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時事針砭|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文/本報評論員 商寅泉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第三次集體學習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深刻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重要性, 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

從媒體報導可以看出, 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主題, 就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用學習會的形式部署工作、推動進程、豐富知識、統一認識, 是中央政治局的一貫做法, 而這次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為此作重要講話, 足以證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對於當今中國, 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在我們進入新時代加快現代化建設腳步的此時此刻,

一個能夠在現代化經濟體系運轉下前行的中國, 必然是按照科學規律發展的, 因此, 重視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也應該是必然的。

眾所周知, 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 我們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龐大的GDP總量每年以領先於世界各國的速度增長。 但必須看到的是, 與發達國家相比, 按科學規律衡量, 我們的發展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不足, 存在盲目性, 有不科學的成分, 有的方面對可持續發展存在破壞性, 有些產業缺乏長效機制, 甚至有個別領域與科學規律相悖。 比如, 過去40年的發展, 我們有一個基本特徵, 即速度型效益。 只要經濟增長達到10%以上, 所有行業和企業都會取得利潤,

經濟運行品質和效益上升;相反, 一旦經濟增長低於8%, 很多行業和企業就出現虧損, 經濟運行品質和效益則大幅滑坡。 這種速度型效益產生的原因, 表明我們的經濟沒有在一個科學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中運行, 沒有在品質型效益的保障下實現品質和效益的基本穩定。

煥發新活力, 邁上新臺階, 是我們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 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學習會上提出的要求。 我們已經確定的2020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的三個目標, 必須在不斷地建設和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保障下才能完成。 從發達國家經濟起步到完成現代化進程的軌跡看,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既是一個目標, 更是一個過程。 雖然, 經過改革開放,

中國人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 社會進步也取得了成果, 但從全球範圍衡量, 與發達國家相比, 中國仍然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 比下有餘, 但比上還有很大不足。 而邁上高收入國家的過程其實就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過程, 這個過程會非常艱辛, 需要持續很長時間。 就中國而言, 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步走”戰略, 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過程, 需要長期不懈的艱苦奮鬥。

“國家強, 經濟體系必須強。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 特別強調的一句話, 這句話表明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已經成為我們今後一段時間內非常重要的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步走”戰略,

任務是多方面的, 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 其中在經濟方面,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是一個基礎和支撐。 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產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和經濟體制的方方面面。 如果將這些體系分解設類, 它又包含著更加豐富更加複雜的內容, 但這正是一個現代化強國所必須具備的骨架, 國家強, 經濟體系必須強。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應該重視借鑒發達國家的有益做法, 在符合中國國情的前提下, 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用現成的經驗, 避免走彎路。 當我們的改革開放走到40年的關口時, 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 審時度勢地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煥發新活力, 邁上新臺階, 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熱情, 部署了新的工作任務, 提供了新的精神動力。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