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我省有31處方言成為“國寶”

方言, 不僅是一個人與某一居住族群的天然紐帶, 更是一個人與生俱來所擁有的語言座標, 飽含著與眾不同的歷史地理基因。

今年南昌“兩會”期間, 有政協委員建議南昌地鐵部分網站加入方言報站, 引發熱議, 方言也成了熱門話題。

2015年, 教育部、國家語委啟動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 是由國家財政專項資金支援的重要語言文化工程。 據瞭解, 我省語言資源豐富, 漢語十種大方言就有贛方言、客家方言、吳方言、徽州方言、官話方言和閩方言、湘方言等七種在我省境內有分佈。 截至2017年年底, 我省有31處方言已被記錄下來了,

並被“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國家專家組正式驗收, 成為“國寶”。

提案:南昌市政協委員建議

地鐵部分網站加入方言報站

今年南昌“兩會”期間, 政協委員們提出不少“潮”提案, 其中, 有政協委員建議南昌地鐵部分網站加入方言報站, 引發熱議。

語言是文化的靈魂, 南昌市政協委員晏明智認為, 南昌人要愛惜自己的文化, 用方言建立自信, 產生區域認同感, 更有利於“美麗南昌·幸福家園”的建設。 為此, 他建議, 在南昌地鐵2號線部分區間採用三語報站, 其中加入南昌方言報站, 令人耳目一新, 為公共交通增加一份暖意。

晏明智表示, 中國有不少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採用本土方言報站, 最為人熟知的是珠三角粵方言區,

除了廣州以外, 深圳這座以外來人口為主的城市同樣用粵語方言報站。 而更值得借鑒的是2016年通車的福州地鐵1號線, 報站語言為普通話、福州話和英語。

晏明智表示, 地鐵的三語報站模式對日漸式微的方言而言, 是有著強烈人文情懷的。 因南昌地鐵1號線普遍站間距偏短, 三語報站難度較高, 建議不必所有網站之間都採用三語報站, 只在2號線部分區間採用三語報站。

聲音:南昌話是宋元時期語言

的“活化石”

該提案一經提出, 立即引發廣大網友熱議。 網友“尋覓愛之源”稱, “廣州、深圳兩個大城市, 用粵語、普通話、英語來報站, 沒什麼不好的呀!弘揚本土文化確實很有必要!我們去廣東, 總是會聽到粵語, 那為什麼不能讓外地人多聽聽正統的南昌話呢?”

“可以加上南昌話, 像一些老人、中年人從小就說南昌話, 對於普通話有些聽不懂。 公共設施都是為大眾服務, 給大家帶來便利的, 三種語言播報不影響任何人。 宣傳弘揚地方方言, 沒什麼不好。 ”網友“姣姣Tinna”也表示贊同。

“挺好的, 更加突出地方特色。 支持!”網友“小花的小丸子1236501968”評價道。

與此同時, 也有一些網友表示不支持南昌話報站。 網友“每天一個番茄很健康”說:“我拒絕, 南昌話聽起來像吵架一樣, 不利於本土文化的正向宣傳。 ”

“南昌人可以自豪地說, 要想知道宋代人是怎樣說話的, 可以聽聽南昌人說話。 ”研究南昌話的江西省語言學會副會長黎傳緒表示, 南昌話至今保留著宋元時代的語言概貌,

是宋元時期語言的“活化石”。

黎傳緒舉例稱, 南昌方言中的“梭來梭且”, 其實指的是普通話中的“跑來跑去”, 這裡的“梭”指的就是古代織布所用的“梭子”, 南昌方言生動地將古代漢語裡的名詞動用, 非常形象。 “可以說, 南昌方言是最精彩的方言之一。 ”

調查:

我省有31處方言成為了“國寶”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裡不同俗”, 最直接的就體現在語言上。 除了保留著宋元時代語言概貌的南昌方言, 我省還有許多地方的方言成為了“國寶”。

2017年12月底, 江西省承擔的2017年國家語保工程21個科研專案接受了國家專家組的正式驗收, 並一次性通過驗收、結題。 據介紹, 經教育部、國家語委批准,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江西漢語方言調查專案21個課題中, 漢語方言調查課題20個,

瀕危方言調查課題1個, 獲國家科研經費資助231萬元。

“按照全國統一的技術標準, 我們走遍了21個選定的調查點, 對這21處方言做紙筆記錄和音像攝錄。 ”近日, 擔任語保工程江西省專案首席專家的南昌大學胡松柏教授向記者介紹, 該專案在2017年5月正式啟動, 21個科研團隊分別對南昌市(灣裡區)、武寧縣、都昌縣、萍鄉市(安源區)、蓮花縣、豐城市、上高縣、新餘市(渝水區)、吉安市(吉州區)、永新縣、安福縣、撫州市(臨川區)、資溪縣、南城縣、鷹潭市(月湖區)、上饒市(信州區)、鉛山縣、婺源縣、贛州市(南康區)、尋烏縣、永豐河嘚佬話等21個縣(市、區)開展調查科研工作。 此外, 在2016年, 我省首批在10個縣(市、區)設10個調查點, 分別是南昌西湖區、景德鎮珠山區、高安市、銅鼓縣、永豐縣、黎川縣、贛州章貢區、寧都縣、安遠縣、上饒市廣豐區。 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有31處方言已被記錄下來了,並被“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國家專家組正式驗收,成為“國寶”。

