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辭職的勇氣都沒有,還好意思看不上體制內的穩定啊!

1體制是一座圍城

有一位朋友, 她身在體制內, 每天都在做些沒有意義的事, 苦惱於學不到東西。

“直屬領導快退休了, 又在更年期, 欺負不了別人就欺負我。 我不喜歡當官, 不喜歡玩心眼的過活。 我想辭職去學點本事, 去嘗試不同的生活。 ”

“和你有同樣想法的人太多太多, 他們可能比你更拼更努力, 你靠什麼脫穎而出呢?”我問她。

“我不知道, 也沒有想好, 但我就是怕變成溫水中的青蛙。 ”

也有另一位小夥伴兒對我說:

我是個91年出生的妹子, 剛剛從銀行離職。

銀行是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吧, 即代表了可以混日子的穩定,

又代表了可以搏殺出一片天地的舞臺。 可是其間種種艱辛、迷茫、瓶頸以及對家人的虧欠, 真的是經歷過了才知道, 也難怪那麼多從銀行離職的小年輕都選擇了體制。

經歷過銀行的壓抑和壓力, 才知道體制內輕鬆和自由的可貴吧。 所以, 公考(公務員考試)是個很好的選擇, 也是個無奈的選擇。

體制就像是一座圍城, 外面的人想進去, 裡面的人想出來。 進去或者出來, 各有各的代價, 各有各的理由。

(國考的考場門外)

2圍城內的世界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體制內外, 莫不如此, 這源於人性。

區別僅在於, 體制內外的“生態環境”不同, 人性的表達也不相同。

擁有強勢資源的人, 總是傾向于強強聯合。

無論是中世紀歐洲貴族之間的聯姻, 還是中國歷朝歷代的官官相護, 其本質都是利益集團鞏固自身利益的一種方式。

這就很容易理解, 為什麼在體制內, 有關係的人提拔快——相互提拔對方的子女有利於將家族利益傳承到下一代。

那麼, 寒門子弟怎麼辦?

但凡有點傲氣有點本事又沒有家勢的人,

靠自己的能力謀個一官半職還是有機會的, 比如當個科長, 或者成為部門的負責人, 但再要往上走, 太難。

因為圈子成立的目的, 就是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圈內人的利益, 如果你不服從圈子的規則, 只可被利用, 無法被重用。

要打壓一個人是很容易的, 比如說:“這個人業務能力還不錯, 但性格不適合當領導。 ”

請問你如何反駁?

寒門子弟想在體制內出人頭地, 既要足夠優秀, 也要成為圈子裡的人, 為圈子服務。

利益集團抱團並掌控著話語權, 是體制內的弊端。

體制內的優勢主要有三項:

安心穩定, 旱澇保收。

無論是2008年的全球經融危機, 還是當前的經濟形勢不景氣, 不犯大過就不用擔心滾蛋, 該拿的工資也一分不會少,

圍城外是腥風血雨, 還是哀鴻遍野都和你沒關係。

能保障你自由支配的時間, 允許你對自己能力的養成有所規劃。

在體制內, 工作之餘你可以提升自己, 或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而在體制外, 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往往是被公司的發展推著走。

社會認同度較高, 尤其在老一輩及落後地區, 更是如此。

雖然這是一種陳腐的偏見, 但如果一種偏見被大多數人認同, 那就是優勢。

人的天性就喜歡把目光瞄向成功者, 但聽太多的成功故事容易給人一種虛幻的自信, 仿佛自己努力奮鬥, 就能成為另一個馬雲。

那麼,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進體制?

我用下麵這張圖來回答你。

所謂的“有想法”, 既可以是想要飛黃騰達的欲望, 也可以是探尋真相的執著, 更可以是兼濟天下的理想。

無論是哪一種, 有想法的人都是一個自我意志極強的人, 而一個自我意志極強的人, 如果身處的境遇和自我意志不匹配, 一定會焦慮, 焦慮會推動著你去探索, 去改變, 直到安定下來。

所以, 一個有想法又有實力的人, 最終會超越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是金子總會發光。

相比於有能力離開體制的人而言,那些後來被體制同化的人,只能說明他們的骨子裡就是認同體制的。

深井與江湖,其實都一樣。

當欲望超出能力,帶來的就是痛苦。當我們不再追求欲望,而追求成長的時候,生活便豁然開朗。

最終會超越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是金子總會發光。

相比於有能力離開體制的人而言,那些後來被體制同化的人,只能說明他們的骨子裡就是認同體制的。

深井與江湖,其實都一樣。

當欲望超出能力,帶來的就是痛苦。當我們不再追求欲望,而追求成長的時候,生活便豁然開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