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夜探上海虹橋動車檢修:用安全細緻守衛中國高鐵

法制網記者 萬靜

2月2日淩晨1點, 2018年春運啟動首日後, 上海虹橋動車運用所也迎來了它春運首日的動車檢修。

今年春運日均檢修將超80組

動車運用所裡有電務工區、通信工區、調度監控中心等多個部門, 中間面積最大的是檢修庫。 經過一道安檢, 進入檢修庫, 記者的第一感覺是震撼, 庫內有四層樓高, 明亮的燈光下, 動車組並排靜靜地臥在軌道上, 不時有工作人員穿梭在軌道間的月臺或架子上, 還有人鑽到車底。

雖然是動車檢修庫, 但為了方便動車進出, 兩側都是洞開的, 氣溫並不比戶外高多少。 所有的檢修人員身穿輕便利索的工作服,

步履匆匆, 繁忙緊張而不失穩健細緻。 此時室內溫度, 零下5度, 但從他們的臉上竟然能看出汗意。

虹橋動車運用所成立於2010年10月, 是上海動車段下屬的四個動車運用所之一, 主要承擔配屬動車組的一、二級檢修和京滬、滬昆兩大高鐵幹線的運輸任務。 作為全國較大的高鐵動車檢修基地, 這裡每日的工作強度之大可想而知。

“2017年春運期間, 運用所日均檢修72組。 今年春運, 我們將計畫日均檢修75組, 最高峰預計超過80組。 ”上海動車段副段長錢建強介紹。

夜行檢修至少要走四萬步

夜晚工作是動車高鐵檢修的常態工作模式。 每晚參加檢修的機械師大概為150人左右, 加上其他工作人員一共五百人左右。

徐建維, 就是其中的一名年輕的檢修機械師。

“高鐵動車的檢修是全方位的。 檢修人員也是分四組來合作完成。 這包括動車頂部的空調頂板、避雷針以及核心部位司機室的檢修;車廂內部配套設施的檢查;以及底部動車底板、轉向架等等, 此外, 還有負責車體外部清洗的工作, 這就是四位一體的工作團隊。 ”

ATP, 全稱列車超速防護系統, 是確保動車組安全運行的核心設備, 控制列車運行速度和停車等一系列指令的發出, 是動車組的中樞神經, 可謂高鐵動車組的“大腦”。

“我們會仔細查看儀錶顯示情況, 如果有異樣, 我們會立刻察覺並記錄下來, 下載資料、檢查問題。 ”小徐說。 據他介紹, 檢修一組動車所花費的時間一般不少於兩小時。

按照平時的工作時間, 他們是晚上八點上班, 第二天早上五點差不多就能結束, 但是在春運期間, 他們的工作量將大大增加。 加班延時成為家常便飯。

“我們平均每晚檢修需要走四萬多步, 這是基本的量, 還有比這更多的。 所以我們都看起來很苗條。 ”小徐笑著說。

用嚴謹細緻保障春運安全

技術人員蔣志林舉著手電筒檢查動車底部。 他不僅要探照查看, 還要用手摸一摸、擰一擰。 “最近天氣寒冷, 還要查看設備是否有結冰現象, 如果有的話需要除冰。 如果設備上有結冰檢查時沒有發現, 白天運行時, 由於車速很快, 結冰可能斷裂, 小冰塊可能砸向車底設備, 在高速運行中小冰塊也會產生很強的破壞力。 螺絲也是這個道理,

它會造成設備鬆動產生破壞危險。 ”小蔣認真地說。

細緻嚴謹的檢修工作是保障高鐵動車安全運行的關鍵, 也是虹橋動車運用所檢修工作必須堅守的鐵律。

據悉, 上海鐵路局配屬的動車數量、動車開行數量、動車開行密度等均遠超其他鐵路局。 目前上海鐵路局在上海地區就有虹橋動車運用所、上海南動車運用所、南翔動車運用所等動車運用所, 其中虹橋動車運用所是整體規模最大的。

“現在已經進入春運了, 客流量會越來越多, 動車各線段也會增加客運車, 今後的檢修工作壓力也會更加大。 不管多辛苦, 我們每一個檢修人員都希望每輛車能安全駛出。 ” 錢建強說。

淩晨2時30分, 當記者們離開時, 戶外氣溫已經接近零下10℃。

倉庫裡明亮如白天, 動車充電的嗡嗡聲、喇叭裡的通知聲交織著, 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 沒有人注意到時間和氣溫。

記者手記——

在上海虹橋動車運用所的採訪過程中, 最大的體會就是細緻負責的工匠精神讓列車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通過每一次的細緻入微的檢查, 每一次觸摸, 每一個小小的螺絲, 所有檢修人員都嚴陣以待, 毫不放鬆。 因為他們確信, 只有這麼做的中國的高鐵動車運行安全才能從根本上得以保障。

近幾年, 高鐵逐漸承擔遠端載客的主要角色, 它在春運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高鐵對於安全運營環境的要求很高, 這不單是鐵路部門的責任, 這就需要大家、旅客也要負擔起自己應該負起的擔子, 自覺地遵守鐵路的有關條例、規定,對於身邊一些人的不文明行為和危害鐵路秩序的行為及時制止,或向鐵路有關部門彙報。只有這樣才能為鐵路安全生產做出應有的貢獻。

自覺地遵守鐵路的有關條例、規定,對於身邊一些人的不文明行為和危害鐵路秩序的行為及時制止,或向鐵路有關部門彙報。只有這樣才能為鐵路安全生產做出應有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