圍內高中階段教育還沒有全面免除學費,只有個別地方免除高中學費。 對部分低收入、農村家庭來說,上高中的負擔仍不輕,所以很多“農二代”初中畢業後就放棄了上高中和高考的機會,選擇外出打工賺錢養家。 雖然高中教育階段也有資助制度,但資助對象主要是經濟困難等特殊孩子,並不是每個高中學生都能享受財政資助。

對那些無奈放棄高中教育的孩子來說影響是一生的。

貴陽、合肥等城市在當地“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中已經提出,“十三五”期間逐步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 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 但遺憾的是,這只是少數城市的規劃與承諾,更多的城市和農村還沒有這種規劃。 既然高中教育還無法納入義務教育,不妨先免除高中學費或部分學費,這應該成為一種全國性行動,尤其對農村孩子具有更多積極意義。

再說學前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0%的目標。 對很多城市來說,可能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目標,但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連片特困地區入園率普遍在50%以下。

即便城市孩子入園率比較高,但學前教育費用占到不少家庭收入兩到三成甚至更高。

學前教育成本高,從小處來說,會影響到部分家庭的生活品質,增加了經濟壓力;從大處來說,也不利於我國全面二孩政策落實。 因此,有必要適當減輕學前教育負擔,一種辦法是加大財政投入,建設更多公立幼稚園,另一種辦法是減稅降費或者以補貼等方式鼓勵民營幼稚園快速發展,或者如同政協委員建議,免費教育適當向學前教育傾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