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天,隔玻璃曬太陽能補鈣嗎?

冬天,隔玻璃曬太陽能補鈣嗎?

編者按:冬季多曬太陽可以溫煦體內陽氣,驅除寒氣,每天曬太陽30分鐘以上,還能強壯骨骼。 曬太陽有很多技巧,做對了養生效果會事半功倍。 如何曬太陽?這還真是一個技術活。

【專家釋疑】

山西省中醫院內分泌科醫生高文莉: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紫外線A、紫外線B和紫外線C。 紫外線C幾乎都被臭氧層所吸收,對我們影響不大。 紫外線A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膠。 紫外線B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它穿透力不強,會被透明玻璃吸收,但是紫外線B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維生素D的形成,因此隔著玻璃曬太陽無法促進鈣的吸收。

加拿大阿爾比大學研究人員:是不是覺得冬天控制體重特別困難?這可能是因為曬太陽不夠多。 加拿大一項新發現顯示,陽光中的藍光能促使人體皮下脂肪分解,光照不足時,細胞就會囤積更多脂肪。

【注意事項】

掌握時機

曬太陽的主要目的是使皮膚接受陽光中紫外線照射來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的產生速度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膚色、體表照射面積、太陽照射人體角度(站立或平臥),年齡(隨著年齡的增加,生產效率降低)。 只有紫外線指數是3以上才能產生維生素D,合成維生素D的最好時間在10點和下午2點,此時紫外線直射,影子短於身高,日光浴最好也安排在此時進行,早晨和傍晚的陽光中只有UVA,不含UVB,因此不能合成維生素D,容易使皮膚變老。

把握強度和時間

過量紫外線照射不僅使皮膚變黑,也容易使皮膚變老,還增加皮膚癌危險。 如何把握時間需個體化,根據皮膚顏色、年齡有所不同,皮膚顏色偏黑的人和肥胖者需要兩倍以上時間,北京位於北緯39-41度,每年11月至2月幾乎不能合成維生素D;3月至5月和九十月份,需要光照30-60分鐘,而在6月至8月,需要20-45分鐘光照。 如果說每日陽光照射5-10分鐘就可以獲得1000IU的維生素D,其前提是年輕人、白種人、沒有肥胖、夏季、中午、全身充分暴露、臥位曬,並且未抹防曬霜,由此推測,在夏季中午12點,對於穿短袖短褲的黃種北京人,要合成1000IU維生素D可能需要20-30分鐘時間,而在春秋季節身穿長袖衣褲,需要1-2小時才能合成1000IU維生素D。

做好防護避免副反應

如果非要給曬太陽選個最佳姿勢,那就是暴露。 原因就是紫外線必須和皮膚親密接觸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為了避免日曬傷,還是要講究一下暴露的部位:軀幹部皮膚對日曬紅斑的敏感性高於四肢,上肢皮膚的敏感性高於下肢,肢體屈側皮膚的敏感性高於伸側,頭、面、頸部及手、足部對紫外線最不敏感。 因此,我們可以選擇敏感性差的部位充分暴露,而敏感性高的部位適當塗抹防曬產品,以降低曬太陽帶來的副反應。 戴墨鏡可以避免陽光直射導致眼睛損傷。

日曬不足可致維生素D缺乏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人體皮膚基底層內的7-脫氫膽固醇經光化學反應轉化為維生素D3,被吸收入血後再經肝和腎中羥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維生素D。

活性維生素D可以在腸道、腎臟及骨等多個組織器官發揮生物學效應,既可促進鈣、磷吸收,又能直接調整骨代謝,是防治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老年骨質疏鬆等的重要基礎製劑。

雖然維生素D也可通過食物補充一部分,但約80%還是要靠上述途徑自身合成。 而由於城市生活節奏加快與室內化、城市住宅密集與高層化、大氣污染等一系列原因,日曬不足已成為世界各地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補鈣”也因此事倍功半。

上午6點至10點曬腳踝。 此時紅外線比較強,紫外線偏弱,室內溫度逐漸攀升,比較溫和,適合曬足部。

經過一夜的休息,老人的血液迴圈不暢,熱量不易到達腳部,可能會引起腳趾腫脹,增加凍傷幾率。 此時曬太陽可以適當露出腳踝,對著太陽曬曬腳底,不但能促進血液迴圈,讓踝關節活動自如,還能令陽光直射足部穴位,促進機體代謝功能,提升內臟器官活力。

