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回味南方的冬——殘雪七尖簡記

距元旦節前一周從七尖回來已有一個月, 元旦的華東K2遊記已是早早寫完, 即使是節後第二次從那回來, 遊記也一直未曾開始。 況且說是我拖延癌吧, 雪地七尖並不是無事可寫, 只是這些日子我的興趣都被別的事情吸引了去, 一時無法“冷靜”下來。

作為一個地道的南方驢子, 自從離家到魔都後幾乎就再也沒見過堆積起來的雪, 還記得兒時的寒假總會回到深山裡的老家過年, 大雪總是毫不吝嗇地鋪得漫山遍野, 銀裝素裹地壓彎了所有林子的樹,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是頭燈, 只記得我總喜歡蹲坐在劈啪作響的火堆邊,

盯著柴火上扭動的光亮, 聽大人們說起冬夜裡雪地上的兔子鬼, 還有那令人半信半疑的他們親身經歷的深山怪誕往事。

所謂“七尖”便是戶外界的一種俗稱, 它是指浙江臨安區內自西向東(或者相反)穿越天目山的一條徒步線路, 其間需要經過七座海拔超過1200米的主要山峰, 總爬升數在華東眾多線路中位列其首, 線路距離次於千八穿越, 被驢友們稱為“華東第二虐”。

入坑戶外已有很久, 之所以留著七尖一直沒走本身就是奔著雪去的, 不下雪不七尖, 沒想江浙的雪來得那麼早。 一夜之間身處獨豎尖、清涼峰、七尖等各地的山友們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於是便不能再淡定, 遂跟夥伴們說:“七尖下雪了,

我們走吧”。

雖然已經是一周後的殘雪, 但這隱秘於連綿山脈之中的一片片潔白依然滿足著造訪者們的所求, 這就是南方的冬。

第一晚住山下農家, 第二天一早乘車去往徒步起點的仙人頂山腳環山公路, 雖然是跟團走而且住山下, 腦抽筋的我還是帶上了重裝的行頭(老年人說這是年輕人的傲嬌,

總是想證明點什麼)。

傳聞七尖的山下農家住宿條件不錯, 而且菜色可口, 可口暫時還沒感受到, 不過住宿環境確實是超出預期很多。 (對比著三尖漏風的破房子加大通鋪, 這裡已經稱得上是五星級了)

精緻的裝修, wifi、熱水、電視、電熱毯俱全, 這次帶了剛入坑的新夥伴, 希望他別被這樣的開頭迷惑了雙眼。

清晨5:30出發, 40分鐘後抵達山腳公路, 本來還擔心過了一周, 山裡還能剩下多少雪。 直到看到這樣的公路, 一切都變得釋然了。

六點剛過, 天色還是一片漆黑,

頂著頭燈邁步在積雪的環山公路上(為什麼要走公路?因為迷糊的老幹部北堂帶錯了路, 爬了個坡之後上不去了, 才發現走錯了路)。

重回正確登山口天色已經開始發白, 可能是因為正對陽面, 這段爬坡路積雪較少, 走得熱了停下來脫件衣服, 順便感受下身後金色的晨曦。

又爬了一段依然沒看見太陽升起,日出已經是沒有希望了。

積雪變多,開始穿一個小樹林子,林子的盡頭就是山頂。

正常50分鐘左右便能抵達仙人頂的碑刻和破磚房,裡面有人在賣飲料(那位問有沒有熱水的哥們,你真的想太多了),這是今天唯一的補給點。

爬上平臺放眼眺望,無盡群山在眼前鋪開,宛如一幅色彩濃郁的水墨畫。靜心深吸,仿佛能把天地間的靈氣統統吸進肺裡。

合影一張,中間這位頭戴希望帽的小夥就是被我帶入坑來的阿澤。

從房子一側的小路下去,路面結冰變得很滑,穿上冰爪後便如履平地,很快便進入到第一段山脊路,此段道路平緩,非常好走。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往雪裡撲。

