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實錄: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系列訪談之律師

主持人:各位網友, 大家好。 歡迎收看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系列訪談。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蔣敏。

蔣會長, 歡迎您。

蔣敏: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還有來自天津允公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威, 楊律師。

楊威:各位網友, 大家好。

主持人:還有一位來自四川矩衡律師事務所律師羅金雲。

羅金雲:各位網友, 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請問蔣會長, 請您介紹一下我國改革和完善律師制度整體取得哪些進展?

蔣敏:確確實實這些年來, 中國的律師制度從1979年開始恢復, 恢復到現在是39年的時間。 尤其是十八大之後, 我們的律師制度相關改革舉措確實取得了很多進展。

這些年來, 律師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取得了很多實質性的進展。 大家都知道, 過往一年的時間裡, 中國律師制度的改革是整個司法行政改革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去年2月份,

司法部會同中央10個部門以及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舉行了聯席會議, 在這個會議上討論了關於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相關制度, 尤其是一些帶有普遍性、政策性的一些制度。 到了4月份, 兩高三部又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聯合出臺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維護律師執業權利快速聯動處置機制的通知》, 一方面保護律師的執業權利, 因為保障了律師執業的權利, 某種意義上就是維護了不特定社會公眾的利益。 當律師執業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 多部門聯動進行處置。 同樣在今年4月份, 司法部以“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為主題召開首次新聞發佈會, 熊選國副部長就如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進行了發佈。 同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
這些舉措、這些具體的措施都表明了在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方面有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 正是通過這些實質性的進展, 我們也看到了司法部的張軍部長明確提出來, 在保障律師執業權利, 對於律師的管理工作、懲戒方面, 律師協會要挺在前面, 用“嚴管”體現“厚愛”, 用“厚愛”詮釋“嚴管”, 兩手同時抓、兩手都要硬。 通過這些具體的舉措, 也釋放了一些律師制度改革, 有利於保障當事人權利方面的紅利。 在2017年, 司法部與最高人民法院共同部署了8省市自治區刑事辯護全覆蓋, 更好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與此同時, 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還共同部署了11個省市的律師調解試點工作,
同時, 司法部還和住建部一起簽署了關於律師介入城管這些執法工作。 所有這些舉措和做法都是為了推動中國的律師業發展, 通過推動律師業的發展, 使律師更好地為老百姓、為社會公眾、為各個群體提供法律服務。 不僅如此, 司法部的張軍部長還和68位刑辯律師面對面進行交流, 尋求最大公約數, 找到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進行討論, 提出一些關於律師管理的新的思路、新的理念。 從這些角度都可以看到, 在過往的這段時間裡, 尤其是十八大之後, 中國律師業的發展、中國律師業所取得的這些成就。

主持人:從您的介紹中我們也看到十八大以後, 律師制度多項改革措施也是落地生根, 碩果累累, 呈現著新氣象,

承載著新的期盼。 請您介紹一下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律師職能作用發揮情況, 律師事業發展又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蔣敏:1979年中國律師開始恢復, 剛剛開始恢復的時候, 律師事務所全國只有70多家, 現在有3萬家左右的律師事務所。 同樣, 當年的律師人數只有200人左右, 到目前為止, 中國的律師人數已經發展到了34萬人。 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 我們在執業過程中, 在為社會公眾也好、為老百姓也好, 提供著方方面面的法律服務, 確確實實這些年來通過律師的服務, 在中國依法治國進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舉幾個比較具體的例子。 比如說去年的10月26日, 經過中央組織部的批准, 司法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律師行業委員會, 我們簡稱“全國律師行業黨委”。 由全國律師行業委員會負責指導全國律師的党建工作,這個應該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就。同樣,在去年的3月24日,全國這麼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全面成立了保障律師、維護律師執業權利的中心和投訴受理查處中心,做到什麼呢?一方面保障律師的執業權利,另一方面老百姓有投訴,我們進行及時受理,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在去年5月19日,在所有設區的市也實現了全覆蓋。兩個中心成立以後,大量的案件,無論是保護律師執業權利角度來講,還是從投訴查處角度來講,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也體現了律師行業發展的新成就。

