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普法課堂」消費者網購到假冒偽劣商品如何維權?

歡迎關注“微市北”

【新朋友】 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微市北”關注。

【老朋友】 點擊右上角, 分享內容到朋友。

網購的產品真偽難辨?飯館裡吃出了頭髮?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小夥伴們遇到過不公平的消費待遇了嗎?今天的【普法課堂】, 我們以網購為案例, 跟大家聊聊網購到假冒偽劣商品是該如何維權~

在淘寶網上購買了或者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 淘寶公司是否需要返還貨款?近日, 某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網路購物而引起的產品責任糾紛案件, 一審判決生產者支付原告(買方)賠償金9000元,

駁回原告要求淘寶公司對返還案涉貨款900元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

2015年9月, 李某在淘寶網上購買了綠葉公司生產的絞股藍酒10斤, 貨款900元, 該酒瓶標注配料為絞股藍, 並標注廣告詞“人民大會堂指定用酒”。 該產品主要配料是絞股藍, 外包裝有“QS”標誌, 屬於預包裝食品。

2014年10月, 李某將綠葉公司與淘寶公司起訴至法院。 李某稱, 絞股藍屬於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 不屬於食藥同源物品, 因此絞股藍不能在食品中添加, 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 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 生產者綠葉公司須按十倍價款給予其賠償, 且淘寶公司對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絞股藍酒未盡到審核義務。

淘寶公司辯稱, 線民(買家)和網店經營者(賣家)在淘寶網上流覽商品、磋商和交易, 系均由買家與賣家之間直接發生, 淘寶公司僅為網路交易提供虛擬空間的網路技術支援, 不是案涉商品的銷售者和生產者, 也未獲得案涉產品的貨款, 沒有退還貨款的義務和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 案涉絞股藍酒並非保健食品, 在其中添加絞股藍有違食品安全法的規定, 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 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 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的,

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法院同時認為, 根據淘寶服務協定的約定, 淘寶公司不對案涉商品的品質負有審查義務, 並以合理的方式提醒註冊者注意該約定。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網路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位址和有效聯繫方式的, 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 應當履行承諾。 網路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案涉產品責任糾紛發生後, 淘寶公司提供了賣家的真實姓名、住址和聯繫方式,

也未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 李某也未提供相應證據證明淘寶公司明知或應當知道案涉絞股藍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故李某關於淘寶公司未盡到把關義務從而應對返還案涉貨款承擔連帶責任的主張, 法院不予支持。

我國已出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品質法、合同法、電子簽名法、網路交易管理辦法、《網路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及《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嚴格管控網上購物活動。

知識小連結

2016年11月7日,出臺的《網路安全法》更是我國第一部網路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明確加強對個人資訊保護,打擊網路詐騙。網路安全法除規定了網路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公民個人資訊、隱私和商業秘密的保密制度等外,還在“網路資訊安全”一章新設定了兩項禁止性規定:一是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二是不得利用網路發佈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有關的資訊。

消費者網購遭遇侵權時,可通過以下常見方法進行有效維權:

(一)向網路交易平臺客戶服務部門進行投訴或舉報。

(二)撥打12315電話向工商部門投訴。

(三)撥打12365電話向質檢部門投訴。

(四)向公安部門報案。消費者遇到網購詐騙時,應及時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撥打110電話報警。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司法局楊瑋供稿)

我國已出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品質法、合同法、電子簽名法、網路交易管理辦法、《網路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及《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嚴格管控網上購物活動。

知識小連結

2016年11月7日,出臺的《網路安全法》更是我國第一部網路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明確加強對個人資訊保護,打擊網路詐騙。網路安全法除規定了網路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公民個人資訊、隱私和商業秘密的保密制度等外,還在“網路資訊安全”一章新設定了兩項禁止性規定:一是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二是不得利用網路發佈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有關的資訊。

消費者網購遭遇侵權時,可通過以下常見方法進行有效維權:

(一)向網路交易平臺客戶服務部門進行投訴或舉報。

(二)撥打12315電話向工商部門投訴。

(三)撥打12365電話向質檢部門投訴。

(四)向公安部門報案。消費者遇到網購詐騙時,應及時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撥打110電話報警。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司法局楊瑋供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