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賽場“練兵”北京“取經”我市醫療保障向“冬奧標準”看齊

張家口新聞網訊(記者劉柱通訊員董彥召高博韓宵)在不久前結束的2017/2018年國際雪聯世界盃賽事中, 市衛計委調集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解放軍第251醫院、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市建國醫院、崇禮區人民醫院7家冬奧定點保障醫院的醫務人員全程參與, 並邀請北京市急救中心、北京999救援中心以及部分省屬醫院30余名醫務人員共同參與保障工作, 較好地保證了運動員的轉運和救治, 受到了組織方的肯定。 我市冬奧醫院保障能力通過一場場賽事得到了核對總和提升。

每次比賽都是“練兵”

滑雪對身體的平衡及身體肌肉力量有著比較高的要求, 滑行的不規範、失誤、寒冷的氣候都極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特別是在競技比賽中, 往往決定勝負的因素是速度、高度、動作難度等, 而高速運動、高處落下等環節, 也是最容易出現事故的時候, 運動員踝關節、小腿、膝關節、髖關節的骨折, 以及頭部的撞傷、擦傷等都是比較常見的。 因此, 作為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的承辦地之一, 我市在賽事中的醫療保障能力儘早與“冬奧標準”看齊成為未來幾年全市衛計系統的重點工作之一, 而2022年之前在我市舉辦的每一次大型賽事都是難得的“練兵”機會。

為做好2017/2018年國際雪聯世界盃醫療保障工作, 市衛計委成立了專門的醫療保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

由市衛計委主任為組長, 主管副主任為副組長, 相關醫院院長和市衛生計生委相關科室科長為成員, 負責所有賽事醫療保障的綜合協調、指揮工作。 同時按照國際雪聯對世界盃賽事醫療保障的標準要求制訂了醫療保障方案、急救車配置標準、傷病處置流程、場地急救流程、院內急救流程等各類方案、預案;設定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解放軍第251醫院、張家口市第一醫院、崇禮區人民醫院5家醫院負責運動員的院內救治;在每個賽場附近停放急救車3輛和救援直升機1架, 每輛車配備1名醫生1名護士和急救設備、藥品, 負責運動員的院前轉運。

7家冬奧定點保障醫院在比賽事現場都各自由一名醫療技術水準高、英語口語交流能力強的負責人任首席醫務官,

負責賽事醫療技術方面的整體工作, 並負責與各參賽隊隊醫的溝通工作。 同時在各自所負責的賽場設置現場醫療點2個, 每個醫療點配備1名醫生2名護士和急救設備、藥品, 負責運動員的現場急救, 並在場外設置急救站1個, 配備1名醫生1名護士, 負責一般外傷的室內處置。

“為了做好這次保障工作, 我們提前半個月就開始做準備工作, 成立了由普通外科主任為首席醫療官、骨科副主任醫師為領隊的醫療救治隊伍。 ”解放軍第251醫院相關負責人說, 該醫院還在院內建立專門的賽事綠色通道、明確專人作為院內急救聯絡員、制訂院內救治方案、選派優秀的醫務人員參加醫療急救工作,

並制訂了賽事現場救治流程和應急預案, 專門針對此次賽事開展了氣管插管、心肺復蘇、外傷救治等方面的強化培訓, 並根據賽事要求配備了醫療急救設備、創傷藥品以及背板、夾板等急救器械。 為了適應賽場保障需求, 還根據賽場實際情況, 在終點區和跳臺區分別設置了救援點, 以滿足賽事的需要。

攜手北京提升保障水準

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2022年冬奧會, 向國際奧會做出了提供一流醫療服務的承諾。 為此, 我市針對冬奧醫療保障需要, 主動搭建申奧階段擬定的定點醫院服務醫院、奧運重點專科醫院與北京優質醫療資源的對接合作, 市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四醫院、口腔醫院分別與北京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同仁醫院、口腔醫院簽約掛牌,

