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慶交巡警治堵的這些"小心思" 你感受到了嗎?

為了完善和優化兩路口的共用轉換車道,交巡警總隊秩序支隊民警們經常“頭腦風暴”。 警方供圖

黃花園大橋南橋頭使用了多車道匯入自我調整系統後交通有序。 警方供圖

主城區交通擁堵治理是重慶正在組織實施的民生實事之一。

如何破解擁堵難題,全國各地都在探索。 事實上,城市交通擁堵,往往就堵在幾個點上,就像人中風,要害是血管被栓死。 打通要害,交通就會暢通不少。

問題是,如何打通?

為此,重慶交巡警動了很多心思。 他們沒有採用限購或限號的方式,而是盤活路網資源,優化交通組織,規範交通行為,於是有了多車道匯入自我調整系統、公交優先道、共用轉換車道……也許你對這些專用名稱還很陌生,可只要開車上路,你一定能感受到重慶交巡警為治堵動的那些“小心思”。

多車道匯入自我調整系統

疏通“毛細血管”匯流處 避亂奇招在全國推廣

四十出頭的劉傑是一名“的哥”,已有15年駕齡。 他每天都在路上,和滾動的車輪一起見證了重慶主城區交通的變化。

提起重慶的交通狀況,劉師傅說,最讓他頭疼的就是私家車越來越多,堵車現象時有發生。 主城區的道路條件又特殊,橋樑多、隧道多,堵車的地方往往就是上橋和進隧道的瓶頸處。

“黃花園大橋、渝澳大橋,這些地方以前去都不敢去,七八條車道一窩蜂擠進兩車道,堵上一個小時都是常事,還容易擦掛。 ”劉師傅說,不過現在好多了。 “交巡警給每條車道都設置了一個紅綠燈,輪流放行,有秩序了,也就沒那麼堵了。 ”

劉師傅口中起作用的紅綠燈有個專業名稱,叫多車道匯入自我調整系統,是重慶交巡警自主研發設計的避亂奇招。

“就是利用信號燈控制,實現分方向、分車道的車輛交替控制放行,精細化控制車流的進入和駛出。 ” 市交巡警總隊秩序管理支隊馬靖介紹。 聽起來很簡單,可事實上,為了解決多車道匯入導致的“血栓”,重慶交巡警琢磨了兩年。

靈感最早源於一個控制車流的水馬。 紅旗河溝立交,渝北、江北方向車流進入觀音橋商圈的交通要道。 兩年前,為了控制車流量,執勤交巡警會用一個水馬封閉上跨橋的一個車道,從嘉州往觀音橋方向的車輛必須在橋上合併進一個車道,才能通行。

這雖然起到了控制流量的作用,“後遺症”卻十分明顯。 “後方的車輛堵成了長龍,還迫使駕駛員變道加塞,容易出事。 ”馬靖回憶,和同事們“頭腦風暴”後,他們想出為兩條車道分別安裝紅綠燈,由信號燈來控制,交替放行。

這就是多車道匯入自我調整系統的雛形,它又被用到了洋河立交上跨橋處。 這兩處的試用成功,讓馬靖和同事們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在複雜的多車道匯入路口,是不是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控制流量,規範交通秩序?他們選擇了五裡店立交進行試驗。

五裡店立交往黃花園大橋出口方向,有來自北濱路、五裡店、黃泥磅、渝魯大道四個方向七條車道的車流,最終匯流為三車道。 最初設計的措施是利用燈控,輪流放行不同方向的來車。

但試行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了問題:不同方向的車流量不平均,且每個方向的車流量在早晚高峰和平峰時間段不一樣,造成了前方道路時而飽和、時而空閒的狀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交巡警對控制系統進行了優化升級,引入了流量監測設備。 各個方向的車輛同時放行,但根據車輛排隊的情況,對不同方向放行的車道數量和放行時間進行調節。 同時,完善交通違法的抓拍設備,對違法車輛進行依法嚴處。自此,多車道匯入自我調整系統就成型了。

使用了該系統控制後,五裡店立交高峰時段平均車速提升10%以上,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6.7%,擦掛、追尾等交通事故下降了84%,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的狀況。

目前,這樣的控制系統在全市有32處,覆蓋渝澳大橋、人和立交、袁家崗輕軌站路口等曾經的老堵點。這一技術還被公安部列為創新工作亮點,向全國推廣。

共用轉換車道

和紅綠燈“爭分奪秒” 盤活空閒車道資源

家住南坪的程婷在重慶市急救中心上班。每次去上班,她都開車經過菜園壩大橋,再繞大半個上清寺環道到兩路口。路上順不順暢,就看上清寺環道車多不多。然而,車多已是常態。

最近,程婷遇到了個“驚喜”:快下橋時就有指示牌提醒,走兩路口方向的車輛可以左轉。“左轉?上清寺環道不是單行道嗎?”程婷有些懵了,在現場民警的指揮下,她惴惴不安地左轉,發現來車都被紅綠燈擋在兩路口進上清寺環道的路口,她這才大著膽子“逆行”,直奔兩路口駛去。

