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起為治水打call!鹽田代表委員有話要說

今日天氣:多雲間陰天, 早晚天氣寒冷;氣溫7-11℃;北風2-3級;相對濕度40%-70%

“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 ”

“秋水清無底 , 蕭然靜客心。 ”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

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氣

有水的地方就有詩意

今年鹽田區“河長”很忙

忙著治理河道、治水提質

為我們描繪了鹽田藍、鹽田綠

在深圳實施治水提質的攻堅工程中, 有這樣一個行政區, 它以優秀的治水表現和豐碩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毫無爭議地成為了綠色低碳發展的引領者, 構建宜居宜業環境的榜樣和標兵!

它, 就是鹽田區!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今年鹽田區兩會期間, 鹽田水治理經驗成為熱點話題。 委員、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 其中, 人大代表吳濱和區政協委員趙廣群、秦自民向記者分享了對鹽田水治理的看法。 讓我們先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趙廣群委員

鹽田歷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水環境治理工作, 早在四年前, 鹽田區的官方河長就與民間河長攜手治河, 通過官民互動的方式、共同推動水環境治理。 從統計資料來看, 鹽田取得的成績非常矚目。 希望鹽田繼續保持現有的治理態勢, 毫不鬆懈地推進各方面工作。 同時, 更進一步得做好官方河長和民間河長的對接。

秦自民委員

鹽田區的治水工程可以從‘裡子’和‘面子’兩個方面進一步提升。 希望能夠儘快全面推進對老舊市政供水管網的改造, 讓優質飲用水直通家庭, 公共場所實現免費直飲水全覆蓋。 另外, 治水工程可在“面子”上進一步提升。 例如, 利用鹽田河道優越的水質條件, 在鹽田河開展生態通廊、親水準台建設, 在治水工程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形成河、灣、島、湖一體的濱水生活空間;將鹽田河步行棧道、煙墩山國際友好公園、海濱棧道進行連接等問題納入鹽田河產業帶規劃建設當中, 讓美麗的鹽田河景觀與東部黃金海岸旅遊帶融為一體, 營造更加美好的親水環境。

人大代表吳濱

鹽田的水環境治理經驗首先體現在治水上。 “整個深圳市水體污染本來是比較嚴重的, 鹽田首先抓住了治水1.0版本的關鍵環節, 在點源污染和麵源污染的治理上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體系, 效果十分顯著。 鹽田已經具有了開發高品質親水專案, 營造多樣化自然體驗空間的基礎, 希望鹽田可以加速打造生態活水2.0版, 引領文化興水3.0版。

每天傍晚, 行走在鹽田河邊, 三五成群的學生在棧道上玩耍, 回到家後打開家中的水龍頭, 直接飲用流出的自來水……對於鹽田人而言, 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而是即將享受到的“福利”。

鹽田治水成果

在治水方面

鹽田區已經取得一系列的“好成績”

1

獲得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榮譽稱號,是廣東省唯一入選的區縣一級行政區;

2

全市唯一實現河流、近岸海域、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標的行政區;

3

全市無黑臭水體和嚴重城市內澇的行政區;

4

2017年,全區18條河流水質穩定保持在地表水Ⅲ類,其中鹽田河、沙頭角河等河流多個月份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近岸海域沙頭角灣口保持在海水第二類標準,小梅沙灣口保持為一類標準;

5

全區污水收集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遠超全市平均水準。

過去一年,鹽田在水環境治理上持續發力,城區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升,鹽田的山海河湖更綠、更藍了、更清澈了。鹽田實現了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六連冠”,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並被寫入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其治水經驗也獲得深圳市主要領導點贊,擬在全市推廣“鹽田經驗”。

既然談起“鹽田經驗”

小編就不得不為大家揭秘

鹽田區獨特的“治水秘方”

敲黑板!