“記錄各地的方言,可以客觀全面瞭解我省語言狀況,更好地保存我省語言文化資源,傳承地方優秀文化,繁榮發展文化事業。”除了這31處方言“國寶”外,胡松柏稱,根據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的總目標,我省已向國家語委申報,江西省漢語方言調查專案初步擬設97個調查點加上瀕危語種的調查點,總數超過100個,將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

專家:方言是家鄉的標誌、鄉情的寄託

年輕人應該學說方言

“隨著社會變遷,很多年輕人都不會說家鄉方言,我們記錄方言需要深入鄉村,因為在一些窮鄉僻壤,比較完整地保留著方言原生態的面貌和習俗。”據胡松柏介紹,我省語言資源豐富,漢語十種大方言就有贛方言、客家方言、吳方言、徽州方言、官話方言和閩方言、湘方言等七種在我省境內有分佈,其中以贛方言、客家方言為主。

雖然我省的方言資源豐富,但方言保護的現狀卻不容樂觀。“語言消失得很快,我們是抱著搶救的心態去做的,如果這個調查早十年、二十年,情況會好很多,很多東西就是在近些年消逝的。”胡松柏表示方言調查工作很迫切,但目前缺乏足夠勝任此項工作的人員,這是下一步要花大力氣完成的。

對於方言的重要性,黎傳緒說,方言是家鄉的標誌,是鄉情的寄託,說好方言,能夠讀懂家鄉,更能夠增強自豪感。他還說,方言與普通話之間不是矛盾關係,而是並存關係,“打個比方,普通話像火車,方言就像汽車,都是交通工具,只是使用的場合不同而已。”

因此,兩位專家均建議年輕人在學好普通話的同時,學說純正的方言。

聽聞有政協委員建議南昌地鐵部分網站加入方言報站一事,黎傳緒表示很興奮,並聯繫了南昌軌道交通集團的一位相關負責人,“我給他發了短信,說在地鐵上使用南昌話報站能夠體現南昌人的自信,南昌話有本地文化的最主要的內涵,也是本地文化最明顯的標識。”他還告訴記者,他的說法獲得了該負責人的點贊認同。

對於南昌地鐵2號線部分區間是否會加入南昌方言報站一事,昨日,記者聯繫了南昌軌道交通集團宣傳人員,該宣傳人員表示,因此事涉及的事情較多,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劃安排。

對於南昌地鐵2號線部分區間是否會加入南昌方言報站一事,昨日,記者聯繫了南昌軌道交通集團宣傳人員,該宣傳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劃安排。

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有31處方言已被記錄下來了,並被“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國家專家組正式驗收,成為“國寶”。

“記錄各地的方言,可以客觀全面瞭解我省語言狀況,更好地保存我省語言文化資源,傳承地方優秀文化,繁榮發展文化事業。”除了這31處方言“國寶”外,胡松柏稱,根據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的總目標,我省已向國家語委申報,江西省漢語方言調查專案初步擬設97個調查點加上瀕危語種的調查點,總數超過100個,將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

專家:方言是家鄉的標誌、鄉情的寄託

年輕人應該學說方言

“隨著社會變遷,很多年輕人都不會說家鄉方言,我們記錄方言需要深入鄉村,因為在一些窮鄉僻壤,比較完整地保留著方言原生態的面貌和習俗。”據胡松柏介紹,我省語言資源豐富,漢語十種大方言就有贛方言、客家方言、吳方言、徽州方言、官話方言和閩方言、湘方言等七種在我省境內有分佈,其中以贛方言、客家方言為主。

雖然我省的方言資源豐富,但方言保護的現狀卻不容樂觀。“語言消失得很快,我們是抱著搶救的心態去做的,如果這個調查早十年、二十年,情況會好很多,很多東西就是在近些年消逝的。”胡松柏表示方言調查工作很迫切,但目前缺乏足夠勝任此項工作的人員,這是下一步要花大力氣完成的。

對於方言的重要性,黎傳緒說,方言是家鄉的標誌,是鄉情的寄託,說好方言,能夠讀懂家鄉,更能夠增強自豪感。他還說,方言與普通話之間不是矛盾關係,而是並存關係,“打個比方,普通話像火車,方言就像汽車,都是交通工具,只是使用的場合不同而已。”

因此,兩位專家均建議年輕人在學好普通話的同時,學說純正的方言。

聽聞有政協委員建議南昌地鐵部分網站加入方言報站一事,黎傳緒表示很興奮,並聯繫了南昌軌道交通集團的一位相關負責人,“我給他發了短信,說在地鐵上使用南昌話報站能夠體現南昌人的自信,南昌話有本地文化的最主要的內涵,也是本地文化最明顯的標識。”他還告訴記者,他的說法獲得了該負責人的點贊認同。

對於南昌地鐵2號線部分區間是否會加入南昌方言報站一事,昨日,記者聯繫了南昌軌道交通集團宣傳人員,該宣傳人員表示,因此事涉及的事情較多,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劃安排。

對於南昌地鐵2號線部分區間是否會加入南昌方言報站一事,昨日,記者聯繫了南昌軌道交通集團宣傳人員,該宣傳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劃安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