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推進我國船舶動植物檢疫監管模式改革

□李昕珅

近日, 加拿大當局就馬紹爾群島籍貨輪“巴拉奧”輪(MV BALAO)未辦理《船舶無亞洲型舞毒蛾檢查證書》停靠加拿大港口事件向質檢總局進行了通報, 原因是離開上海港時未辦理亞洲型舞毒蛾(AGM)檢查證書, 該輪將前往指定錨地等待接受檢查或轉運到其他港口, 若在檢查中發現AGM, 則會對船舶採取拒絕入境並輔以在該航線中長達2年的強行檢疫措施。 2009年以來, 北美植保組織3個成員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從每年6月1日起對來自亞洲型舞毒蛾(AGM)疫區的入境船舶進行檢查, 後續智利、紐西蘭也陸續開展AGM監測,

要求來自AGM疫區的船舶, 應在輸出國最後一個離境港口申請接受亞洲型舞毒蛾檢查, 並獲得《船舶無亞洲型舞毒蛾檢查證書》。 該項規定在要求我國做好港口船檢模式應對的同時, 也對我國船舶動植物檢疫的監管模式改革的推進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轉變船舶動植檢監管理念。 北美植物保護組織的船舶動植物防控抓住防範外來有害生物這一關鍵, 制定的防控措施科學、合理, 對船方的處罰威懾力大, 指導性強。 根據舞毒蛾的習性及生存區域劃分疫區, 根據舞毒蛾卵塊的存活期篩選船舶進行布控, 再次明確船長為第一責任主體, 發現無證書事件時通報最後一港所在國家政府, 一整套動作針對性強, 對防止舞毒蛾入侵而言可謂對症下藥。

目前我國對船舶動植物檢疫的監管重心在食品艙、食品裝載港、壓艙水及船上自用的動植物產品, 而對外船舶攜帶有害生物的防控理念相對薄弱。 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理念, 將船舶的動植物疫情防控重點放在可能隨國際航行船舶入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上, 結合國內對相關有害生物防治要求, 制訂對船舶的檢疫策略, 並可在SPS框架內爭取一定的貿易主動權。

升級船舶動植檢工作方法。 北美植物保護組織根據舞毒蛾卵塊存活期為2年這一特性, 要求入境船舶在靠港前提供近2年的靠港記錄, 並將這一靠港記錄連同船舶是否持有《船舶無亞洲型舞毒蛾檢查證書》一起, 作為是否將船舶列入監管重點的依據。

這一要求無疑是有充分依據的。 對於船舶而言, 其航行軌跡和靠泊記錄對疫情防控有著重要意義, 應作為檢驗檢疫船舶入境申報的“必填項”。 另一方面, 在證書有效期這一問題上, 有別于《衛生控制措施證書》明確有效期為半年, 《船舶無亞洲型舞毒蛾檢查證書》規定只要船舶在獲得後沒有停靠或途徑AGM疫區, 就長期有效;反之, 則必須重新申請。 這一規定更合理, 操作也更靈活。 在世界衛生條例框架下, 我國對於《衛生控制措施證書》的要求較為嚴格, 但有時會出現證書無法及時準確反應船舶動植物疫情的情況, 需要更加靈活高效的工作方法。

有效設置船舶動植檢疫情預警。 在船舶電訊檢疫比例不斷提升的當下,

現有的基於停靠動植物疫區情況和食品裝載港情況的入境船舶動植物疫情預警很難實現有效驗證, 應當探索引入“一次性處罰+長期追蹤”的模式, 以期起到監管與預警並舉的效果。 每月停靠上海港的國際航行船舶近2000艘, 船舶在變更航線或承運人之後可能會發生船名、呼號甚至船籍港的變更, 船舶停靠的港口、檢疫方式以及登輪檢查人員也可能發生變化, 唯獨國際海事組織編號(IMO號)是船舶自始至終的不變的識別碼, 能夠準確地把每次船舶的檢疫情況進行傳遞與追蹤。 對於登輪檢疫中發現過動植物疫情的船舶, 檢疫人員可以在船檢資訊化系統中進行問題記錄, 由系統將該問題標籤與該輪的IMO號進行關聯,
在船舶下次停靠時自動發出預警, 從而提示該航次檢疫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 上海港目前已建立《上海口岸重點檢疫監管船舶目錄》, 對於目錄內船舶不予以電訊檢疫便利政策。 然而國際航行船舶可能每次停靠國內不同的港口, 國內各港口的船舶檢疫資訊尚未互通, e-CIQ業務主幹系統也未將船檢業務納入其中。 互聯網政務環境下, 要實現全國範圍內對疫情發生船舶的有效預警, 搭建統一的船舶檢疫資訊化基礎設施勢在必行。

加強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政策解讀與企業宣傳。 檢驗檢疫部門應做好傳入我國檢疫有害生物的摸底和整理工作, 對每一種檢疫有害生物(包括已傳入和可能傳入的), 在掌握其習性的同時,摸清生物的主要來源地,作為政策儲備和備用技術手段,服務于國境衛生安全及國家外貿政策制定。另一方面,檢驗檢疫部門也有義務幫助我國船舶企業加強貿易國政策解讀,使企業避免遭受經濟損失。去年以來,上海局通過資訊化系統與CCIC進行互通備忘,把船舶離港時間、目的港、船代企業聯繫方式等資訊第一時間共用給CCIC,使其能夠對船方進行點對點的政策宣傳,在5月至11月的舞毒蛾疫情高發期,船方申請檢查率達到了95%,基本實現全覆蓋,為船方的經濟利益進行了保障,為上海建設AGM非疫區提供有力支援。

《中國國門時報》

在掌握其習性的同時,摸清生物的主要來源地,作為政策儲備和備用技術手段,服務于國境衛生安全及國家外貿政策制定。另一方面,檢驗檢疫部門也有義務幫助我國船舶企業加強貿易國政策解讀,使企業避免遭受經濟損失。去年以來,上海局通過資訊化系統與CCIC進行互通備忘,把船舶離港時間、目的港、船代企業聯繫方式等資訊第一時間共用給CCIC,使其能夠對船方進行點對點的政策宣傳,在5月至11月的舞毒蛾疫情高發期,船方申請檢查率達到了95%,基本實現全覆蓋,為船方的經濟利益進行了保障,為上海建設AGM非疫區提供有力支援。

《中國國門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