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產業觀察|安全問題遭曝光 網紅食品帶來監管新挑戰

本報記者 梁文豔 蘇沐暉報導

以前只聽過黃牛倒賣車票, 而現在, 黃牛也倒賣起了網紅食品。 可見這個網紅食品得有多火。

通過特殊的行銷方式,

一些食品也悄然穿上了網紅外衣。 這些網紅食品從現實生活中也一路火到了朋友圈,隨著 “髒髒包”、“一籠小確幸”、“一點點”等網紅食品持續在社交圈掀起陣陣熱潮。

然而這些網紅食品贏得了消費者以後, 隨即也陷入了食品存在不安全的境地, 甚至有的網紅食品門店出現了關閉的現象。

據媒體報導稱, 江蘇無錫一麵包新語店因為一段麵包店內出現老鼠橫行的視頻而被推到風口浪尖。 視頻顯示, 在麵包新語櫃檯上盛放蛋捲的食品箱內, 出現一隻碩大的灰黑色老鼠在蛋捲上爬來爬去。 經過的行人紛紛拿出手機進行拍攝, 其間, 店內有工作人員在走動, 但並無一人做出任何解決措施。

該媒體還舉例,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 上海網紅店一籠小確幸因為有顧客沙門氏菌中毒, 被迫關了近十家店。 不久前, 廣州所謂網紅餐廳摩打食堂也出現沙門氏菌中毒事件、全國現象級火鍋品牌“大龍 D”被曝火鍋底料使用地溝油⋯⋯

對於近期頻現的網紅食品安全問題, 日前,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鐘凱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界度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紅”的根本原因是滿足了部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在這方面網紅食品是食品行業學習的榜樣。 但在“紅”了之後的產能瓶頸可能導致企業放鬆食品安全管理的水準, 造成整個供應鏈條失控。

消費者的“新寵”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之下, 消費者尤其是“新生代”群體對產品的訴求日趨多元化, 而乘著社交網路的“東風”, 網紅食品在美食界也迅速崛起, 當仁不讓地成為2017年“舌尖上的美食”。

有分析人士認為, 網紅食品吸引人, 不僅僅從創意上, 還多虧了網路社交的推波助瀾, 甚至是它獵奇的口感而捕獲了許多年輕人熱衷於分享獵奇食物的心。

記者在走訪期間還瞭解到, 這些暢銷的 “網紅”食品甚至還吸引了許多加價“代購”的黃牛。

隨著髒髒包、喜茶等網紅食品的迅速躥紅, 不少消費者多是慕名而來排隊, 但是有些消費者並不想排隊。 對此, 一些人就瞅准這個機會, 做起了“投機倒把”的生意來。

據相關報導稱,

原本52元一對的, 黃牛們收過來大概150元左右, 然後再翻4倍轉手, 一般能賣到240元至260元, 一天能賣50多對, 除去雇人排隊每人50元, 一天就能淨賺500元。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也表示, 網紅食品是“新奇”需求拉動市場發展的結果。

馮恩援認為, 處於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 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升,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於獵“奇”心理, 就將目光轉向了具有“時尚感”的網紅食品。

安全問題遭曝光

據瞭解, 2017年7月份, 多名食客在上海的網紅餐廳“一籠小確幸”用餐後出現了腹瀉、嘔吐等食物中毒症狀, 隨後該餐廳相關門店與中央廚房被監管部門要求停業接受檢查。

隨後,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稱,

事件共造成71人到醫院就診, 食物中毒起因為中央廚房超過許可核准範圍加工即食食品, 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

事實上, 隨著消費者食用“一籠小確幸”食物中毒後, 不少網紅食品不合格也相繼被媒體曝出。 例如, 南京網紅食品“黃教授”燒雞因檢測不合格, 將從網路食品交易平臺下架;廣東網紅飲品“哢哇潮飲”因含有國家管制藥品成分而被查處;網紅蛋糕“蜂窩煤”標榜竹炭粉有排毒養顏的功效, 已被證實純屬子虛烏有等。