白色雪地的盡頭是一個陡坡,陡坡下去後進入小樹林,下到底之後便是去往第二尖龍王山的爬坡路。

給後面的人留個標記,免得他們走錯路(好吧,我其實就是情不自禁地想在這趴一會兒……)。

馬上就要抵達山頂了,除了雪化之後的路面有些泥濘外,一切都還好走。(從山腰平地開始卸包輕裝走,因為去第三尖的路和去山頂的路並不重合,還需要原路返回,所以體力不好的人也可以在平地處休息,直接繞過山尖)

山頂的石碑,風很大,停留了一會就覺得有些涼。

遠處的山脊仿佛是大地的經脈,黑與白的深沉色調給人以威嚴雄壯的感覺,而這也是我們接下來去往三尖、四尖的路。

回首遠望我們來時的地方,竟然有那麼高那麼遠。

第三尖藥王峰近在眼前,一口氣懟到頂,有些地方用手借力才能爬上去,正好給徒步於平淡無奇風景中的我們增添一點小小的樂趣。。

馬上就到第四尖了,阿哲似乎有些小興奮啊,造型凹得不錯,不知道走完後倆腿還能否健在。

前面的韓國妹紙步伐穩健,漢語說得很溜,長住中國,之前在三尖和武功山回來的火車站都見過,路上吐槽說韓國的肉也貴蔬菜也貴,全都靠進口。(這麼說咱大天朝也就切糕和茶葉蛋貴了)。

第四尖和第三尖不僅離得近,連樣子都有神似,一個光禿禿的小石山。

打卡完畢,原路返回,從上山路的山腰平地左側下去。開始進入今天的下山路段。

這裡本來是去第五尖的路,不過因為該區域是瀕危野生動物小鯢的棲息地,從去年開始就被保護了起來,現在只能繞道了。

前面的倆英國妹紙沒帶登山杖也沒帶冰爪,現在已經摔成了泥屁股(沒錯,這次我們是國際團)。

艱難地下到山腳,看到了磚房人煙,走在平整的鄉間路上,你以為這就算完了?不不不,所有你下過的高度,分分鐘之後就得再還回來,過了小河咱們山頂上見。

整個上坡我都沒有拍照,因為我的肚子一路上嘀咕著“不准拍照,不准拍照”,吵得我看東西都快重影了。一口氣爬到接近山頂,並賄賂了它一包零食,這才總算是住嘴。

這次是真的只剩下坡了,道路暢通,一路順滑,速度就要起飛。

天色漸晚,一路下到水泥路,坐在路邊等後面的隊友,天很快就黑了,徒步回農家,熱水限量,先到先得,走得慢的小夥伴小心別著涼啊。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赤道和阿澤都說雞不好吃,可我覺得挺香,難道是我太沒追求了?

第二天依然是5:30出發,但是有兩個隊友掉了隊,只是慢了幾分鐘就找不到了路,等著等著天就亮了。因為去第六尖需要繞遠路,跟著大隊伍走可能無法及時趕回上海,所以又跳一尖,七尖已成五尖。

從這條小路上山,山路崎嶇,需要特別小心。

我說得沒錯吧,崎嶇,接近180°的小道折回著向上延伸(恐高膽小的已經自覺手扶地面)。

低頭不見五趾的高度(你敢不敢把鞋脫了……)。

加油,你是最胖的,還差幾十步就能(看)到頂了。

上完第一個坡後就開始鑽林子,一小段平路之後又開始爬坡,坡度很陡,不少地方也是需要手腳並用的,地上雖有積雪和碎冰,好在不是很滑,所以沒有用上冰爪。

上到頂之後很快又開始下坡,不斷爬升就是七尖的特色,如果是夏秋,這樣的矮竹叢裡,螞蟥可能也是特色。

仙人台小憩,倆小夥伴盤腿而坐。(話說修煉那個什麼心經不是得面對面麼?而且在垃圾堆旁邊深呼吸真的不會岔氣?)

