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位攝影師用GH5揭秘東方“第一館” 不為人知的警衛部隊

第一次嘗試改變自己的創作風格, 因為之前的片子風格都比較溫情感人。 首次使用“小劇場”片頭模式熱場, BGM也有了比較大創新, 混音用的是中國風的打擊樂, 用戰鼓、鑼鼓、高山大鼓、木魚等, 營造一種緊張、神秘、又極具吸引的快節奏配樂風格, 加上GH5 V-log畫面載入的Vision 6風格Lut, 用偏紫的冷暖中間調去呈現極佳的刺激色。 因為沒有電影寬銀幕變形鏡頭(窮), 後期遮罩影響了點構圖。

視頻

(中國傳統裡,

紫色是尊貴的顏色, 如北京故宮又稱為“紫禁城”, 亦有所謂“紫氣東來”。 故用偏紫色調渲染開場畫面中的門樓)

《東方“第一館”揭秘一支不為人知的警衛部隊》

拍攝主題:“國賓衛士”

採訪對象:釣魚臺警衛官兵

故事亮點:國賓, 是來訪外賓中的尊貴客人, 一般只有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被稱為國賓。 在被譽為“東方第一館”的釣魚臺國賓館門前, 向國賓展示中國國家和軍人的形象, 無疑是一項極為光榮而神聖的使命。

人物形象:筆挺的禮服、金色的綬帶、鋥亮的馬靴, 頭頂國徽、威武莊嚴、手握鋼槍、英姿颯爽。

故事細節:圓滿完成600多位外國元首和2700多位重要外賓的司禮任務;與中外領導接觸最多, 執勤層級最高, 政治要求最嚴;每年從近千名新兵中精挑細選出40名符合條件的戰士, 真正走上禮賓哨的只有十一二人; “人成排, 槍成線”, 頭頂磚塊, 背插木棍, 頸別鋼針, 膝夾樹葉, 腿綁沙袋的訓練模式是常態;背記800多個車號、20餘種證件及100多個國家的國旗圖案, “遇到重大活動, 臨時車號就有兩三百個”;40分鐘左右就可以瞬間記憶上百輛車號, 並在2秒鐘左右, 就能準確無誤的做出判斷。

拍攝器材的選用和體會:

這次使用的是松下Lumix GH5無反相機,在光照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加上完美的曝光,V log模式下也能得到非常好的寬容度;12-35 f2.8(等效24-70)的鏡頭也足夠用來拍攝採訪和人物特寫;至於景深,我不是虛化黨,反正GH5景深自然我很滿意。有人吐槽GH5對焦問題,我覺得縮小單點對焦是我用過最快最准的,拍攝人物切換時焦點的過度也很快准。再就是穩定性!穩定性!穩定性!(重要的說三遍)由於m43底小,加上松下自家的五軸防抖,簡直碉堡了~ 只有大場景的人物跟拍用到了穩定器,其他的拍攝幾乎全是手持。續航能力,三塊電池拍一天基本滿足。至於高感,拍攝夜景還是很雞肋,我只白天用它,晚上的話還是建議有錢的小夥伴們買個土豪環,或者考慮GH5S……

升格!升格!升格慢動作!180fps光照滿足的情況下~畫質堪優!開頭畫面的“紅桃A”紙牌落地,用的就是180fps的升格慢動作。But !但是~ 光線差或者高頻資訊多的情況下!建議120fps就可以,不然畫質損失會嚴重很多。不過這樣的機器有升格…也算良心了!

拍攝解析度使用的是 1080p 60fps 部分畫面4K 30fps 全部採用10bit 422和V Log拍攝。

我是一名新聞視頻工作者,站在工作的角度,我不願意帶大型的拍攝器材出差拍攝,在我的眼裡簡單、便攜、高效才是我選擇器材工具的標準,因為新聞拍攝不會提供給你完美的場景和時間去前期準備,拍攝週期也非常短,你必須隨機應變速戰速決,所以GH5不僅適合個人創作者,還適合新聞視頻的拍攝。雖然老被編導鄙視我用微單拍新聞,但是看看櫃子裡的一體攝像機,我還是選擇被他鄙視……

