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南國海邊執勤一線有群“追風”少年

來自南國海邊執勤一線武警中隊的報告――

面朝大海, “追風”少年勵兵忙

■記者張海華 通訊員許東

1月31日, 記者頂著7級海風走進武警防城港支隊二中隊時,

風吹得人睜開不開眼, 撞在臉上有如刀割, 人走路都費勁, 卻看到中隊官兵們背著槍在海灘上“追風”疾馳, 喊聲殺聲一片, 個個臉龐流汗。

這個中隊擔負著防城港核電站守衛勤務, 面朝北部灣, 背依大山, 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裡的大風不分晝夜。

“一年到頭風相伴, 白天4、5級, 晚上7、8級, 碰到壞天氣, 晝夜連著9、10級!”指導員劉儉鋒經常向人這樣介紹:“海風也在‘迎新年’, 前幾天夜裡給咱們扳倒了3塊玻璃門, ‘碎碎平安’!”中隊時時都在 防護, 也採取了很多措施, 但是海風的力量也在積少成多。

“4年前颱風‘威馬遜’在這裡登陸, 那個風真是大!”入伍12年的上士普偉在組建時從其它單位調到了這個中隊, 作為隊裡的“元老”, 總能回憶起中隊新組建那年見到的場景:大風斜插向雲裡, 攪起的海水鋪天蓋地。 中隊居住的臨時營房給掀了頂蓋, 官兵們顧不上修理, 頂風冒雨三晝夜, 幫助轉移了附近被困居民近百人。

風有多大, “追風”的官兵個個有答案。 廠區占地廣闊, 中隊哨位遠離營區,

哨兵每天乘車上勤。 駕駛員張宏明還是中隊應急班的戰鬥員, 每天都要開車接送哨兵13趟, 他說每到大風大雨天, 幾趟下來滿身都是腥鹹味這都不是事, 關鍵是保證安全和怎樣在突發情況時快速到位。 因為目標守衛區還在建設中, 有些駕駛路段只有車身的寬度, 調頭轉向也是個技術活。

海邊風大, 一不留神可能被吹翻在地, 愛動腦筋的大學生新兵鄺城, 想出了“追風”巡邏的良策, 很快就得到了推廣:遇有大風大霧, 官兵們就用背包繩把自己和戰友綁在一起, 確保執勤時自身安全。

在海邊哨位旁, 中隊設置了三人小組, 24小時不間斷執勤, 遇有情況能快速反應、高效處置。 下士王志鵬曾是一名“機關兵”, 主動申請調來中隊, 他說儘管聽了1500多個日夜的“海風協奏曲”已成習慣, 可每次在前置哨位備勤時, 他都會被呼嘯的海風吵醒。 夜深人靜時, 聽狂風搖撼著大地, 王志鵬感覺自己是北部灣畔的一葉扁舟在乘風破浪……

正值十七、八歲的青春年少, 海風讓戰士們面龐脫皮、手長凍瘡, 比同齡人多幾分滄桑, 但記者目之所及, “追風的”少年無不是笑聲爽朗著你追我趕, 如沐“春風”。

“真的不冷嗎?”

“習慣了就不冷了!”下士李響自詡為“聽風者”, 幾年的上勤訓練, 他學會了聽風辨音:陽光下是飛沙走石的“嘶嘶”作響, 等到夜裡就是鋪天蓋地的“嗚嗚”吼聲。

排長劉翔說,官兵們迎風長跑,更在身上綁起輪胎、在腳上纏著沙袋,在廠區周圍沖圈、在防洪大堤上負重攀爬……

“追風”訓練,讓官兵們不僅在支隊軍事大比武中的戰術、五公里越野等多個科目上力拔頭籌,更在奮進丈量廠區的步子中,全面細緻地熟悉了執勤目標和周邊地理,為隨時打贏戰鬥做足了準備。

“兩名‘犯罪嫌疑人’攜武器強行沖卡,請求支援!”伴隨著廠區、營區聯動的警報聲,未經準備的官兵不到30秒就分模組完成戰鬥準備,邊請示報告邊乘車駛出營區。

視頻情報判讀、目標資料流程轉、現場封控抓捕……兩分鐘後,兩名“犯罪嫌疑人”被成功制服。複盤推演,中隊長薛豔威一邊翻看著演練時的照片、視頻,一邊從發現目標、調集火力到實施打擊查找出問題20餘個,大家紛紛響應把“複盤會”開成了“檢討會”。

“怎麼只講問題不說成績?”正在中隊檢查的該支隊政委閆軍說:“追風的官兵也像‘風’一樣,只有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隨時做出調整反應,才能打勝仗”。

據悉,近兩年,中隊官兵堅持每月圍繞一個實戰課題組織一次拉動、總結一次成果、升級一次預案,使新要素、新戰法、新資料、新技術及時充實到戰備方案中,讓日常的訓練成果進一步轉化為戰備能力,他們先後成功處置漁民誤闖目的地區域、不法分子盜竊廠區建設鋼材等險情數十人次,以忠誠堅守為海邊的安寧保駕護航。

作者 | 記者 張海華 通訊員 許東

來源 | 解放軍報記者部(ID:jfjbjzb)

本期編審:王士彬

排長劉翔說,官兵們迎風長跑,更在身上綁起輪胎、在腳上纏著沙袋,在廠區周圍沖圈、在防洪大堤上負重攀爬……

“追風”訓練,讓官兵們不僅在支隊軍事大比武中的戰術、五公里越野等多個科目上力拔頭籌,更在奮進丈量廠區的步子中,全面細緻地熟悉了執勤目標和周邊地理,為隨時打贏戰鬥做足了準備。

“兩名‘犯罪嫌疑人’攜武器強行沖卡,請求支援!”伴隨著廠區、營區聯動的警報聲,未經準備的官兵不到30秒就分模組完成戰鬥準備,邊請示報告邊乘車駛出營區。

視頻情報判讀、目標資料流程轉、現場封控抓捕……兩分鐘後,兩名“犯罪嫌疑人”被成功制服。複盤推演,中隊長薛豔威一邊翻看著演練時的照片、視頻,一邊從發現目標、調集火力到實施打擊查找出問題20餘個,大家紛紛響應把“複盤會”開成了“檢討會”。

“怎麼只講問題不說成績?”正在中隊檢查的該支隊政委閆軍說:“追風的官兵也像‘風’一樣,只有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隨時做出調整反應,才能打勝仗”。

據悉,近兩年,中隊官兵堅持每月圍繞一個實戰課題組織一次拉動、總結一次成果、升級一次預案,使新要素、新戰法、新資料、新技術及時充實到戰備方案中,讓日常的訓練成果進一步轉化為戰備能力,他們先後成功處置漁民誤闖目的地區域、不法分子盜竊廠區建設鋼材等險情數十人次,以忠誠堅守為海邊的安寧保駕護航。

作者 | 記者 張海華 通訊員 許東

來源 | 解放軍報記者部(ID:jfjbjzb)

本期編審:王士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