仙人台往後就是一個小時左右的緩坡,直通最後一尖:大仙頂。落葉林裡都是積冰,有些地方很滑,沿途遇到不少越野跑的人從這裡下去,不知道屁股還好麼。

越接近山頂,風變得越大,但是不知為何,看到這樣的畫面總會覺得內心于一片寧靜。

爬到山頂,灰暗的枯木化作一片金黃,風吹草蕩漾。

大仙頂的測繪標誌和瑪尼堆,風很大,好幾次連包帶人給吹歪了。

站在大仙頂上瞭望,昭明禪寺就在山下的某處,信佛的阿澤同學去哪裡吃過齋聽過經,如果是我,用不著三兩天就會瘋掉。

山頂風大不宜久留,沿著山頂的主路從瑪尼堆另一側下山,這裡經常有人走錯路,從靠近上來的路的方向下去了(那裡也有一個瑪尼堆,不過明顯“地位”比較低)。

瑪尼堆下去需要注意右側的絲帶標誌,走得快的話,大概幾分鐘後就能看到,因為回農家的路並不是沿著這條防火帶一直往下走到底的。

有點像三尖吃的野山楂,要不要嘗一顆呢(第二次走的時候就光顧著拍這個了,結果忘了路邊的標記走過了頭)。

下大約一個多小時的坡後,當你看到這幾個茅草土房,說明你已經離公路只剩下不到一小時的路程了。

喝口水的功夫,阿澤同學就已經跑去搭訕三位歪果仁妹紙了。

最後的碎石坡小道,告別身後的山巒,公路就在眼前。

兩周後我再次回到這裡,這一次沒了雪只剩下未化的冰,好在天氣晴朗,除去陰霾的我又看到了另一個七尖。

破曉的黎明。

昏黃的群山。

頭頂的天空。

山下的村落。

我不知道我會不會第三次回到這裡,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循著曾經的足跡,我和我的回憶一直在這裡。這可能是今年(農曆)我的最後一篇遊記,但是我的腳步還會繼續。

順便感受下身後金色的晨曦。

又爬了一段依然沒看見太陽升起,日出已經是沒有希望了。

積雪變多,開始穿一個小樹林子,林子的盡頭就是山頂。

正常50分鐘左右便能抵達仙人頂的碑刻和破磚房,裡面有人在賣飲料(那位問有沒有熱水的哥們,你真的想太多了),這是今天唯一的補給點。

爬上平臺放眼眺望,無盡群山在眼前鋪開,宛如一幅色彩濃郁的水墨畫。靜心深吸,仿佛能把天地間的靈氣統統吸進肺裡。

合影一張,中間這位頭戴希望帽的小夥就是被我帶入坑來的阿澤。

從房子一側的小路下去,路面結冰變得很滑,穿上冰爪後便如履平地,很快便進入到第一段山脊路,此段道路平緩,非常好走。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往雪裡撲。

白色雪地的盡頭是一個陡坡,陡坡下去後進入小樹林,下到底之後便是去往第二尖龍王山的爬坡路。

給後面的人留個標記,免得他們走錯路(好吧,我其實就是情不自禁地想在這趴一會兒……)。

馬上就要抵達山頂了,除了雪化之後的路面有些泥濘外,一切都還好走。(從山腰平地開始卸包輕裝走,因為去第三尖的路和去山頂的路並不重合,還需要原路返回,所以體力不好的人也可以在平地處休息,直接繞過山尖)

山頂的石碑,風很大,停留了一會就覺得有些涼。

遠處的山脊仿佛是大地的經脈,黑與白的深沉色調給人以威嚴雄壯的感覺,而這也是我們接下來去往三尖、四尖的路。

回首遠望我們來時的地方,竟然有那麼高那麼遠。

第三尖藥王峰近在眼前,一口氣懟到頂,有些地方用手借力才能爬上去,正好給徒步於平淡無奇風景中的我們增添一點小小的樂趣。。

馬上就到第四尖了,阿哲似乎有些小興奮啊,造型凹得不錯,不知道走完後倆腿還能否健在。

前面的韓國妹紙步伐穩健,漢語說得很溜,長住中國,之前在三尖和武功山回來的火車站都見過,路上吐槽說韓國的肉也貴蔬菜也貴,全都靠進口。(這麼說咱大天朝也就切糕和茶葉蛋貴了)。

