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豬行情備受打擊,也擋不住大企業投資建廠的狂潮

2017年我國各行各業遭遇了近年來最嚴厲的一次環保整治行動, 不少污染嚴重大戶被迫關停改造, 這導致不少商品價格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 產能出現了階段性的受限。

然而, 臨近年關的生豬價格行情走勢卻呈現弱勢, 畜牧行業企業2017年的年度業績報告中, 受生豬市場、環保政策影響淨利潤下降30%左右。 儘管如此, 各大企業戰略性投資建設養殖場廠的大潮擋都擋不住。

拆掉了小豬場, 養豬大企猛力擴張

據不完全統計, 2017年超過10萬家養豬場被拆遷, 清拆豬場直接減少了1700多萬頭的生豬出欄量, 約占全國產能的5%, 數字相當驚人。

2017年上半年, 福建省南平市共拆除生豬養殖場11396家, 拆除面積730.12萬平方米, 削減生豬364.11萬頭。 金新農投資20億落戶福建南平, 建設年出欄百萬頭生豬的立體生態豬養殖及肉聯加工項目。

江西高安市拆除6000多個豬場, 豬舍面積510萬平方米。

2017年6月網易味央與江西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落戶高安建設占地3300畝, 年出欄黑豬15萬頭的豬場。

2017年年底, 傲農集團半個月花了12億投資建設生豬養殖專案

新希望新戰略32億新建200萬頭商品豬

巨星集團投資200萬生豬全產業鏈項目、牧原牧原股份投資15億元投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東方希望120萬頭生豬規模化養殖專案落戶龍江縣

啟動了新一輪的養豬競賽

在拆了那麼多豬場之後, 養殖大企紛紛進駐各省, 在全國範圍猛力擴建豬場, 同時, 政府引進龍頭企業, 彌補了因拆遷導致的生豬產能不足。

拆差補優, 轉型升級的必經路

全國的養豬業正在經歷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江西省養豬專業委員會主任說:拆除的都是環保設施無法改善、環境治理難達要求的散戶,

而大型集約化企業有非常雄厚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 可以在規劃上做到種養結合的完美統一, 在管理上做到糞汙排放的無害化處理。 在畜牧業發展方向上可以發揮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從全域來看, 2017年隨著我國畜禽養殖業結構優化和規模化程度的不斷提高, 市場供給能力也相應得到明顯增長。 不少省份的生豬存欄量和飼料產量均同比出現增長, 尤其是部分較大型飼企產量增幅較為明顯, 從2017年度業績報告中, 我們也可以看出, 傲農集團、正虹科技及康達爾以飼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長18%、590%~790%以及37倍~47倍。

業內人士稱:環保是減緩生豬產能恢復的原因,

但這並不表示我國生豬市場供應仍然失衡, 養殖技術水準的提高, 生豬疫病指數相對偏低、規模化企業供應能力的快速增長已經基本彌補散戶退出所帶來的供應短缺局面。 全國生豬養殖這塊“餅”, 還是值得爭一爭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