這招得到程婷點贊,因為這樣一來,她就不用再去上清寺環道紮堆了,能節約5分鐘甚至20分鐘的車程。

這一措施也有個專業名稱,叫共用轉換車道。“通過增設相應的提示標誌,引導左轉或直行車輛有效利用對向車道的空閒時段,進入對向空閒車道排隊等候或者通行。”馬靖解釋稱,和潮汐車道、可變車道不同,共用轉換車道是在每一個紅綠燈週期裡改變車道的行駛方向,爭分奪秒地提高道路利用率。

“如果沒把握好時間點,從菜園壩大橋下來的車可能就會和從兩路口進環道的車迎面撞上。”正如程婷所說,如果開放“逆行”的時間點和路口的紅綠燈週期哪怕有一秒鐘的誤差,就可能引發事故。因此,為了萬無一失,該路段的分流措施還在試運行階段,民警還在進行反復的現場勘測和優化調整。

另一頭的大慶村立交橋下,共用轉換車道正式運行了一個多月,讓曾有“重慶第一堵”稱號的大慶村立交擁堵指數下降了14%。

“這裡的居住人口大約有10萬人,導致紅石路大慶村路段早晚高峰期間常態擁堵,擁堵最嚴重的時候,車尾甚至延伸到沙坪壩三角碑,擁堵最長可達五六公里。”江北交巡警支隊民警介紹,大慶村立交早高峰時期,車流量集中在前往柏樹堡立交和松樹橋立交方向,左轉和直行車輛平均要等4-5個紅綠燈週期(每個週期90s)才能通過,極大影響群眾出行。為此,交巡警曾採取調整紅綠燈時間、部分方向禁行等措施來緩堵,但效果並不理想。

怎麼辦?共用轉換車道派上用場:在大慶村往大石壩方向的最左車道,近100米的長度,為兩個方向行駛的車輛共同使用。

當鴻恩寺隧道方向來車左轉進入紅石路時,大慶村往大石壩方向是紅燈,這時,從大慶村立交左轉往柏樹堡立交的車輛就可以“逆行”進入共用轉換車道排隊,等左轉綠燈亮起後即可通行。這樣一來,紅石路早高峰期間每個紅綠燈週期可多通過10—15輛小汽車,讓車輛通過時間縮短了3-5分鐘。

據市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這一措施還將出現在重慶更多的路段,提高通行效率。

公交優先道

給公車更多優先權 助力綠色出行

市民熊小姐家住石橋鋪,在紅旗河溝上班,平時乘坐118路公車上下班。以往經過鵝嶺至兩路口路段時,早晚高峰時堵車是常事,有時甚至要花半個小時左右才能同行,而現在只需10分鐘左右,因為這一段有了公交優先道。

市交巡警總隊秩序支隊民警甘永銀介紹,去年年底,大黃路立交至兩路口、楊家坪至大坪兩條公交優先道先後啟用,並形成了無縫對接,單向長度達8.3公里。

資料顯示,公交優先道啟用後,該路段的公車日均運輸量從26.4萬人次提升至28.2萬人次,升幅達7%,班次間隔時間由平均62秒減少至平均35秒。

除了公交優先道這樣的“大動作”外,交巡警還動了些“小心思”,在一些路口設置了公交專用待行區,保障公交先行。

在紅旗河溝立交的建瑪特入口方向,交巡警就在紅綠燈下的停車線處“瘦身增道”——通過壓縮車道寬度、增加車道數量,多劃出了一塊公車專用待行區,能容納最多兩輛公車在此等候紅綠燈。專用待行區前的信號燈也是公交專用,可以優先放行。

馬靖解釋說,很多公車站離紅綠燈路口很近,公車離站後就不得不短距離跨越一兩條車道,“加塞”進入排隊的車流中。由於公車體積龐大,“加塞”對道路通行秩序影響很大。在路口處設置了公交專用待行區後,不僅避免了公車“加塞”,還保障了公車的優先通行。

目前,重慶交巡警正在對主城區的紅綠燈路口進行調研,有條件的地方都將施劃建設公交專用待行區。

最嚴交通整治

主城82處堵亂點各有“處方” 60處“藥到病除”

余女士家住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附近,每天下班回家的時間正好撞上謝家灣小學放學。“很寬的四車道,平時非常暢通,可一到放學時間,這條路就堵得水泄不通。”余女士說,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都將車停放在路邊,經常是停了兩三排,將馬路佔據了一大半。“如果能規範停車,這條路可能不會堵。”