第四尖和第三尖不僅離得近,連樣子都有神似,一個光禿禿的小石山。

打卡完畢,原路返回,從上山路的山腰平地左側下去。開始進入今天的下山路段。

這裡本來是去第五尖的路,不過因為該區域是瀕危野生動物小鯢的棲息地,從去年開始就被保護了起來,現在只能繞道了。

前面的倆英國妹紙沒帶登山杖也沒帶冰爪,現在已經摔成了泥屁股(沒錯,這次我們是國際團)。

艱難地下到山腳,看到了磚房人煙,走在平整的鄉間路上,你以為這就算完了?不不不,所有你下過的高度,分分鐘之後就得再還回來,過了小河咱們山頂上見。

整個上坡我都沒有拍照,因為我的肚子一路上嘀咕著“不准拍照,不准拍照”,吵得我看東西都快重影了。一口氣爬到接近山頂,並賄賂了它一包零食,這才總算是住嘴。

這次是真的只剩下坡了,道路暢通,一路順滑,速度就要起飛。

天色漸晚,一路下到水泥路,坐在路邊等後面的隊友,天很快就黑了,徒步回農家,熱水限量,先到先得,走得慢的小夥伴小心別著涼啊。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赤道和阿澤都說雞不好吃,可我覺得挺香,難道是我太沒追求了?

第二天依然是5:30出發,但是有兩個隊友掉了隊,只是慢了幾分鐘就找不到了路,等著等著天就亮了。因為去第六尖需要繞遠路,跟著大隊伍走可能無法及時趕回上海,所以又跳一尖,七尖已成五尖。

從這條小路上山,山路崎嶇,需要特別小心。

我說得沒錯吧,崎嶇,接近180°的小道折回著向上延伸(恐高膽小的已經自覺手扶地面)。

低頭不見五趾的高度(你敢不敢把鞋脫了……)。

加油,你是最胖的,還差幾十步就能(看)到頂了。

上完第一個坡後就開始鑽林子,一小段平路之後又開始爬坡,坡度很陡,不少地方也是需要手腳並用的,地上雖有積雪和碎冰,好在不是很滑,所以沒有用上冰爪。

上到頂之後很快又開始下坡,不斷爬升就是七尖的特色,如果是夏秋,這樣的矮竹叢裡,螞蟥可能也是特色。

仙人台小憩,倆小夥伴盤腿而坐。(話說修煉那個什麼心經不是得面對面麼?而且在垃圾堆旁邊深呼吸真的不會岔氣?)

仙人台往後就是一個小時左右的緩坡,直通最後一尖:大仙頂。落葉林裡都是積冰,有些地方很滑,沿途遇到不少越野跑的人從這裡下去,不知道屁股還好麼。

越接近山頂,風變得越大,但是不知為何,看到這樣的畫面總會覺得內心于一片寧靜。

爬到山頂,灰暗的枯木化作一片金黃,風吹草蕩漾。

大仙頂的測繪標誌和瑪尼堆,風很大,好幾次連包帶人給吹歪了。

站在大仙頂上瞭望,昭明禪寺就在山下的某處,信佛的阿澤同學去哪裡吃過齋聽過經,如果是我,用不著三兩天就會瘋掉。

山頂風大不宜久留,沿著山頂的主路從瑪尼堆另一側下山,這裡經常有人走錯路,從靠近上來的路的方向下去了(那裡也有一個瑪尼堆,不過明顯“地位”比較低)。

瑪尼堆下去需要注意右側的絲帶標誌,走得快的話,大概幾分鐘後就能看到,因為回農家的路並不是沿著這條防火帶一直往下走到底的。

有點像三尖吃的野山楂,要不要嘗一顆呢(第二次走的時候就光顧著拍這個了,結果忘了路邊的標記走過了頭)。

下大約一個多小時的坡後,當你看到這幾個茅草土房,說明你已經離公路只剩下不到一小時的路程了。

喝口水的功夫,阿澤同學就已經跑去搭訕三位歪果仁妹紙了。

最後的碎石坡小道,告別身後的山巒,公路就在眼前。

兩周後我再次回到這裡,這一次沒了雪只剩下未化的冰,好在天氣晴朗,除去陰霾的我又看到了另一個七尖。

破曉的黎明。

昏黃的群山。

頭頂的天空。

山下的村落。

我不知道我會不會第三次回到這裡,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循著曾經的足跡,我和我的回憶一直在這裡。這可能是今年(農曆)我的最後一篇遊記,但是我的腳步還會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