在各類“網紅”食品層出不窮、走俏市場的同時, 食品安全已然成為網紅食品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的採訪時說, 網紅食品注重產品的創意, 這與年輕化“新生代”的時代特性不謀而合,但它們往往忽略了最為關鍵的食品安全問題。商家從消費端考慮產品的特性,追求產品的差異化,但並未從產業端結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綜合考慮,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監管有待創新

網紅食品的安全問題頻出,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成為了公眾熱議的話題。雖然目前針對網紅食品的監管體系尚不完善,但有關部門已經認識到及時監管的重要性。

近日,食藥監總局約談了部分網路食品交易協力廠商平臺負責人,要求其嚴格落實《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的有關規定,配合相關監管部門一同營造安全的食品環境,保障人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對網紅食品的監管手段應當創新,以互聯網手段和社會治理手段相結合,對大案要案從重從速處理,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對擦邊球敲打警告。打擊違法關鍵在疏而不漏,而不是加重懲罰。”鐘凱表示。

網紅食品是互聯網時代高速發展的產物,要把好產品的品質關,需要來自企業、消費者、監管部門等主體的多方努力。

朱丹蓬認為,國家法律法規不僅要對食品安全有明確的規定,更要注重落實到位。此外,企業的自律、消費者的“火眼金睛”、行業的監督指導也都是必不可少的。相關主體要形成良性的消費生態圈,以保證網紅食品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業內人士指出,對網紅食品,要以包容的心態鼓勵其發揮創新的優點,但決不能任其逾越食品安全的“紅線”,游離於監管體系之外,如此才能捍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網紅”食品的健康發展。

“網紅餐飲在行銷、外形、口味等方面花樣不斷翻新,適應了餐飲行業熱點快速轉換的特點。但是,有些網紅食品利用互聯網平臺銷售,游離于現有監管體系之外,容易滋生欺詐、傳銷和食品安全問題。”鐘凱表示,因此,對網紅食品的監管手段應當創新,落實互聯網平臺主體責任,強化社會治理,對大案要案從重從速處理,對打擦邊球行為進行警告。打擊違法關鍵在疏而不漏,而不是加重懲罰。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這與年輕化“新生代”的時代特性不謀而合,但它們往往忽略了最為關鍵的食品安全問題。商家從消費端考慮產品的特性,追求產品的差異化,但並未從產業端結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綜合考慮,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監管有待創新

網紅食品的安全問題頻出,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成為了公眾熱議的話題。雖然目前針對網紅食品的監管體系尚不完善,但有關部門已經認識到及時監管的重要性。

近日,食藥監總局約談了部分網路食品交易協力廠商平臺負責人,要求其嚴格落實《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的有關規定,配合相關監管部門一同營造安全的食品環境,保障人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對網紅食品的監管手段應當創新,以互聯網手段和社會治理手段相結合,對大案要案從重從速處理,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對擦邊球敲打警告。打擊違法關鍵在疏而不漏,而不是加重懲罰。”鐘凱表示。

網紅食品是互聯網時代高速發展的產物,要把好產品的品質關,需要來自企業、消費者、監管部門等主體的多方努力。

朱丹蓬認為,國家法律法規不僅要對食品安全有明確的規定,更要注重落實到位。此外,企業的自律、消費者的“火眼金睛”、行業的監督指導也都是必不可少的。相關主體要形成良性的消費生態圈,以保證網紅食品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業內人士指出,對網紅食品,要以包容的心態鼓勵其發揮創新的優點,但決不能任其逾越食品安全的“紅線”,游離於監管體系之外,如此才能捍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網紅”食品的健康發展。

“網紅餐飲在行銷、外形、口味等方面花樣不斷翻新,適應了餐飲行業熱點快速轉換的特點。但是,有些網紅食品利用互聯網平臺銷售,游離于現有監管體系之外,容易滋生欺詐、傳銷和食品安全問題。”鐘凱表示,因此,對網紅食品的監管手段應當創新,落實互聯網平臺主體責任,強化社會治理,對大案要案從重從速處理,對打擦邊球行為進行警告。打擊違法關鍵在疏而不漏,而不是加重懲罰。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