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走出血糖控制的兩大飲食誤區

談到飲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走進兩大常見誤區。 一個是認為得了糖尿病就與珍饈美味無緣了, 什麼都不敢吃。 還有一個飲食控制的誤區是覺得自己已經吃上降糖藥就萬事大吉, 就可以敞開了吃。

走出“什麼都不敢吃”的飲食誤區

“其實只要合理化飲食, 糖尿病患者完全不必與美味佳餚永別。 ”

長時間過嚴的飲食控制可能會導致能量攝入不足。 在不當控制飲食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低血糖。 低血糖的危害甚至超過高血糖。 而經常發生低血糖且達到嚴重低血糖程度的患者, 會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損害, 造成記憶下降、智力減退等, 並可使心臟功能出現異常。 如何避免或減少低血糖的發生, 已成為糖尿病患者需要面對的保健問題。

面對低血糖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該如何應對呢?國內著名糖尿病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曉蕙教授指出,

在降低高血糖的同時, 也要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首先要加強對低血糖的認識, 掌握必需的防治知識, 身邊帶些糖果以備不時之需。 其次就是選擇低血糖發生率低的治療藥物。 郭曉蕙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吃阿卡波糖的人不能用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糾正低血糖, 像用餅乾、饅頭糾正就更慢了。 ”

走出“用了藥就敞開吃”的誤區

使用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 如果覺得自己已經吃了降糖藥就萬事大吉, 就可以敞開了吃, 就大錯特錯了。 殊不知, 超量飲食會引起餐後血糖急劇升高, 給本已脆弱的胰島功能添加了更多負擔。 因此, 選擇藥物治療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時, 也要控制餐後血糖。

控制好餐後血糖對預防糖尿病的心腦血管併發症有益。 飲食合理了, 再加上有效的藥物治療, 糖尿病的疾病進程就可望延緩。 據瞭解, 由潘長玉教授牽頭, 國內多家中心共同參加的一項名為NAVIGATOR(領航者)的大型國際研究項目就是探討糖尿病早期干預的重要性, 用治療2型糖尿病藥物那格列奈作為治療藥物之一,

觀察其對預防有高危心血管疾病傾向的葡萄糖耐量異常患者發展成2型糖尿病以及發生心血管事件的療效。

認識糖尿病, 我們在行動

糖尿病專家均表示, 早期控制血糖水準可以有效地減少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發生, 提高生活品質, 而合理控制飲食則是早期控制血糖水準的關鍵因素之一。 作為糖尿病科普教育工作者, 不論是內分泌科醫生還是營養師, 都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學會如何稱重飲食, 並把這些飲食技巧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 科學地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飲食的良好生活習慣, 有助於日常藥物治療之外的血糖控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