共建合作醫院, 圍繞神內、神外、骨科、眼科、頜面外科等冬奧重點保障學科, 合作共建科室, 提升醫療保障服務能力。

據瞭解, 根據國際雪聯(FIS)《醫療指南》要求及國際慣例, 在正式的訓練日和比賽日, 冬奧會雪上項目(特別針對高山滑雪、自由滑雪、越野滑雪、跳臺滑雪)需配備裝備齊全且能提供高級生命支援的醫護團隊和轉運工具, 以保證能夠用最快速度將患者從高山撤離, 並為其提供最優秀的醫療救護。 而我市航空醫療救援體系發展時間較短, 航空醫療救援能力還有所欠缺, 近幾年市第一醫院應急團隊通過與航空公司開展合作, 也進行了一些航空醫學救援工作,具有了一定的經驗。“冬奧會規格高、影響力大,醫療保障工作尤其重要。因此,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航空醫療保障項目非常必要。”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儘快提高我市醫療保障能力,市衛計委多次組織各冬奧定點保障醫院相關人員前往北京市急救中心、北京999救援中心,通過參觀、研討、演練等方式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北京市急救中心和北京999救援中心有著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而我市由於滑雪運動的興起,在滑雪運動傷情處理方面已積累了一些經驗。”市第一醫院應急辦主任房濤說,兩地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能夠很好地促進雙方之間取長補短,因此市第一醫院在本次國際雪聯世界盃賽事中派出的醫療保障隊利用每天下午四點賽事結束後的空餘時間,與北京市急救中心救援隊共同組織現場急救、雪地轉運及空地轉運演練,以提高救援隊員的業務素質和雙方的配合能力。

冬奧醫療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2022年冬奧會醫療保障需要,明確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愛國衛生及綜合性事務工作5大籌備任務,市第二醫院創傷診療中心、市中心血站采供血業務樓、市急救中心和停機坪項目4個冬奧醫療保障項目於2017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各專案單位一把手負總責,抽調人員組建專班,積極推進專案開工建設。經開區政府、市冬奧辦、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審批局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配合,齊心協力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以求保障專案的順利進行。同時,太舞、萬龍滑雪場醫療急救站業務用房已建成投入使用,雲頂、長城嶺、多樂美地滑雪場醫療急救站將於近期完工投入使用,醫療保障專案全面開工。此外,全市列入2018年《張家口賽區水電氣信及其他配套設施建設規劃》的4個保障專案---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市第一醫院、解放軍第251醫院的醫療保障項目和以完善我市航空醫療救援體系為目的的停機坪專案已制訂改造方案,明確專人負責。目前,解放軍第251醫院已將建設專案方案上報,正在等待批復。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醫療保障能力達到‘冬奧標準’,我市下一步將繼續加強醫療保障人員的英語、滑雪、急救等知識的培訓,以建立一支適應冬奧會要求的醫療保障團隊,同時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療保障機制和設備、物資的投入機制,以確保冬奧會的醫療保障效率和效果。”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說。

也進行了一些航空醫學救援工作,具有了一定的經驗。“冬奧會規格高、影響力大,醫療保障工作尤其重要。因此,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航空醫療保障項目非常必要。”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儘快提高我市醫療保障能力,市衛計委多次組織各冬奧定點保障醫院相關人員前往北京市急救中心、北京999救援中心,通過參觀、研討、演練等方式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北京市急救中心和北京999救援中心有著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而我市由於滑雪運動的興起,在滑雪運動傷情處理方面已積累了一些經驗。”市第一醫院應急辦主任房濤說,兩地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能夠很好地促進雙方之間取長補短,因此市第一醫院在本次國際雪聯世界盃賽事中派出的醫療保障隊利用每天下午四點賽事結束後的空餘時間,與北京市急救中心救援隊共同組織現場急救、雪地轉運及空地轉運演練,以提高救援隊員的業務素質和雙方的配合能力。

冬奧醫療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2022年冬奧會醫療保障需要,明確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愛國衛生及綜合性事務工作5大籌備任務,市第二醫院創傷診療中心、市中心血站采供血業務樓、市急救中心和停機坪項目4個冬奧醫療保障項目於2017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各專案單位一把手負總責,抽調人員組建專班,積極推進專案開工建設。經開區政府、市冬奧辦、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審批局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配合,齊心協力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以求保障專案的順利進行。同時,太舞、萬龍滑雪場醫療急救站業務用房已建成投入使用,雲頂、長城嶺、多樂美地滑雪場醫療急救站將於近期完工投入使用,醫療保障專案全面開工。此外,全市列入2018年《張家口賽區水電氣信及其他配套設施建設規劃》的4個保障專案---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市第一醫院、解放軍第251醫院的醫療保障項目和以完善我市航空醫療救援體系為目的的停機坪專案已制訂改造方案,明確專人負責。目前,解放軍第251醫院已將建設專案方案上報,正在等待批復。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醫療保障能力達到‘冬奧標準’,我市下一步將繼續加強醫療保障人員的英語、滑雪、急救等知識的培訓,以建立一支適應冬奧會要求的醫療保障團隊,同時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療保障機制和設備、物資的投入機制,以確保冬奧會的醫療保障效率和效果。”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