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朋友圈瘋傳老人劃車事件最新進展!余杭警方依法處理 亮明態度!

這兩天, 杭州余杭一段老人拿鑰匙劃車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旁邊圍觀群眾正在勸阻老人“差不多就行了”。

當時老人正在氣頭上, 一邊在車上用鑰匙寫字, 一邊說著:“這裡住的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 我要讓他整個車子去補漆, 花大錢才知道教訓。 ”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來看現場視頻

原來, 當時一輛湖州德清牌照的越野車停在了杭州余杭塘棲水北景區的一塊空地上, 而停車的後面正是一個弄堂, 弄堂內住著7、8戶老人家。 這位劃車的老人正是住在弄堂裡的住戶。

事情發生在1月28日上午, 28日下午, 余杭公安塘棲派出所就接到了車主姚女士的報警電話。

姚女士告訴民警, 1月28日上午, 她和老公來塘棲水北景區遊玩, 他們將車開到了塘棲美食街裡面, 因為周圍都是積雪, 看不清車位劃分, 看到周邊都停著車子, 他們就把車停在地下停車場的口子邊上。

下午1點40分左右,

他們遊玩結束準備回家時, 就發現車子被人劃的面目全非, 車的四面都寫滿了字, “請文明停車”、“沒有教養”、“老人居住通道”、“請下次注意”……尤其是引擎蓋上的幾個字, 特別顯眼。

△被寫滿了字的車

民警趕到現場調查取證後, 姚女士將視頻作為證據提供給警方。 不久, 民警找到了視頻中的老人。

當民警問到這個劃車事件時, 老人當即承認了, 隨後老人向民警倒了一番苦水。

事情是這樣的, 塘棲是杭州余杭有名的旅遊景點, 老人就居住在這個古鎮景區裡水北街邊上的一個弄堂裡面, 這個弄堂的社區裡住的都是老年人。 1月28日那天是下雪天, 早上老人起床後發現社區的弄堂通道裡積滿了雪, 想著大家年紀都大了, 老人拿來鐵鏟做了“活雷鋒”。 他花了一上午的時間, 將社區門口通道上的雪都剷除了。

△老人家將通道清理出來

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老人感到心滿意足, 就準備上個廁所回家吃午飯了, 沒想到從廁所出來, 自己剛清理的通道就被一輛藍色的車給占住了。

△通道出門被擋住

看到這一幕,老人家頓時氣上心頭,拿著手中的鑰匙就在車上寫字,於是有了視頻中的一幕。

至於視頻是誰拍的,老人家表示他也不清楚,當時正在氣頭上,也沒注意有人在拍視頻。

回到家了,老人向家人傾訴了這件事,等到冷靜下來一想,老人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

被劃的車輛,沒有在停車位上,堵住了通道,老人非常氣憤。

民警瞭解到,其實老人弄堂外的這塊空地屬於景區的公共區域,並不是停車場,標準的景區停車場其實就設置在這個空地邊上不遠處的地下,而且也有停車指示牌。

△地下停車場的指示牌

但因為圖方便,又是景區,外地遊客多,有時候是會有人圖省事乘景區管理人員不注意把車停在這塊空地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景區保安也很頭疼,經常一不留神就有車停下了,所以經常開一些提醒單,以示提醒。

△提醒單

而因為此處是景區裡的空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這裡並不是法律所規範的“道路“,因此這個位置並沒有根據法律規定設置禁停的標誌、標線,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交警不能對姚女士車輛進行處罰。

不過,姚女士也感到有些慚愧,她表示事先自己也不知道那裡不能停車,加上雪天,也有別人停在那裡,邊上也沒有禁停的標誌,想著自己很快就回去,就停在了那。

當天,余杭公安塘棲派出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本著民事糾紛引發違法行為可依法調解處理的原則,在派出所內將雙方叫到一起主持調解工作,民警解釋了法律,講明瞭道理,說通了情理,老大爺和姚女士就各自的行為互相道了歉,老大爺也表示願意承擔一部分汽車的修理費用。

1月31日下午,姚女士車子修好了,車身噴漆最終花了4000余元,老人自願承擔了2500元,姚女士自己承擔了1500元,雙方握手言和。

△雙方簽署調解協議書

小編覺得吧

老大爺挺不容易,又是熱心腸,大雪天為大家清理公共區域的積雪,清理出一條秘密頻道,真應該點贊!

大爺,您辛苦了!