協力廠商面,律師在他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過程中,進一步地向公共法律服務進行拓展。大量的律師,比如說全國當年近200個縣是無律師的,我們通過1+1和律師的無償奉獻,已經做到全國無律師的縣都有了律師提供的專業法律服務。不僅如此,我們率先在南方幾個省,現在越來越多的省自治區開始做這樣一個活動,就是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就是每個村、每個居民委員會都有一名律師在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而這些法律服務的提供和推進確實為老百姓的生活、為老百姓需要提供法律服務的時候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我們也通過這樣一些活動湧現出來了一些比如類似于郭二玲、馬蘭、陳賢和曹旭等一批先進事蹟,在我們這個行業已經不是個別現象,某種意義上已經形成一種趨勢了。

第四方面,律師不僅僅為企事業單位、為老百姓個人提供法律服務,同時我們也在為黨委政府提供法律服務,為他們依法行政和依法決策提供法律服務。某種意義上來講,現在狀況是黨委政府請法律顧問基本上成為黨政機關的標配。這種活動也好,這種推廣也好,為行政機關的依法行政、為黨委的依法決策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障。

第五方面,隨著中國國力的進一步提升,有越來越多的國際重要會議在我們國家召開,其實我們都能看到有大量的專業律師在為這些會議全程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不僅僅活躍在商事領域,同時也活躍在一些重大的國際活動當中。

第六方面,在中國現在階段,律師介入“一帶一路”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在去年的6月份,全國律協發佈了關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我們有很多專業律師入了全國律協“一帶一路”法律專業人士的人才庫,通過這樣一些舉措為中國的涉外法律服務提供説明。

第七方面,大家都知道,律師除了進行民商事案件的代理活動之外,我們還有刑事辯護。律師在維護刑事辯護的審理公正性角度上來講,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某種程度上,我為您辯護,就是為每一個委託人得到公正的辯護,讓每一個司法案件能夠看到公平正義。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領域就是立法領域。2018年1月1日我們剛剛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當時在立法過程中,我們就有專業律師提出來,立法過程中可能有些條款的設置從律師角度來講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見,最後全國人大通過這個立法的時候就採納了我們的意見。

主持人:請問楊律師,大家都知道,幾天前中國律師行業又迎來一大“盛事”,闊別七年之久的中國律師論壇在深圳再次成功舉行,從新聞報導和朋友圈不斷傳來“親歷盛會”“倍受鼓舞”“振奮人心”等感言關鍵字。我們知道您剛剛從論壇趕來,這種豐收的喜悅好像還掛于顏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楊威:好的。第十屆中國律師論壇引起了全國律師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對我而言,感受很多,最深刻的體會是,我們站在新時代,著眼新格局,抓住新機遇;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也最難忘的講話是,張軍部長的那句,他是律師的朋友,而且是位老朋友;最強烈的期待是,我們非常期待2018年迎來律師法的修改。

在這次論壇上,律師們提到了律師之家建設。除此以外律師也提出了很多具體改革措施,給我們工作帶來了很具體的變化。比如說律師“調查令”制度,這樣一個調查權很多時候是由法官行使的,律師過去調查權很受限制的,現在有了這個“調查令”制度以後,律師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律師可以向很多部門自行提出調查取證。一方面對律師依法行使代理權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在另一方面也對法院的司法審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法院審判工作的效率。律師制度這些看似小事的“大事”,體現著律師制度改革和司法改革的具體實施。從中,我們也看出,律師改革是司法改革重要的一環,司法改革是依法治國的重要一環。

在天津,市政府建立了智庫,法律智庫裡面有幾十名律師都是智庫的成員,同時市政府也聘請了7位律師作為市政府的兼職法律顧問。在這個過程裡,政府的立法工作、重大舉措、重大事項、重大經濟專案都要聽取律師的意見,由律師進行法律層面的論證,從這個方面來說,律師在另外一個角度也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方面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怎麼才能讓政府在依法行政過程中更多地體現法治思維呢?就是把律師的法律服務融入到政府的各項工作當中去,這也是在新的時代對我們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律師要德業兼修,不僅要關注律師行業,也要關注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發展,才能保證律師在新的時代更好地為政府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以法律人的法律智慧,真正推動我們國家在中國夢實現的進程當中各項事業都取得良好的成績,同時也提出我們律師法律的解決方案、法律的推動方案,推動各項改革的進程。