當然穩定器也是不能缺少的工具之一。在使用穩定器方面,我有著豐富的使用經驗,從最早的DJI 如影m 到智雲 雲鶴1再到現在的鐵頭G1穩定器,每一次更新都讓我明白,有著穩定性可靠的工具才是拍攝時的利器,簡單、便攜、高效、到穩定、擴展,對於個人創作者來說,沒有最厲害的器材,只有最適合的自己的。(借用Tim的話:“工具只是提供給我們選擇,而我們才是做選擇的人。人腦是可以彌補器材所帶來的不足,畢竟,人腦才是強大的。”)

如果讓我評價一下鐵頭TILTA G1穩定器,我只能說;這是我用過最好最好最好的“單手持”“大載重”“高拓展”牛x無廣告不裝x的三軸穩定器了!天下第一(抱拳膜拜)

拍攝現場:

後期剪輯:

設備清單:

松下Lumix GH5+12-35 f2.8

鐵頭TILTA G1穩定器

羅德 RODE VIDEO MCIRO

愛圖仕Aputure HR672KIT led補光燈套裝 採訪燈

劣質無線小蜜蜂

因為釣魚臺政治敏感性很高,大部分華麗鏡頭審查時被刪減。

感謝觀賞,歡迎吐槽~

作者:高東興 王玉

拍攝器材的選用和體會:

這次使用的是松下Lumix GH5無反相機,在光照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加上完美的曝光,V log模式下也能得到非常好的寬容度;12-35 f2.8(等效24-70)的鏡頭也足夠用來拍攝採訪和人物特寫;至於景深,我不是虛化黨,反正GH5景深自然我很滿意。有人吐槽GH5對焦問題,我覺得縮小單點對焦是我用過最快最准的,拍攝人物切換時焦點的過度也很快准。再就是穩定性!穩定性!穩定性!(重要的說三遍)由於m43底小,加上松下自家的五軸防抖,簡直碉堡了~ 只有大場景的人物跟拍用到了穩定器,其他的拍攝幾乎全是手持。續航能力,三塊電池拍一天基本滿足。至於高感,拍攝夜景還是很雞肋,我只白天用它,晚上的話還是建議有錢的小夥伴們買個土豪環,或者考慮GH5S……

升格!升格!升格慢動作!180fps光照滿足的情況下~畫質堪優!開頭畫面的“紅桃A”紙牌落地,用的就是180fps的升格慢動作。But !但是~ 光線差或者高頻資訊多的情況下!建議120fps就可以,不然畫質損失會嚴重很多。不過這樣的機器有升格…也算良心了!

拍攝解析度使用的是 1080p 60fps 部分畫面4K 30fps 全部採用10bit 422和V Log拍攝。

我是一名新聞視頻工作者,站在工作的角度,我不願意帶大型的拍攝器材出差拍攝,在我的眼裡簡單、便攜、高效才是我選擇器材工具的標準,因為新聞拍攝不會提供給你完美的場景和時間去前期準備,拍攝週期也非常短,你必須隨機應變速戰速決,所以GH5不僅適合個人創作者,還適合新聞視頻的拍攝。雖然老被編導鄙視我用微單拍新聞,但是看看櫃子裡的一體攝像機,我還是選擇被他鄙視……

當然穩定器也是不能缺少的工具之一。在使用穩定器方面,我有著豐富的使用經驗,從最早的DJI 如影m 到智雲 雲鶴1再到現在的鐵頭G1穩定器,每一次更新都讓我明白,有著穩定性可靠的工具才是拍攝時的利器,簡單、便攜、高效、到穩定、擴展,對於個人創作者來說,沒有最厲害的器材,只有最適合的自己的。(借用Tim的話:“工具只是提供給我們選擇,而我們才是做選擇的人。人腦是可以彌補器材所帶來的不足,畢竟,人腦才是強大的。”)

如果讓我評價一下鐵頭TILTA G1穩定器,我只能說;這是我用過最好最好最好的“單手持”“大載重”“高拓展”牛x無廣告不裝x的三軸穩定器了!天下第一(抱拳膜拜)

拍攝現場:

後期剪輯:

設備清單:

松下Lumix GH5+12-35 f2.8

鐵頭TILTA G1穩定器

羅德 RODE VIDEO MCIRO

愛圖仕Aputure HR672KIT led補光燈套裝 採訪燈

劣質無線小蜜蜂

因為釣魚臺政治敏感性很高,大部分華麗鏡頭審查時被刪減。

感謝觀賞,歡迎吐槽~

作者:高東興 王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