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動態」棲霞區司法局做實“四字訣”提升民工群體法治獲得感

近來, 棲霞區司法局憑藉“法潤棲霞·情系民工”專項行動等載體, 通過做實“微、善、准、暖”四字訣, 切實發揮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及法治宣傳等公共法律服務職能, 提升民工群體法治獲得感, 取得了明顯實效。

一、聚焦惠民, 確保情系民工更“微”。

區局出臺“2411”聚焦富民便民利民舉措, 通過免費郵寄送達公證文書、定期發佈生活法律風險提示、提供線上公益普法及“法律診所”服務等舉措, 關注民工微需求, 從細微處著手, 著力解決發生在民工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系列法律問題和困難。

二、德法並舉, 確保幫扶解困更“善”。

積極幫助外來務工人員解決家庭生活難題, 從法治服務和道德感化等方面入手, 多言善語, 多行善舉, 讓民工群體在新的工作生活環境中更健康更和諧地發展。 截至目前, 僅棲霞區人民調解員郭鳳萍就已經幫助2000餘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 挽救了10多條生命, 讓無數個民工家庭從離散走向了和睦, 從困難走向了幸福, 不僅為民工解了難, 更為政府解了憂, 郭鳳萍也因此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範調解員”。

三、廣接地氣, 確保法治宣傳更“准”。

四、應援盡援, 確保法律援助更“暖”。

對特困職工、重度殘疾人等困難弱勢群體以及農民工, 無需當事人提供經濟困難證明材料, 憑相關證件或證明直接申請法律援助;將法律援助辦理許可權下放至部分街道司法所和社區“法律診所”, 建立街道和社區法律援助服務站, 設立基層法律援助代辦員, 開通遠端視頻諮詢系統, 讓民工群體不出遠門也能享受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建立區法律援助“3+5”專兼職值班律師庫, 確保區法律援助中心每個工作日都有專業律師在崗值班, 實現群眾“只跑一次”就能享受到專業的法律服務;全區名優律師團成員積極參與民工法律諮詢,

承辦民工討薪維權法律援助案件, 並積極推行電話預約、上門服務, 確保民工群體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務的溫暖。

供稿:張應亮、陳素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