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曬頭頂。 這段時間陽光最猛烈,特別是中午12點~下午4點,紫外線較強,如果長時間曬太陽會給皮膚造成傷害。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于頭部,適合在中午曬。 老人可以在午飯後到室外散步一刻鐘,脫掉帽子,讓陽光溫煦頭頂百會穴,有助通暢百脈、調補陽氣的功效。

下午4點至5點曬後背。 此時紫外線中的α光束較強,是儲備維生素D的最佳時間,多曬太陽有助腸道內鈣、磷的吸收。人體背為陽,很多經脈和穴位都在後背,傍晚曬背有助於調理臟腑氣血,溫煦經絡。曬的時候,可將雙手搓熱後摩擦後背的腎腧穴(位置與肚臍平,脊柱旁開1.5寸),有溫腎助陽的作用。

【研究成果】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男性常曬太陽,精子有活力,將來生育的孩子更健康、強壯。

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213對父子的資料,包括他們的年齡、身高、體重、健康指數、戶外活動水準等。結果發現,生育子女前太陽曬得多的父親,他們的孩子到5歲時,身體肌肉量更多、體質更好,個子也高;太陽曬得少的男性,其健康精子數量低於正常水準,子女身體吸收鈣的能力也受到抑制。

冬天氣溫低,不少老人喜歡窩在家裡,但總這樣容易心情抑鬱。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中午曬太陽不僅能放鬆心情,還有助於增強生活能力。

研究團隊以46名患有中度以上抑鬱症、躁鬱症和情緒穩定者為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明亮光療組與安慰劑光照組,參與者初期每天進行15分鐘“光療”,之後每週增加15分鐘,直到每天達到1小時或心情明顯改善為止。

東芬蘭大學最近的研究發現,經常曬太陽可以降低頭痛風險。

研究人員對2600名42~60歲之間的男性進行研究,根據他們曬太陽的情況將其分為四組,評估了曬太陽與頭痛頻率的關係。結果發現,不曬太陽的人患慢性頭痛的風險比常曬太陽的高2倍。研究人員測了他們體內維生素D的水準發現,頭痛頻率高的人,體內維生素D水準也相對較低。

相關新聞

此時紫外線中的α光束較強,是儲備維生素D的最佳時間,多曬太陽有助腸道內鈣、磷的吸收。人體背為陽,很多經脈和穴位都在後背,傍晚曬背有助於調理臟腑氣血,溫煦經絡。曬的時候,可將雙手搓熱後摩擦後背的腎腧穴(位置與肚臍平,脊柱旁開1.5寸),有溫腎助陽的作用。

【研究成果】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男性常曬太陽,精子有活力,將來生育的孩子更健康、強壯。

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213對父子的資料,包括他們的年齡、身高、體重、健康指數、戶外活動水準等。結果發現,生育子女前太陽曬得多的父親,他們的孩子到5歲時,身體肌肉量更多、體質更好,個子也高;太陽曬得少的男性,其健康精子數量低於正常水準,子女身體吸收鈣的能力也受到抑制。

冬天氣溫低,不少老人喜歡窩在家裡,但總這樣容易心情抑鬱。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中午曬太陽不僅能放鬆心情,還有助於增強生活能力。

研究團隊以46名患有中度以上抑鬱症、躁鬱症和情緒穩定者為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明亮光療組與安慰劑光照組,參與者初期每天進行15分鐘“光療”,之後每週增加15分鐘,直到每天達到1小時或心情明顯改善為止。

東芬蘭大學最近的研究發現,經常曬太陽可以降低頭痛風險。

研究人員對2600名42~60歲之間的男性進行研究,根據他們曬太陽的情況將其分為四組,評估了曬太陽與頭痛頻率的關係。結果發現,不曬太陽的人患慢性頭痛的風險比常曬太陽的高2倍。研究人員測了他們體內維生素D的水準發現,頭痛頻率高的人,體內維生素D水準也相對較低。

相關新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