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豬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伴隨著鵝毛大雪走進了2018年, 瑞雪兆豐年, 冬天漫長的乾燥氣候導致豬群的呼吸道疾病在翩翩大雪中應當有所緩解。 世間的好多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 氣候的變化也不例外, 作為獸醫的我在慶倖豬場呼吸道疾病壓力變小的同時, 卻擔憂客戶們反應的口蹄疫會不會壓力嚴峻, 答案是肯定的, 濕冷環境有利於口蹄疫病毒的存活、擴散。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不缺少知識, 反而缺少的是辨別知識真偽的能力。 雖說關於口蹄疫的介紹相當多, 專家們講了多少年, 客戶們實踐了多少年, 口蹄無疫對於很多養殖場依舊枉然。

為此, 很有必要以自己多年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控制口蹄疫的思路和措施, 不敢保證自己粗淺的介紹能夠完全控制住此病的發生, 但多少養殖戶應用後的回饋是從此口蹄疫的壓力明顯小多了。

口蹄疫是在秋末、冬季和春初引起偶蹄獸多發的急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發病率高、傳染性快、流行面廣, 對小豬的威脅大為流行特點。 臨床症狀表現為豬的蹄部、口腔黏膜、鼻盤或乳房發生水泡和潰爛。 發病豬精神沉鬱、體溫升高、喜窩, 強行驅趕站立後發抖, 有明顯的疼痛表現, 小豬常因為心肌炎導致死亡, 大豬潰爛部結痂, 甚至蹄殼脫落往往預示著此病即將結束。

口蹄疫根據豬群的症狀很容易診斷,

壓力嚴峻的豬場往往忽視豬場生物安全體系規範的建立。 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就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豬場所採取的措施, 換句話說也就是生物安全體系不健全的豬場都是口蹄疫威脅最大的。 那麼, 如何控制口蹄疫呢?首先觀念得轉變。 獸醫不能徹底控制豬場的口蹄疫, 因為往往忽視豬群的環境和營養;疫苗注射面對口蹄疫也顯得蒼白無力, 因為免疫時間、毒株的多樣化和毒量的給予參差不齊;藥物預防同樣難以控制口蹄疫, 因為面對小分子病毒沒有特效藥, 用藥的目的只是為了提高抵抗力和防止繼發感染。 所以, 面對口蹄疫得系統的進行控制。 獸醫在預防和處理口蹄疫的時候得和畜牧師交流豬群所處的環境是否適宜?給豬群的營養是否滿足?環境和營養是否滿足直接影響疫苗的使用效果和疫病處理的康復效果。
合理的免疫時間是以抗體檢測為依據的, 精准免疫對控制口蹄疫顯得尤為重要。 建議口蹄疫壓力大的豬場, 每年給種豬接種3-4次疫苗;仔豬55日齡首免, 避免母源抗體干擾;85日齡加強免疫;重災區很有必要115日齡進行三免。 疫苗毒株最好選擇大廠家出廠半年內的0+A二聯苗。 臨床中多數人反應口蹄疫的副作用大, 其實不假, 可以提前2-3天給豬群使用電解多維預防。 其次, 建立豬場規範的生物安全體系。 引進安全的種豬;做好外來人員或者車輛的消毒;豬場人員生產操作過程中的規範化;定期給豬群做抗體檢測。
最後, 執行豬場的消毒制度。 口蹄疫對酸性和鹼性消毒劑比較敏感, 高發季節可以執行燒鹼圈舍週邊消毒;過氧乙酸帶豬消毒;可有效切斷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途徑, 避免疫情的發生。

口蹄疫是比較大的課題, 簡短的篇幅只能簡單地介紹控制其發生的思路和措施, 希望在已經到來的冬天和將要來臨的春天對養殖場有所幫助, 相信養殖場執行以上措施定能降低口蹄疫的發病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