秘方1: “河長制”走出精細化管理新路

去年7月,鹽田區制定印發了《鹽田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提出了推行“河長制”的工作目標,明確了17項具體工作任務。根據方案,鹽田區共有18條河道,每一條河均設立區和街道兩級河長。區委書記杜玲擔任轄區總河長,同時擔任鹽田河河長。

此外,資訊技術的加入讓科學的監管機制“如虎添翼”!鹽田區委託專業單位對轄區18條河道特性資料進行覆核,形成全區河道“一張圖”、“一個特性表”、“一本責任人台賬”。同時,新建成的區環境監測監控資訊系統,對轄區水環境、空氣品質、雜訊、重點污染源進行即時線上監測監控,並通過公眾APP平臺向公眾開放,接受群眾監督。

秘方2:新建供水管網

年底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區域自來水直飲

近年來,鹽田區仍積極協調供水企業投資1.2億元,對轄區沙頭角、鹽田港和上坪三大主力水廠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出廠水質。2018年底前,全區將完成15條合計長度15.1公里的老舊市政供水管網的改造,投資約3700萬元。

鹽田區把居民社區管網改造作為優質飲用水入戶的關鍵環節,從2012年開始,總投資約2.9億元,分四期推進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將於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實現居民社區優質飲用水全覆蓋。未來,公共場所也將實現直飲水全覆蓋,進一步提升居民飲水的幸福指數!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未來鹽田居民不僅能用水、飲水,更能與水“親近”!今年,“水生態、水文化”治水提質將迎來3.0升級版。鹽田區結合轄區實際和海綿城市建設,進一步營造多樣性親水空間,探索鹽田河下游,開展生態通廊,建設親水準台,形成、河灣島湖濕地一體的濱水生活空間,加快建成鹽田特色親水趣城。

深晚君特選(戳下方標題)

采寫 | 深圳晚報記者 謝啟宗、林炳權

編輯 | 郝露明

鹽田治水成果

在治水方面

鹽田區已經取得一系列的“好成績”

1

獲得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榮譽稱號,是廣東省唯一入選的區縣一級行政區;

2

全市唯一實現河流、近岸海域、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標的行政區;

3

全市無黑臭水體和嚴重城市內澇的行政區;

4

2017年,全區18條河流水質穩定保持在地表水Ⅲ類,其中鹽田河、沙頭角河等河流多個月份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近岸海域沙頭角灣口保持在海水第二類標準,小梅沙灣口保持為一類標準;

5

全區污水收集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遠超全市平均水準。

過去一年,鹽田在水環境治理上持續發力,城區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升,鹽田的山海河湖更綠、更藍了、更清澈了。鹽田實現了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六連冠”,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並被寫入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其治水經驗也獲得深圳市主要領導點贊,擬在全市推廣“鹽田經驗”。

既然談起“鹽田經驗”

小編就不得不為大家揭秘

鹽田區獨特的“治水秘方”

敲黑板!

秘方1: “河長制”走出精細化管理新路

去年7月,鹽田區制定印發了《鹽田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提出了推行“河長制”的工作目標,明確了17項具體工作任務。根據方案,鹽田區共有18條河道,每一條河均設立區和街道兩級河長。區委書記杜玲擔任轄區總河長,同時擔任鹽田河河長。

此外,資訊技術的加入讓科學的監管機制“如虎添翼”!鹽田區委託專業單位對轄區18條河道特性資料進行覆核,形成全區河道“一張圖”、“一個特性表”、“一本責任人台賬”。同時,新建成的區環境監測監控資訊系統,對轄區水環境、空氣品質、雜訊、重點污染源進行即時線上監測監控,並通過公眾APP平臺向公眾開放,接受群眾監督。

秘方2:新建供水管網

年底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區域自來水直飲

近年來,鹽田區仍積極協調供水企業投資1.2億元,對轄區沙頭角、鹽田港和上坪三大主力水廠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出廠水質。2018年底前,全區將完成15條合計長度15.1公里的老舊市政供水管網的改造,投資約3700萬元。

鹽田區把居民社區管網改造作為優質飲用水入戶的關鍵環節,從2012年開始,總投資約2.9億元,分四期推進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將於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實現居民社區優質飲用水全覆蓋。未來,公共場所也將實現直飲水全覆蓋,進一步提升居民飲水的幸福指數!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未來鹽田居民不僅能用水、飲水,更能與水“親近”!今年,“水生態、水文化”治水提質將迎來3.0升級版。鹽田區結合轄區實際和海綿城市建設,進一步營造多樣性親水空間,探索鹽田河下游,開展生態通廊,建設親水準台,形成、河灣島湖濕地一體的濱水生活空間,加快建成鹽田特色親水趣城。

深晚君特選(戳下方標題)

采寫 | 深圳晚報記者 謝啟宗、林炳權

編輯 | 郝露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