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歷經漏洞事件 英特爾有可能出售AR眼鏡部門?

近些時日來英特爾的日子很不太平, 剛剛歷經漏洞事件, 其事件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最近又有消息報導, 英特爾計畫出售其增強現實業務部門的大多數股權。 英特爾對該部門的估值為3.5億美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 英特爾又上了頭版頭條。

有消息稱, 英特爾AR業務部門原計劃最早在今年開始向消費者提供智慧眼鏡。 該智慧眼鏡可通過藍牙與手機配對, 通過基於鐳射的投影儀將情景資訊顯示在使用者視場中(投射至透鏡並反射到視網膜)。 臺灣廣達電腦正在為英特爾生產該產品。 知情人稱, 該產品所採用的技術在內容被稱為Superlite, 但被出售的業務可能被稱為Vaunt。 英特爾正在尋求多方支持者進行投資。

對於英特爾而言, 其具有強大的經濟體系, 因此相較於資金而言, 更重要的是銷售的管道、行業或設計專業知識。

雖然可穿戴市場還沒有完全的開發出來,

還沒有飽和, 還擁有強大的市場, 但是AR眼鏡業務帶來的收益微乎其微。 2017年, 英特爾全年營收達到了創記錄的628億美元, 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個人電腦處理器, 還有大約190億美元自資料中心業務。 英特爾最高端的伺服器晶片售價為單個13011美元, 而即時是像智慧手機這樣昂貴的消費類設備上的主要晶片也只需花費幾十美元。

由於未能在可穿戴技術市場取得進展, 英特爾已經縮減了部分消費者產品規模。 比如, 關閉了2015年收購的Recon增強現實頭顯業務。 Recon團隊的一些前成員也屬於準備出售的部門, 而他們在英國、瑞士和以色列共有約200名員工。

高盛集團估計, 到2025年, VR/AR硬體市場價值可能高達1100億美元, 而軟體營收則為720億美元。

然而, 這個數字仍然落後于全球智慧手機市場。 據IDC預計, 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市值將達4540億美元。

雖然智慧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並且進入了飽和的狀態, 但是相較可穿戴市場還是優勢很明顯的, 因此可穿戴行業的前途還是堪憂的。 畢竟相較於人手一部的智慧手機而言, 可穿戴設備人們的需求不是很明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