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輿情顯示:海爾遭網路黑手或因業績亮眼

自2017年12月起, 輿情系統不斷監測到海爾的諸多不實資訊, 經查實, 這些資訊大多是從百度搜索出來的資訊拼湊, 或者是一些早已在幾年前便已處理完畢的用戶答疑。

像這些虛無縹緲的資訊, 業內專家分析稱很可能是因為近期海爾亮眼業績頻發, 從而給對手造成了強大的輿論壓力。

競爭對手為何如此恐慌呢?或許可以從海爾近期的成果入手稍作探討。 從去年12月到今天2個月的時間裡海爾動作頻頻, 在智慧家庭、智慧製造、自主研發等多個領域取得亮眼成績。

在智慧製造方面, 美國當地時間12月6日, 國際四大標準組織之一IEEE決定由海爾牽頭制定關於大規模定制工業模式的國際標準。 這是IEEE創辦半個世紀以來, 唯一以模式為框架制定的國際標準, 由中國企業牽頭制定也是全球首例。 可以說海爾這次走到了歐美製造的前面。 在1月17日舉行的第47屆電子設計、研發與製造技術展覽會(NEPCON JAPAN)上,

海爾再次作為中國企業唯一代表在論壇上發表重要演講。

從研發方面看, 在12月13日第19屆中國專利獎上, 其中, 海爾以“線性壓縮機技術”奪得專利金獎, 值得一提的是家電行業兩次專利金獎都是海爾。 同時還奪得2項外觀設計專利金獎和5項專利優秀獎, 累計共獲得8個獎項, 是本屆獲金獎最多的家電企業。

在全球化方面, 相比其他企業還停留在出口創匯的全球化初級階段, 海爾已經走出了一條本土化研發、製造和行銷的自主創牌之路。 去年12月21日, 世界品牌實驗室公佈的2017年《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 中國家電企業中只有海爾入圍TOP50, 其他家電企業則未上榜。

在智慧家庭方面, 在美國時間1月9日開啟的CES 2018上,

海爾展示全球首個一站式智慧成套解決方案, 率先解決了困擾全球智慧家居的難聯通、被動服務、難成套三大難題。 在國際資料集團(IDG)公佈的全球智慧家電TOP10中, 海爾代表中國唯一入選。 由此可以看到, 海爾在家電行業率先實現了轉型, 正在從一個傳統家電企業蛻變為智慧家庭的第一品牌。

更重要的是, 海爾在中國智慧家電標準中擁有了絕對話語權, 在國外也唯一被認可。 在去年6月7日舉行的CES Asia 2017上, 全球物聯網標準組織(OCF聯盟)通過了海爾U+物聯網互聯互通技術標準提案, 標誌著行業首個智慧家庭平臺提案標準被國際標準聯盟立項。

在強勢的研發、製造等成果下, 海爾也帶來了亮眼的市場業績。 2018年1月1日, 歐睿國際發佈的2017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調查報告顯示,

海爾以10.5%的品牌份額位列第一, 第9年次蟬聯全球第一。 超越了韓國LG、三星, 美國惠而浦等知名家電企業。

兩個月來, 海爾大動作不斷, 好消息頻傳, 研發、製造、全球化、智慧家庭, 這四個方面重磅資訊的發佈, 不僅讓海爾在行業上實現了引領, 也無意中對同行實現了輿論上的包圍, 這或許是讓對手們無奈祭出黑公關的原因所在。 針對這一惡意攻擊事件, 海爾方面是如何看待的呢?對此, 記者專門採訪了海爾相關負責人, 其表示,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 都要保持正確的商業姿勢, 想要贏得商業競爭一定是緊盯著用戶而不是緊盯對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