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迪士尼風波的背後:市場的等級排列擊中了社會痛點

從上海迪士尼風波說到權利定律華說

一項開園即推出的服務, 在時隔一年半之後, 因為媒體的報導, 將上海迪士尼陷於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法制日報》的一位元記者通過上海迪士尼官方App瞭解到該樂園設有VIP服務, 於是“在社交平臺上湊齊了8個人”, 組成了一個VIP團, 在某一個週六, 由導覽員帶領著, 從上午9點半到下午3點, 完成了7大主要項目的遊玩, 其中有兩個專案還玩了兩遍。 VIP服務果然名不虛傳:在“極速光輪”區, “進口處已經排了長長的隊, 提示等候時間為2小時40分鐘”, 但“導覽員出示了VIP團憑證, 現場工作人員就直接安排進入遊戲區最好的位置, 等記者一行就位後, 其他遊客才被允許進入”;玩了一遍不盡興, “於是, 記者和另外3位元團員又玩了一遍, 還是直接插在了下一輪的最前面。 ”“12點, 花車巡遊開始, 記者一行被安排在最佳觀賞位置, 這個位置被用繩子隔離出來,

禁止其他遊客進入。 ”當然, VIP服務的收費不菲, “迪士尼出具了一張2.4萬元的發票, 項目名稱為‘導覽服務費’”。 於是這位元記者將這經歷寫成了一個報導, 質疑上海迪士尼收取天價“插隊費”的做法, 認為 VIP團其實就是“插隊團”, 侵害了其他遊客的合法權益。

報導一經發表, 輿論譁然。 譁然, 是在意料之中的, 有些出乎意料的, 是這譁然之聲並不是一個調子。 對上海迪士尼的這項VIP服務, 反對和支援的聲音幾乎勢均力敵, “雙方辯友”你來我往吵得熱鬧。 反對者指責其在人滿為患之際收取天價“插隊費”牟利, 吃相難看;支持者則認為該做法正常不過, 因為其他樂園也是類似的VIP服務安排;此外, 在銀行、醫院、民航等日常生活中的眾多領域和行業中,

VIP服務無處不在, 何問題之有哉?

從迪士尼官網的介紹看, 尊享導覽服務包括導覽專員根據團隊成員需求, 定制專屬遊園計畫;提供全天候專屬的貴賓停車位, 快速到達樂園入口;從貴賓專屬通道快速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的景點和欣賞娛樂演出;尊享上海迪士尼樂園內劇院的最佳觀賞位置以及日間和夜間娛樂演出的最佳觀賞區域;在導覽專員的陪伴下, 享受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部分商品的折扣優惠等。 其價格則因時而變。 報導提到的VIP團6小時導覽每人收費3000元。 最新的報價則顯示, “尊享導覽服務——冬日探索”1月25日至1月31日限時特惠, 連續3小時的導覽, 每位遊客人民幣2700元, 每團3位遊客起訂, 最多可加至8位遊客;“尊享導覽服務”連續6小時的導覽,

高峰日為1.8萬元, 平日為1.6萬元, 最多包含6位遊客,

指責迪士尼名為“尊享”實為“插隊”, 收取天價“插隊費”牟利, 當然對, 問題是不為牟利迪士尼開辦樂園所為何來?迪士尼辯解尊享導覽服務每天的名額極為有限, 且走專屬通道, 因而對普通遊客排隊不構成影響亦言不成理。 遊戲區和景區的位置有限, 普通遊客和VIP團遊客是競爭者, 多了8個人的VIP團進去, 自然有8個普通遊客不得不等待下一次進場, 何來沒有影響?

刻下的坊間, 流傳著一句話:“抱歉, 有錢是真的能為所欲為的。 ”說這話的人是戲謔?是羡慕?是妒忌?是恨?抑或五味雜陳?不重要, 重要的是, 從市場的等級排列來看, 這是事實。 很可惜, 對包括區區在下在內的絕大多數人而言,

財務自由渺不可及, 在以資產貧富多寡排列權利的市場上, 便會感到金錢的迫壓, 沮喪和憤怒由此而出。 此番上海迪士尼風波, 即其一例也。

市場的等級排列既讓人如此壓抑, 則廢除私產, 拉平產權如何?很遺憾, 如果要產權平等, 人權的不平等一定要增加。 君不見, 改革開放之前的計劃經濟年代, 人人都是“無產階級”, 產權平等, 沒有市場的等級排列, 非市場的等級排列隨之而起, 那就是人權的不平等:每一個人的物質享受, 直接與其職級掛鉤:什麼級別的人物, 可以享受到什麼樣的待遇, 分得極為細緻。

張五常在其所著《經濟解釋》中提到過一個重要的“權利定律”, 該定律說, 因為先天與後天的局限不同, 人與人之間的權利不可能平等:如果我們要產權平等,人權的不平等一定要增加;如果我們要人權平等,產權的不平等一定要增加。產權和人權的高下,從另一個角度看,便是市場與非市場的等級排列。

按下葫蘆浮起瓢。人生而平等?呵呵,很傻很天真!

2018/2/2

人與人之間的權利不可能平等:如果我們要產權平等,人權的不平等一定要增加;如果我們要人權平等,產權的不平等一定要增加。產權和人權的高下,從另一個角度看,便是市場與非市場的等級排列。

按下葫蘆浮起瓢。人生而平等?呵呵,很傻很天真!

2018/2/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