正如余女士所說,重慶交巡警對主城區82個堵亂點進行了分析,發現很多道路擁堵其實是機動車亂停、亂變道、亂占道等交通違法行為引起的。

去年11月20日以來,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就在主城區開展了道路交通違法嚴管整治行動,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管十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使嚴重影響交通秩序的違法行為下降60%,路面守法率明顯提升。

除此之外,交巡警總隊還針對82個堵亂點各自的交通情況,逐一開出治理方案。以渝中區中山二路為例,現有兒科醫院(青少年宮)、飛來寺2個擁堵節點,兒科醫院車輛亂停和排隊現象突出,部分車輛在兒科醫院路口、中山醫院路口違法調頭。

為此,交巡警總隊重點開展違法停車、違法調頭兩類專項整治,針對違法停車現象突出的路段採取施劃“黃實線”“黃虛線”、加裝違停抓拍等措施。同時,建議加快青少年宮停車樓建設,改造中山二路進出口,減少合流交織;打開文化宮、兒科醫院、少年宮等事業單位圍牆,發揮內部路網的交通功能。

在收到類似“處方”後,如今,主城區82處交通堵亂點中已有60處運行好轉,平均通行時間縮短3至5分鐘。其中渝州路(科園六路-大坪正街)、機場路(東環立交-人和立交)、龍華大道(大石壩立交-電子校立交)等8處已連續三周運行好轉。

城市發展至今,交通擁堵已經不是一兩副“靈丹妙藥”就能立竿見影的,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近年來,重慶的機動車保有量位居全國第三,增長速度居全國第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使得重慶的道路資源極其有限,交通擁堵治理更是任重道遠。接下來,重慶交巡警還將繼續向科技要效能,充分挖掘道路潛能,緩解日益嚴峻的交通擁堵形勢,力爭實現治堵措施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換。(記者 闕影)

同時,完善交通違法的抓拍設備,對違法車輛進行依法嚴處。自此,多車道匯入自我調整系統就成型了。

使用了該系統控制後,五裡店立交高峰時段平均車速提升10%以上,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6.7%,擦掛、追尾等交通事故下降了84%,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的狀況。

目前,這樣的控制系統在全市有32處,覆蓋渝澳大橋、人和立交、袁家崗輕軌站路口等曾經的老堵點。這一技術還被公安部列為創新工作亮點,向全國推廣。

共用轉換車道

和紅綠燈“爭分奪秒” 盤活空閒車道資源

家住南坪的程婷在重慶市急救中心上班。每次去上班,她都開車經過菜園壩大橋,再繞大半個上清寺環道到兩路口。路上順不順暢,就看上清寺環道車多不多。然而,車多已是常態。

最近,程婷遇到了個“驚喜”:快下橋時就有指示牌提醒,走兩路口方向的車輛可以左轉。“左轉?上清寺環道不是單行道嗎?”程婷有些懵了,在現場民警的指揮下,她惴惴不安地左轉,發現來車都被紅綠燈擋在兩路口進上清寺環道的路口,她這才大著膽子“逆行”,直奔兩路口駛去。

這招得到程婷點贊,因為這樣一來,她就不用再去上清寺環道紮堆了,能節約5分鐘甚至20分鐘的車程。

這一措施也有個專業名稱,叫共用轉換車道。“通過增設相應的提示標誌,引導左轉或直行車輛有效利用對向車道的空閒時段,進入對向空閒車道排隊等候或者通行。”馬靖解釋稱,和潮汐車道、可變車道不同,共用轉換車道是在每一個紅綠燈週期裡改變車道的行駛方向,爭分奪秒地提高道路利用率。

“如果沒把握好時間點,從菜園壩大橋下來的車可能就會和從兩路口進環道的車迎面撞上。”正如程婷所說,如果開放“逆行”的時間點和路口的紅綠燈週期哪怕有一秒鐘的誤差,就可能引發事故。因此,為了萬無一失,該路段的分流措施還在試運行階段,民警還在進行反復的現場勘測和優化調整。

另一頭的大慶村立交橋下,共用轉換車道正式運行了一個多月,讓曾有“重慶第一堵”稱號的大慶村立交擁堵指數下降了14%。

“這裡的居住人口大約有10萬人,導致紅石路大慶村路段早晚高峰期間常態擁堵,擁堵最嚴重的時候,車尾甚至延伸到沙坪壩三角碑,擁堵最長可達五六公里。”江北交巡警支隊民警介紹,大慶村立交早高峰時期,車流量集中在前往柏樹堡立交和松樹橋立交方向,左轉和直行車輛平均要等4-5個紅綠燈週期(每個週期90s)才能通過,極大影響群眾出行。為此,交巡警曾採取調整紅綠燈時間、部分方向禁行等措施來緩堵,但效果並不理想。

