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人性還是現實?49個路人經過,竟無一人幫助這名殘疾老人!

目睹了殘疾人出行的尷尬境遇, 你有何感想呢?

殘疾人出行問題的確是一個社會性問題。 關注殘疾人出行,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奉獻一份愛心。 有句話挺好:對待弱者的態度,就是衡量社會文明的標誌。 這句話可能值得商榷, 但在公共無障礙設施方面, 我們的文明還需要進步!!!

我國各類殘疾人群體總數達8502萬之多。 事實上, 如此龐大的一個群體卻遠遠沒有得到與其人數相匹配的關注度與幫助。 導致殘疾人朋友, 總是封閉在自身的圈子內, 很少走出家門, 走進社會。

對於:“在中國很少看見殘疾人出門的現象”, 我們總結出四點原因。

一.重度殘疾, 不能出門

重度殘疾是指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殘障人士, 比如四肢癱、重度腦癱、頸椎完全性截癱、以及重症肌無力後期等等, 這些殘障人士只能靠家人照顧生存, 除非去醫院時外出, 絕大多數時間是躺在病床上。

二.社會歧視, 不敢出門

殘疾人由於身體的缺損變樣, 形貌異于常人, 出門就會遇到好事者指指點點, 竊竊私語, 這給殘疾人回饋的資訊是:TA是一個異類。 還有一些人則看不起殘疾人, 居高臨下, 殘疾人本來在社會上競爭力弱, 再加上怕人議論, 就索性不出門了。

三.無障礙差, 不便出門

無障礙是限制殘疾人出行的重要元素之一, 假設一個坐輪椅的殘疾人出門, 飯館有臺階、電影院有臺階、書店有臺階、商場有臺階、銀行有臺階.....對於截癱的普通輪椅族來說, 任何一個5CM以上高度的臺階都是跨不過去的門檻。 除非你一直呆在馬路上。 出門又不是為了賣藝, 為了避免四面楚歌, 在家窩著唄。

四.無社會需求, 不用出門

每個人都有社會需求啊?殘疾人當然也有。

屬於殘疾人的社會需求, 無非就是工作和生活, 可是在中國殘疾人找工作非常難, 雖然有媒體嘲笑美國殘疾人就業率不高, 中國作為經濟第二的大國, 實際就業率真心慘不忍睹。 無法出門工作, 結合第三條外面路障重重, 等於既不能工作, 又不能出門下館子逛商場, 自然就變成“無社會需求”, 也就不用出門了。

在無障礙出行上, 我們跟發達國家的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別。 其中無障礙設施特的面子工程, 更是讓人深惡痛絕, 不僅不能給殘疾人的出行帶來方便, 甚至會帶來危險。

如果你不信, 覺得小編是破壞和諧社會的反動分子, 那我建議你租一輛輪椅坐上去, 然後假裝自己是殘障人士, 去取體驗吃飯、上班、坐公交、坐地鐵、購物、上廁所、存錢等, 過一圈你日常的生活。 相信你會對無障礙建設有更多的瞭解和感受。

最後:我們呼籲殘疾人朋友勇於走出家門!

也許除卻無障礙設施不談, 殘疾人出行也會面臨許多不便和尷尬。 但是, 如果殘疾人朋友自己都不去努力走出去,

這個社會也很難會為這種環境做任何改變。

即使面對出行的尷尬和不便, 殘疾人群體還是要走出來, 呼籲“無障礙”。 只有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 出現在所有交通工具前, 出現在“有障礙”前, 才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個群體的存在, 意識到“無障礙”的意義。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路西法效應證明,人在不同的制度中,不同的社會情境裡,其意識和行為,都會呈現不同的變化。

莫羅說:“我們都是自身情境的囚徒。” 正是因為殘疾人身體因素的差異,導致他們的圈子更小,接觸社會的機會更少,造成了殘疾人特殊群體的封閉境遇。

如果你不想要一個毫無懸念的人生,那,請不要局限于自己小小的安全空間。去一個廣袤的世界裡,那裡或許壓力覆頂,冷漠遍地,勢利橫行,但自由同樣無處不在。就因為自由,你想生長成什麼樣,完全在於你自己。

如常•願為殘疾人打開世界的大門,更願你如常人一樣。

意識到“無障礙”的意義。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路西法效應證明,人在不同的制度中,不同的社會情境裡,其意識和行為,都會呈現不同的變化。

莫羅說:“我們都是自身情境的囚徒。” 正是因為殘疾人身體因素的差異,導致他們的圈子更小,接觸社會的機會更少,造成了殘疾人特殊群體的封閉境遇。

如果你不想要一個毫無懸念的人生,那,請不要局限于自己小小的安全空間。去一個廣袤的世界裡,那裡或許壓力覆頂,冷漠遍地,勢利橫行,但自由同樣無處不在。就因為自由,你想生長成什麼樣,完全在於你自己。

如常•願為殘疾人打開世界的大門,更願你如常人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