誰知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卻被姚女士的車子占道,心裡有火氣確實可以理解。

姚女士在景區圖省事,不把車子停在停車場,而隨意停車,擋了老人家的弄堂通道,確實不對。

不過從法律角度看,車主姚女士的行為雖然是不文明行為,但卻算不上違法行為,而大爺一氣之下的劃車行為卻是標準的“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違法行為,如果造成的損害後果達到一定標準,還可能涉及構成刑事犯罪。

難道就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制止嗎?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小編想說:文明是與“野蠻”相對立的。

真正的文明行為和舉止,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當我們去糾正那些我們認為“不文明”行為和舉止的時候,我們應當採用文明的行為,而不能用“野蠻”的行為,甚至用違法、犯罪的行為,那樣我們就背離了文明的真正含義,走入了“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最終傷害到每個社會個體。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確會被許多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或公共利益,有時真的很窩火!

但小編還是想提醒大家,別跟這些“不文明”的人和事“鬥氣”,一則氣大傷身,二則咱們如果用不文明的行為去制止不文明,咱們自己反倒降低了身段,您說對吧?

最終,法律的歸法律,道德的歸道德,真的遇到道德、法律都約束不了的事,咱們不是還有“人心”嗎?

都說老百姓心裡都有桿秤,您說對嗎?

塘棲派出所供稿

△通道出門被擋住

看到這一幕,老人家頓時氣上心頭,拿著手中的鑰匙就在車上寫字,於是有了視頻中的一幕。

至於視頻是誰拍的,老人家表示他也不清楚,當時正在氣頭上,也沒注意有人在拍視頻。

回到家了,老人向家人傾訴了這件事,等到冷靜下來一想,老人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

被劃的車輛,沒有在停車位上,堵住了通道,老人非常氣憤。

民警瞭解到,其實老人弄堂外的這塊空地屬於景區的公共區域,並不是停車場,標準的景區停車場其實就設置在這個空地邊上不遠處的地下,而且也有停車指示牌。

△地下停車場的指示牌

但因為圖方便,又是景區,外地遊客多,有時候是會有人圖省事乘景區管理人員不注意把車停在這塊空地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景區保安也很頭疼,經常一不留神就有車停下了,所以經常開一些提醒單,以示提醒。

△提醒單

而因為此處是景區裡的空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這裡並不是法律所規範的“道路“,因此這個位置並沒有根據法律規定設置禁停的標誌、標線,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交警不能對姚女士車輛進行處罰。

不過,姚女士也感到有些慚愧,她表示事先自己也不知道那裡不能停車,加上雪天,也有別人停在那裡,邊上也沒有禁停的標誌,想著自己很快就回去,就停在了那。

當天,余杭公安塘棲派出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本著民事糾紛引發違法行為可依法調解處理的原則,在派出所內將雙方叫到一起主持調解工作,民警解釋了法律,講明瞭道理,說通了情理,老大爺和姚女士就各自的行為互相道了歉,老大爺也表示願意承擔一部分汽車的修理費用。

1月31日下午,姚女士車子修好了,車身噴漆最終花了4000余元,老人自願承擔了2500元,姚女士自己承擔了1500元,雙方握手言和。

△雙方簽署調解協議書

小編覺得吧

老大爺挺不容易,又是熱心腸,大雪天為大家清理公共區域的積雪,清理出一條秘密頻道,真應該點贊!

大爺,您辛苦了!

誰知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卻被姚女士的車子占道,心裡有火氣確實可以理解。

姚女士在景區圖省事,不把車子停在停車場,而隨意停車,擋了老人家的弄堂通道,確實不對。

不過從法律角度看,車主姚女士的行為雖然是不文明行為,但卻算不上違法行為,而大爺一氣之下的劃車行為卻是標準的“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違法行為,如果造成的損害後果達到一定標準,還可能涉及構成刑事犯罪。

難道就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制止嗎?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小編想說:文明是與“野蠻”相對立的。

真正的文明行為和舉止,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當我們去糾正那些我們認為“不文明”行為和舉止的時候,我們應當採用文明的行為,而不能用“野蠻”的行為,甚至用違法、犯罪的行為,那樣我們就背離了文明的真正含義,走入了“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最終傷害到每個社會個體。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確會被許多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或公共利益,有時真的很窩火!

但小編還是想提醒大家,別跟這些“不文明”的人和事“鬥氣”,一則氣大傷身,二則咱們如果用不文明的行為去制止不文明,咱們自己反倒降低了身段,您說對吧?

最終,法律的歸法律,道德的歸道德,真的遇到道德、法律都約束不了的事,咱們不是還有“人心”嗎?

都說老百姓心裡都有桿秤,您說對嗎?

塘棲派出所供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