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 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中國共產黨人要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

堅定人民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 我們黨之所以能在9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 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 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就在於堅信党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

始終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聯繫, 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 對黨員幹部來講, 如何堅定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就作出了回答, 他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常提四問:一問共產黨是幹什麼的?二問共產黨是怎麼執政的?三問領導幹部是幹什麼的?四問基層組織是怎樣發揮作用的?這些問題想清楚了, 也就明白了自身的定位, 明白了跟人民群眾的關係, 明白了應該拿出多少精力來做好群眾工作。

充分尊重群眾。 尊重群眾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党的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 也是黨員幹部帶領人民群眾幹事創業的前提條件。 黨員幹部唯有真正做到在思想認識上尊重群眾,

才能真正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工作中依靠群眾, 才能將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擁戴。 要問需於民, 把握群眾需求。 善於、勤於聽取群眾的聲音, 知群眾之所需、群眾之所急, 做到一切工作圍繞群眾利益謀劃和開展, 努力滿足群眾各種需求。 要問政於民, 彙聚群眾智慧。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向群眾學習, 不斷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提升服務群眾的水準和能力, 使各項決策更加符合群眾意願。 要問效於民, 接受群眾監督。 堅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 切實把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 以扎實有效的工作,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切實解決群眾困難。 群眾利益無小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 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 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 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 現實當中, 一些黨員幹部往往滿腔熱情做群眾工作, 忙忙碌碌卻做不到群眾心坎上, 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調查研究不夠, 沒有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黨員幹部必須主動地、自覺地深入基層, 深入群眾, 堅持問題導向,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察實情、聽真話、接地氣, 全面瞭解基層情況, 深入研究探索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 把黨的群眾工作體現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具體行動當中,

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實惠。

正確引導群眾。 “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 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 增強群眾工作本領, 不僅要為群眾排憂解難、解決切身利益問題, 還要做到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 解開群眾的思想疙瘩, “使人民覺悟, 使人民團結起來”。 要引導群眾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實現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要引導人民群眾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自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貢獻力量。 要引導人民群眾不斷增強政治意識,

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努力奮鬥。

創新工作方法。 毛澤東同志指出:“善於把黨的政策變為群眾的行動, 善於使我們的每一個運動, 每一個鬥爭, 不但領導幹部懂得, 而且廣大的群眾都能懂得, 都能掌握, 這是一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領導藝術。 ”他曾用“過河”的比喻通俗而深刻地論述了群眾工作方法的重要性——“我們的任務是過河, 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 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 過河就是一句空話。 不解決方法問題, 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 這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對群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時代特徵,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要不斷加強學習,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創新群眾工作思路,創新群眾工作載體,提高群眾工作的技巧與藝術,充分利用一切現代化手段和形式,有效增強新時代群眾工作的實效。(李芬)

這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對群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時代特徵,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要不斷加強學習,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創新群眾工作思路,創新群眾工作載體,提高群眾工作的技巧與藝術,充分利用一切現代化手段和形式,有效增強新時代群眾工作的實效。(李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