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同學群”為何會建了又退?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春節了, 許多人已經開始謀劃回老家過年的事, 而“老同學群”也紛紛活躍起來, 大家熱火朝天地商量著如何聚會。 可與此同時, 朋友圈裡一篇名為《我終於毫不留戀地退出了同學群》也在廣為傳播, 很多人都表示感同身受, 認為各種同學群已經慢慢變了“味道”。 (據《東方網》)

臨近春節, 各種各樣的聚會不在少數, 其中同學聚會就是非常熱門的話題。 應該說, 春節難得大家能聚在一起敘敘舊、談談心、聊生活、聊事業, 這本是一件好事, “老同學群”的活躍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 退群也不是少數,

令人訝異之餘, 也引起了不少網友對於群的爭議。

如今, 隨著網路平臺的飛速發展, 各種群幾乎捆綁了人們的生活。 朋友有朋友群, 同學有同學群, 師生有師生群, 同事有同事群, 不難理解, 群是用來交流和溝通的, 也是為大家的聯絡提供便利的橋樑。 按理說, 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也正是因為這種便利, 即使是相隔千里之外的好友和同學, 都能在群裡暢所欲言, 分享心得。 多年未見的同窗, 在群裡可以第一時間互相聯繫, 可以說, 群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不過, 帶來便利的同時, 群卻開始變了味。 言談偏離正軌的, 搶紅包的, 拉“選票”的, 利用群窺探他人隱私, 也有各種功利化顯擺的……漸漸地, 原本很單純美好的同學群失去了建群的初衷和意義,

願意發東西的, 都是非常無聊的內容, 而一些原本想好好交流的同學, 會因此而選擇淡出、潛水, 甚至退群。 低俗的東西改變了群的功能, 這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和同學群類似的情況很多, 即使是一些工作群, 也有可能會被那些無聊的內容充斥著, 人們在群裡看不到自己真正想看到的內容, 或者說這些群無法發揮出本應有的作用, 於是在我們身邊建群、退群, 也是一種非常普遍和常見的現象。 不用去好奇, 也不用驚訝, 只是希望群能夠變得純淨一些, 回到剛開始建立的模樣, 真正發揮出它的作用, 拉近彼此的距離, 不好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