全國律協非常重視青年律師工作,青年律師在我們隊伍相當大的比重,得占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比重,全國律協推出品牌項目叫“青訓營”,為青年搭建了展示的平臺,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凝聚青年、引領青年、培養青年,為全國青年律師的發展積蓄了力量。正是因為全國律協的這些活動帶動和引領了地方律協青年律師工作的開展。天津律師行業組織的首屆青年律師風采大賽在律師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青年律師對於律師協會越來越關心的同時也參與到律師協會各項工作中來,可以說行業協會的凝聚力、歸屬感都得到了很好地體現,這對律師行業未來的隊伍建設、人才儲備可以說意義非常重大和深遠的。

總而言之,律師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緊密相連。作為新時代的律師,我們應當站在新時代,著眼新格局,抓住新機遇,有為、有位、方有美,惟有將律師事業融入黨和國家的法治事業,才是對律師之美的最好詮釋。

主持人:您認為中西部律師的職能作用主要可從哪些方面進一步發揮呢?

羅金雲:個人認為可從兩個方面生動體現。一是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法律援助及普法活動,讓新使命新擔當化為現實。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不平衡,法律援助有著更為廣闊的拓展空間。作為律師,我們同樣可以實施精准扶貧,如參與“法律七進”活動,在法律援助的同時進行普法教育工作,讓法律的陽光照亮每個角落。

二是用生動實踐詮釋律師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新角色,中西部地區律師有著更為廣闊的現實需求和服務空間。日前,四川省印發了《關於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成都市、德陽市等列為試點範圍。律師參與調解途徑有委託調解、參與調解和主持調解等,無論哪種調解,均體現了律師在現代法治社會中不可替代的法律執業者的功能。律師調解制度是律師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對律師業務領域的一項重要拓展,為推動形成中國特色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提供了生力軍,注入了新活力。

主持人:開始說到二位元被評為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中最美律師,請談一下二位的感受。

楊威:我覺得,作為律師,要有行業情懷之美、要有律師的初心之美,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做律師。我們可能大學畢業,必須有一份工作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我們的生存問題解決了我們就需要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每一個階段做律師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當律師這個職業給我們的個人解決了生存,解決了基本的發展,我們有一個衣食無憂的生活了,有些律師在一定程度上財務自由了,那他還要不要在律師事業這條路上繼續奔忙?為“律師”二字工作呢?這又是一種職業信仰、職業理念。我們律師必須與党同行、與律師同行,以我們的初心為“律師”二字贏得更多的尊重,這才是律師美的真諦,也是我們在新的時代為律師之美所作出的應有的詮釋,也是一個最美好的詮釋。

羅金雲:作為一個青年律師,我是80後的律師,我非常宣導中西部青年律師真正去參與我們的法律援助,真正去幫助那些最貧困、最需要我們去説明的人,普法,把法律宣傳好,把法律聲音帶到每一個角落,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主持人:請蔣會長對全國的律師有什麼要說的嗎?

蔣敏:三句話:中國的律師走進了新時代,和我們的國家一樣。首先作為一個專業律師,如何在自己的專業道路上為我們的當事人、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務,我相信這是全中國34萬律師共同的價值追求。

第二句話,中國過往這麼多年,我們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毫無疑問是有中國律師的一份力量在此體現出來的。未來,我們如何為國家的繁榮進一步提供法律上的支撐,我相信這是我們所有34萬律師的責任。

最後,我相信我們所有的律師都會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中國的法治進步、為中國的社會進步添磚加瓦。