怎麼辦?共用轉換車道派上用場:在大慶村往大石壩方向的最左車道,近100米的長度,為兩個方向行駛的車輛共同使用。

當鴻恩寺隧道方向來車左轉進入紅石路時,大慶村往大石壩方向是紅燈,這時,從大慶村立交左轉往柏樹堡立交的車輛就可以“逆行”進入共用轉換車道排隊,等左轉綠燈亮起後即可通行。這樣一來,紅石路早高峰期間每個紅綠燈週期可多通過10—15輛小汽車,讓車輛通過時間縮短了3-5分鐘。

據市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這一措施還將出現在重慶更多的路段,提高通行效率。

公交優先道

給公車更多優先權 助力綠色出行

市民熊小姐家住石橋鋪,在紅旗河溝上班,平時乘坐118路公車上下班。以往經過鵝嶺至兩路口路段時,早晚高峰時堵車是常事,有時甚至要花半個小時左右才能同行,而現在只需10分鐘左右,因為這一段有了公交優先道。

市交巡警總隊秩序支隊民警甘永銀介紹,去年年底,大黃路立交至兩路口、楊家坪至大坪兩條公交優先道先後啟用,並形成了無縫對接,單向長度達8.3公里。

資料顯示,公交優先道啟用後,該路段的公車日均運輸量從26.4萬人次提升至28.2萬人次,升幅達7%,班次間隔時間由平均62秒減少至平均35秒。

除了公交優先道這樣的“大動作”外,交巡警還動了些“小心思”,在一些路口設置了公交專用待行區,保障公交先行。

在紅旗河溝立交的建瑪特入口方向,交巡警就在紅綠燈下的停車線處“瘦身增道”——通過壓縮車道寬度、增加車道數量,多劃出了一塊公車專用待行區,能容納最多兩輛公車在此等候紅綠燈。專用待行區前的信號燈也是公交專用,可以優先放行。

馬靖解釋說,很多公車站離紅綠燈路口很近,公車離站後就不得不短距離跨越一兩條車道,“加塞”進入排隊的車流中。由於公車體積龐大,“加塞”對道路通行秩序影響很大。在路口處設置了公交專用待行區後,不僅避免了公車“加塞”,還保障了公車的優先通行。

目前,重慶交巡警正在對主城區的紅綠燈路口進行調研,有條件的地方都將施劃建設公交專用待行區。

最嚴交通整治

主城82處堵亂點各有“處方” 60處“藥到病除”

余女士家住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附近,每天下班回家的時間正好撞上謝家灣小學放學。“很寬的四車道,平時非常暢通,可一到放學時間,這條路就堵得水泄不通。”余女士說,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都將車停放在路邊,經常是停了兩三排,將馬路佔據了一大半。“如果能規範停車,這條路可能不會堵。”

正如余女士所說,重慶交巡警對主城區82個堵亂點進行了分析,發現很多道路擁堵其實是機動車亂停、亂變道、亂占道等交通違法行為引起的。

去年11月20日以來,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就在主城區開展了道路交通違法嚴管整治行動,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管十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使嚴重影響交通秩序的違法行為下降60%,路面守法率明顯提升。

除此之外,交巡警總隊還針對82個堵亂點各自的交通情況,逐一開出治理方案。以渝中區中山二路為例,現有兒科醫院(青少年宮)、飛來寺2個擁堵節點,兒科醫院車輛亂停和排隊現象突出,部分車輛在兒科醫院路口、中山醫院路口違法調頭。

為此,交巡警總隊重點開展違法停車、違法調頭兩類專項整治,針對違法停車現象突出的路段採取施劃“黃實線”“黃虛線”、加裝違停抓拍等措施。同時,建議加快青少年宮停車樓建設,改造中山二路進出口,減少合流交織;打開文化宮、兒科醫院、少年宮等事業單位圍牆,發揮內部路網的交通功能。

在收到類似“處方”後,如今,主城區82處交通堵亂點中已有60處運行好轉,平均通行時間縮短3至5分鐘。其中渝州路(科園六路-大坪正街)、機場路(東環立交-人和立交)、龍華大道(大石壩立交-電子校立交)等8處已連續三周運行好轉。

城市發展至今,交通擁堵已經不是一兩副“靈丹妙藥”就能立竿見影的,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近年來,重慶的機動車保有量位居全國第三,增長速度居全國第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使得重慶的道路資源極其有限,交通擁堵治理更是任重道遠。接下來,重慶交巡警還將繼續向科技要效能,充分挖掘道路潛能,緩解日益嚴峻的交通擁堵形勢,力爭實現治堵措施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換。(記者 闕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