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的教育,缺點兒什麼?

和學生在一起,經常上演”再給你次機會……” “有潛力……” “感冒了?我那有藥,你先吃上,再看情況”……塞滿大腦的都是“如何去鼓勵”“如何調動學習積極性 ”“如何才能達到課堂有趣+有效?”但卻很少關注教育中最重要的東西。

我問學生:

什麼是教育?

“是考試”

“是分數”

“是做不完的作業”

“是不放假, 總補課”

“是每天做題、做題、還做題”

“是學課本知識”

“是為找媳婦……哈哈哈”, 同學們七嘴八舌, 熱鬧中不乏有玩笑。

“Education is what you remain , when you forget what you have learned from the books”Think about it, what is left then?

當我們把課本所學知識忘卻的時候, 還剩下了什麼?”

“那應該沒什麼了吧……”

雖心裡不是滋味, 卻無言以對。 我們的教育, 在高考的教育體制下,

除了刷題“撈分”去賺取心儀的大學外, 好像很難找到奮鬥的籌碼。 而現實中好多人並沒有擠進這樣的大門。 這種“實用”功利思想, 已經容不下“賞風景、品生活、悟情懷、放熱情”的“無用之舉” , 所謂人文素養早已成為乾癟癟的 “擺設”, 成了”嘴上的功夫”。 如此, 教育何用?

於是, 就出現了“多次要錢未果, 留日“海歸”持刀弑母”的汪某, 被著名演員孫儷捐助十年而反咬大罵的向某;因不讓看小說而殘忍殺害班主任的龍某;連續捅班主任26刀又淡定走進教室告知其女兒的羅某……,”突然感覺我們崇尚的教育竟是小心翼翼, 戰戰兢兢。

教育家說,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不敢苟同。 恰如竇桂梅老師所說, 心存感激, 是有高度修養的心靈才能結出的果實,

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的。

他, 課堂測試卷沒有交, 課下主動放棄和老師說明理由的機會。 第二次課上, 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上交考卷。 老師留言“你是否需要和我聊聊?”, 結果, 再次無視。 而他一直是老師比較關注的孩子。

我們的教育, 竟如此軟弱, 而現代的學生, 竟如此無禮。

在追求分數的同時, 那些“感恩之心”“懺悔之心”離我們的孩子越來越遠, 我們的教師是否需要駐足思考, 我們的教育部門是否需要轉變思想, 我們的社會、國家是否需要從長計議?

不敢想像, 這樣下去, 傷害的究竟是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