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永遠挖不完的“錢坑”寶藏

永遠挖不完的“錢坑”寶藏

原創 2018-01-30 事後朱哥亮 事後朱哥亮

馬克•吐溫

曾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寫過海盜寶藏, 這些寶藏被裝在破舊的木箱子裡, 埋在一棵老枯樹下。 夜半時分, 樹枝陰影落下的地方就是埋藏寶藏的地方, 這就是變化莫測的“錢坑”寶藏。

1795年10月, 三個年輕人登上距加拿大3英里的橡樹島, 他們發現, 面朝大海的橡樹林忽然出現了一大片空地, 中間長出一棵古橡樹, 樹枝歪歪扭扭, 就像被一輛吊滑車壓彎了一樣, 大樹下有一個淺坑, 他們根據跡象判斷, 這個坑可能埋有海盜的寶藏。

為什麼這樣說呢?17世紀時, 橡樹島是海盜頻繁出沒的地方, 當時, 有一個著名海盜名叫威廉•基特, 1701年在倫敦被處決, 他臨死前曾說, 如果自己能免除一死, 就把一個藏寶的地方公佈出來。 但他最終沒有被赦免, 連同寶藏一起被送進陰間。

於是, 三個年輕人開始挖掘, 但是掘地三尺,

也沒有見到一金一銀。

1803年, 又有一群人來到這裡挖寶, 挖到90英尺深時, 發現了一塊刻有神秘符號的石板, 上面寫著:40英尺下麵埋藏著2000萬英鎊。 大家欣喜若狂, 以為寶藏就要露出端倪了, 他們一邊抽水一邊挖掘, 可是挖到98英尺深, 依然沒有挖出任何東西。 掘寶者仍不死心, 他們又繼續挖過15次, 耗資300萬美元。

1850年, 人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海水退潮時, “錢坑”東面500英尺處的海灘上有水不斷冒出, 就像吸滿水的海綿不斷受擠壓一樣, 同時, 他們又發現了一套通向“錢坑”的引水系統。 於是, 人們大膽地得出一個結論:海盜將“錢坑”挖得很深, 然後從深處倒過來挖出斜向地面的側井, 寶藏可能離“錢坑”幾百英尺遠而埋在斜井盡頭,

離地面不過30英尺深, 這使海盜們可以迷惑掘寶者而自己又能輕易挖出寶藏。

1893年, 人們在155英尺深處挖出了一件羊皮紙卷, 上面用鵝毛筆寫著兩封信, 有的人還挖出了鐵板, 這些發現更使人相信:海盜們埋了一筆巨大財富, 20世紀時人們估計有1000萬美元, 在60年代, 便傳說有1億多美元了。

在“錢坑”挖掘時, 曾經有這樣一個傳說:必須有7個人死掉才能揭開其中的秘密, 到目前為止, 已經有6人在企圖到達坑底途中喪生。 看來, 真正秘密的揭開已為期不遠了。

目前, 一個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聯合公司正在對“錢坑”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發掘, 在島中心投資了1000萬美元鑽了一口巨大的井, 有20層樓高, 並在其他地方鑽了200個洞, 有的達165英尺深, 已接近岩層;鑽頭從地下帶出了金屬製品、瓷器、水泥等物。

這家公司出奇的賣力, 準備再挖一口直徑為80英尺、深200英尺的大井, 並預備了足夠的抽水泵。 看樣子, 他們準備把橡樹島翻個底朝天。 原來, 他們推測可能有幾十億美元埋在地下, 這大概是力量和耐心的真正源泉。

“錢坑”之謎的揭曉似乎為期不遠了, 它可能像埃及圖特王陵墓一般舉世震驚, 它也可能成為一個耗費鉅資掘出的空洞。

朱哥亮評

究竟是挖寶者下的功夫不夠, 還是“錢坑”原本就是一座空洞, 這個我們不得而知。 總之, 人們一次又一次地給自己描繪希望的圖影, 一次又一次地在挖掘中接近自己心中的夢想。因為,沒有人願意相信,自己是那個只差一鍬就挖出水的人,這或許正是寶藏設計者最高明的地方。

中國古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年的海盜們就是為財而死,而後人也在為他們所藏的寶藏不斷有人死去。欲望驅使著人們,而人們也相信那些傳說。這樣的犧牲到底值不值呢?

主編介紹

事後朱哥亮

著名策劃人、出版人

北京博士德文化公司總經理

畢業于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

南開大學商學院EMBA

日中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

中國精細化管理網 總編輯

中國企業國際學習網 總編輯

曾任:

北京大學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副理事長

關注領域:

新媒體傳播、中國文化、企業管理、家族企業傳承

超級暢銷書《細節決定成敗》《精細化管理》《笑著離開惠普》《團隊精神》《可以平凡不能平庸》《德勝管理》《第四次工業革命》策劃人、出版人。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一次又一次地在挖掘中接近自己心中的夢想。因為,沒有人願意相信,自己是那個只差一鍬就挖出水的人,這或許正是寶藏設計者最高明的地方。

中國古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年的海盜們就是為財而死,而後人也在為他們所藏的寶藏不斷有人死去。欲望驅使著人們,而人們也相信那些傳說。這樣的犧牲到底值不值呢?

主編介紹

事後朱哥亮

著名策劃人、出版人

北京博士德文化公司總經理

畢業于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

南開大學商學院EMBA

日中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

中國精細化管理網 總編輯

中國企業國際學習網 總編輯

曾任:

北京大學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副理事長

關注領域:

新媒體傳播、中國文化、企業管理、家族企業傳承

超級暢銷書《細節決定成敗》《精細化管理》《笑著離開惠普》《團隊精神》《可以平凡不能平庸》《德勝管理》《第四次工業革命》策劃人、出版人。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