由全國律師行業委員會負責指導全國律師的党建工作,這個應該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就。同樣,在去年的3月24日,全國這麼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全面成立了保障律師、維護律師執業權利的中心和投訴受理查處中心,做到什麼呢?一方面保障律師的執業權利,另一方面老百姓有投訴,我們進行及時受理,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在去年5月19日,在所有設區的市也實現了全覆蓋。兩個中心成立以後,大量的案件,無論是保護律師執業權利角度來講,還是從投訴查處角度來講,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也體現了律師行業發展的新成就。

協力廠商面,律師在他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過程中,進一步地向公共法律服務進行拓展。大量的律師,比如說全國當年近200個縣是無律師的,我們通過1+1和律師的無償奉獻,已經做到全國無律師的縣都有了律師提供的專業法律服務。不僅如此,我們率先在南方幾個省,現在越來越多的省自治區開始做這樣一個活動,就是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就是每個村、每個居民委員會都有一名律師在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而這些法律服務的提供和推進確實為老百姓的生活、為老百姓需要提供法律服務的時候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我們也通過這樣一些活動湧現出來了一些比如類似于郭二玲、馬蘭、陳賢和曹旭等一批先進事蹟,在我們這個行業已經不是個別現象,某種意義上已經形成一種趨勢了。

第四方面,律師不僅僅為企事業單位、為老百姓個人提供法律服務,同時我們也在為黨委政府提供法律服務,為他們依法行政和依法決策提供法律服務。某種意義上來講,現在狀況是黨委政府請法律顧問基本上成為黨政機關的標配。這種活動也好,這種推廣也好,為行政機關的依法行政、為黨委的依法決策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障。

第五方面,隨著中國國力的進一步提升,有越來越多的國際重要會議在我們國家召開,其實我們都能看到有大量的專業律師在為這些會議全程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不僅僅活躍在商事領域,同時也活躍在一些重大的國際活動當中。

第六方面,在中國現在階段,律師介入“一帶一路”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在去年的6月份,全國律協發佈了關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我們有很多專業律師入了全國律協“一帶一路”法律專業人士的人才庫,通過這樣一些舉措為中國的涉外法律服務提供説明。

第七方面,大家都知道,律師除了進行民商事案件的代理活動之外,我們還有刑事辯護。律師在維護刑事辯護的審理公正性角度上來講,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某種程度上,我為您辯護,就是為每一個委託人得到公正的辯護,讓每一個司法案件能夠看到公平正義。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領域就是立法領域。2018年1月1日我們剛剛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當時在立法過程中,我們就有專業律師提出來,立法過程中可能有些條款的設置從律師角度來講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見,最後全國人大通過這個立法的時候就採納了我們的意見。

主持人:請問楊律師,大家都知道,幾天前中國律師行業又迎來一大“盛事”,闊別七年之久的中國律師論壇在深圳再次成功舉行,從新聞報導和朋友圈不斷傳來“親歷盛會”“倍受鼓舞”“振奮人心”等感言關鍵字。我們知道您剛剛從論壇趕來,這種豐收的喜悅好像還掛于顏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楊威:好的。第十屆中國律師論壇引起了全國律師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對我而言,感受很多,最深刻的體會是,我們站在新時代,著眼新格局,抓住新機遇;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也最難忘的講話是,張軍部長的那句,他是律師的朋友,而且是位老朋友;最強烈的期待是,我們非常期待2018年迎來律師法的修改。

在這次論壇上,律師們提到了律師之家建設。除此以外律師也提出了很多具體改革措施,給我們工作帶來了很具體的變化。比如說律師“調查令”制度,這樣一個調查權很多時候是由法官行使的,律師過去調查權很受限制的,現在有了這個“調查令”制度以後,律師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律師可以向很多部門自行提出調查取證。一方面對律師依法行使代理權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在另一方面也對法院的司法審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法院審判工作的效率。律師制度這些看似小事的“大事”,體現著律師制度改革和司法改革的具體實施。從中,我們也看出,律師改革是司法改革重要的一環,司法改革是依法治國的重要一環。

