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夥35元買來一玉圭,自己給出估值200萬,一起來看專家怎麼說!

古董、藝術品、文玩收藏愛好者都經常會聽到一個名詞, “撿漏”。 翻譯一下就是說你以很低的價錢買到了很值錢的古玩。 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但卻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很少有人真的有這個運氣撿漏成功。

河南濮陽就有一位蘇先生, 是位非常年輕的小夥, 他就曾經歷了一次“撿漏”事件。 有一次他走在路上突然後面有人叫住他, 拿出一個長方形的東西問他要不要。 那人說這是一件古時候的玉圭, 想要賣給他。 開始報價挺嚇人的, 說之前有人出1000塊錢他沒賣的, 但一看蘇先生不可能出這麼高的價, 經過幾輪討價還價, 最後35元賣給了蘇先生。

其實蘇先生自己對玉圭這類古物也沒什麼研究, 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像那人說的那麼值錢, 但這件玉圭看起來是蠻有年份的了, 想著反正就35元錢, 買就買了吧, 萬一是真的呢?

後來蘇先生也瞭解了下玉圭相關的知識, 知道玉圭是古代帝王祭祀時用的禮器, 覺得應該值不少錢, 他自己的估計如果是真的那怎麼也值個兩三百萬吧。 但是不是真的呢?他也分辨不出來, 於是就找到了專家幫忙鑒定。

正式鑒定前專家也說, 這種古物主要在新時期晚期出現,

直到到戰國、漢朝時期都比較流行, 所以如果這件玉圭是真品的話, 那他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將爆表。 但是呢, 專家特意指出了這件玉圭上的3點特徵:

1、這個玉圭上寫了這是皇帝的用品, 而且明確寫了這是“大秦始皇制”, 但是他卻並非真的秦始皇的東西,

因為“大秦始皇制”這幾個字是由左向右排序的, 而中國古代的文字都是由右向左讀和紀錄的, 而且“制”還用的是簡體字, 更不符合秦時特徵了!

2、上面刻有“武陵王上圭”, 史料上有記載很多種圭的稱呼, 如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等, 但就是沒出現過“上圭”;

3、玉圭的背面有4列字, 由於腐蝕嚴重有些字不太好辨認, 但是可以看出應該是一首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是近體詩範疇, 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 不可能出現在秦朝, 除非是穿越了;

最後專家指出, 這個玉圭上的紋飾也不是雕刻的, 而是用東西貼上去然後經過酸性腐蝕而最終形成的。 所以這是一件抵擋的贗品!所以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對器物的製作背景和時代背景有所瞭解,在很多器物面前我們是可以通過一些細節能夠初步判斷它是否有可能是真品。正如上面所指出的這3點,其實不是一個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就能知道,很多人都有所瞭解的傳統文化知識,如果能夠用上,就可避免出現這種損失了。

所以這是一件抵擋的贗品!所以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對器物的製作背景和時代背景有所瞭解,在很多器物面前我們是可以通過一些細節能夠初步判斷它是否有可能是真品。正如上面所指出的這3點,其實不是一個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就能知道,很多人都有所瞭解的傳統文化知識,如果能夠用上,就可避免出現這種損失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