在天津,市政府建立了智庫,法律智庫裡面有幾十名律師都是智庫的成員,同時市政府也聘請了7位律師作為市政府的兼職法律顧問。在這個過程裡,政府的立法工作、重大舉措、重大事項、重大經濟專案都要聽取律師的意見,由律師進行法律層面的論證,從這個方面來說,律師在另外一個角度也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方面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怎麼才能讓政府在依法行政過程中更多地體現法治思維呢?就是把律師的法律服務融入到政府的各項工作當中去,這也是在新的時代對我們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律師要德業兼修,不僅要關注律師行業,也要關注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發展,才能保證律師在新的時代更好地為政府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以法律人的法律智慧,真正推動我們國家在中國夢實現的進程當中各項事業都取得良好的成績,同時也提出我們律師法律的解決方案、法律的推動方案,推動各項改革的進程。

全國律協非常重視青年律師工作,青年律師在我們隊伍相當大的比重,得占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比重,全國律協推出品牌項目叫“青訓營”,為青年搭建了展示的平臺,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凝聚青年、引領青年、培養青年,為全國青年律師的發展積蓄了力量。正是因為全國律協的這些活動帶動和引領了地方律協青年律師工作的開展。天津律師行業組織的首屆青年律師風采大賽在律師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青年律師對於律師協會越來越關心的同時也參與到律師協會各項工作中來,可以說行業協會的凝聚力、歸屬感都得到了很好地體現,這對律師行業未來的隊伍建設、人才儲備可以說意義非常重大和深遠的。

總而言之,律師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緊密相連。作為新時代的律師,我們應當站在新時代,著眼新格局,抓住新機遇,有為、有位、方有美,惟有將律師事業融入黨和國家的法治事業,才是對律師之美的最好詮釋。

主持人:您認為中西部律師的職能作用主要可從哪些方面進一步發揮呢?

羅金雲:個人認為可從兩個方面生動體現。一是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法律援助及普法活動,讓新使命新擔當化為現實。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不平衡,法律援助有著更為廣闊的拓展空間。作為律師,我們同樣可以實施精准扶貧,如參與“法律七進”活動,在法律援助的同時進行普法教育工作,讓法律的陽光照亮每個角落。

二是用生動實踐詮釋律師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新角色,中西部地區律師有著更為廣闊的現實需求和服務空間。日前,四川省印發了《關於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成都市、德陽市等列為試點範圍。律師參與調解途徑有委託調解、參與調解和主持調解等,無論哪種調解,均體現了律師在現代法治社會中不可替代的法律執業者的功能。律師調解制度是律師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對律師業務領域的一項重要拓展,為推動形成中國特色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提供了生力軍,注入了新活力。

主持人:開始說到二位元被評為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中最美律師,請談一下二位的感受。

楊威:我覺得,作為律師,要有行業情懷之美、要有律師的初心之美,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做律師。我們可能大學畢業,必須有一份工作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我們的生存問題解決了我們就需要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每一個階段做律師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當律師這個職業給我們的個人解決了生存,解決了基本的發展,我們有一個衣食無憂的生活了,有些律師在一定程度上財務自由了,那他還要不要在律師事業這條路上繼續奔忙?為“律師”二字工作呢?這又是一種職業信仰、職業理念。我們律師必須與党同行、與律師同行,以我們的初心為“律師”二字贏得更多的尊重,這才是律師美的真諦,也是我們在新的時代為律師之美所作出的應有的詮釋,也是一個最美好的詮釋。

羅金雲:作為一個青年律師,我是80後的律師,我非常宣導中西部青年律師真正去參與我們的法律援助,真正去幫助那些最貧困、最需要我們去説明的人,普法,把法律宣傳好,把法律聲音帶到每一個角落,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主持人:請蔣會長對全國的律師有什麼要說的嗎?

蔣敏:三句話:中國的律師走進了新時代,和我們的國家一樣。首先作為一個專業律師,如何在自己的專業道路上為我們的當事人、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務,我相信這是全中國34萬律師共同的價值追求。

第二句話,中國過往這麼多年,我們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毫無疑問是有中國律師的一份力量在此體現出來的。未來,我們如何為國家的繁榮進一步提供法律上的支撐,我相信這是我們所有34萬律師的責任。

最後,我相信我們所有的律師都會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中國的法治進步、為中國的社會進步添磚加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