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2017年肺癌治療盤點:重磅進展,一網打盡!

對肺癌患者而言, 2017年度的關鍵字是“創新的勝利”。 在這一年裡, 臨床腫瘤醫學在肺癌領域取得了多個重磅進展, 每一個臨床進展都意味著患者的生存期進一步提高!展望2018,

相信將會有更多的驚喜發生。

今天, 我們就針對肺癌領域的重磅進展做一個匯總, 一網打盡2017年肺癌治療領域最重要的大事。

免疫治療再奪桂冠, 創造肺癌治療新進展

1:PACIFIC研究開闢肺癌免疫治療全新戰場

免疫治療不再是晚期肺癌患者的專利了!

隨著我們對免疫治療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我們把目光投向了晚期肺癌患者以外:早期肺癌、中晚期肺癌的患者也可以使用PD-1/PD-L1嗎?

阿斯利康的PD-L1抑制劑Durvalumab(Imfinzi)給出了答案。 這個答案堪稱2017年最為重要的臨床結果之一:

在臨床試驗(PACIFIC研究)中,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根治治療後“先發制人”地用上Imfinzi取得了非凡的療效:與傳統的“觀察等待”相比, Imfinzi達到了3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16.8個月VS 5.6個月), 降低了48%的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同時12個月、18個月時的無疾病進展生存率分別達到55.9%和44.2%, 也顯著高於對照組。 在降低腫瘤轉移風險上, Imfinzi的療效也非常明顯。

目前, 在美國最新版指南中, 已經推薦Imfinzi用於部分IIIA及IIIB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療後的鞏固治療。

Imfinzi的成功意味著免疫治療首次向晚期肺癌患者以外的領域跨出了第一步, 同時也意味著免疫治療一旦起效, 療效可能會持久。 當之無愧為2017重大進展之一。

2:PD-1抑制劑繼續在肺癌領域持續創造更優資料

2017年, PD-1抑制劑這股免疫治療的風暴仍然沒有停息, 反而有愈加強烈的趨勢。 截至2017年, 全球有超過1600個與PD-1抑制劑相關的臨床試驗, 這堪稱史上最盛大的抗腫瘤盛宴。

PD-1可以顯著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 部分患者有望實現臨床治癒

提到療效, PD-1抑制劑確實沒有讓我們失望。 2017年11月, 默沙東更新了一個長達五年的臨床實驗資料:相比傳統的治療方式, PD-1抑制劑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由4.3%瞬間提升至15.6%,

增長了近4倍;2017年9月, BMS和默沙東同時公佈了其PD-1抑制劑針對肺癌長期的隨訪資料:經過近三年的隨訪, PD-1抑制劑治療後大約20%的患者可以長期生存期。

PD-1抑制劑聯合治療成為下一步探索方向, PD-1聯合化療大幅提高有效率

對肺癌患者而言,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臨床消息:2017年5月, 基於出色的臨床資料, FDA加速批准PD-1抑制劑Keytruda聯合化療一線用於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 有效率高達55%, 而單用化療有效率只有29%, 更重要的是, 該聯合方案不受PD-L1表達的限制, 對所有患者均有效;9月, 默沙東更新了臨床資料, 聯合組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高達19個月, 而化療組的只有8.9個月, 進一步顯示了聯合治療的優勢。

3:PD-1/PD-L1抑制劑的預測指標獲得突破, 更加精准地預判PD-1/PD-L1療效

過去, PD-1/PD-L1抑制劑僅有20%的有效率一直是我們的痛點。 如何找到一個更加精准的PD-1抑制劑療效預測指標, 一直是臨床醫生努力的方向。 2017年, 除了傳統的PD-L1檢測和MSI檢測, 我們發現了一些新的指標:

腫瘤突變頻率(TMB)。 腫瘤的基因突變越多, 產生的異常蛋白質就可能也越多, 因此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啟動免疫系統。

此外, 還有POLE突變可能增加PD-1療效;MDM2擴增與EGFR突變都不太適宜使用PD-1抑制劑等等。

CFDA在癌症領域持續發力, 連續批准新藥中國大陸上市

2017年,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展現了癌症治療領域的“中國速度”:改革了很多陳舊的制度, 批准、接受了很多呼聲甚高的新藥, 招攬了不少海外回國的藥政人才。 2017年, CDFA一口氣批准了5個癌症新藥:培唑帕尼、阿法替尼、維莫非尼、奧希替尼、瑞戈非尼。 其中,奧希替尼可以說是今年肺癌領域最重要的創新靶向藥之一,它的上市意味著我們對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治療有了更多選擇,而且能夠更加精准。

1:阿法替尼上市

阿法替尼是中國首次批准的二代肺癌靶向藥物,也是最近5年來美國上市的肺癌新藥首次在中國獲批,拉開中國肺癌藥物上市序幕;同時,阿法替尼也是針對EGFR罕見突變的最佳藥物之一。

2:奧希替尼上市

隨著阿法替尼的上市拉開了中國肺癌靶向藥物上市的序幕,2017年最重磅的肺癌藥物:奧希替尼在中國上市了。奧希替尼這個名字或許對大家而言有些陌生,但它的小名AZD9291就是大部分肺癌患者都熟記於心的著名藥物了。

奧希替尼的效果到底有多好?根據已經發表的臨床資料,跟化療相比,AZD9291的有效率是71%,意味著超過70%的患者腫瘤都會明顯縮小,而化療藥物的有效率只有30%,足足提高了一倍多。

不僅如此,奧希替尼身上還有更多光環:今年9月公佈的FLAURA試驗最新結果顯示:奧希替尼在療效上全面優於第一代藥物,有效性貫穿EGFR突變與EGFR T790M突變,且具有更佳的療效與更低的副作用,擁有更長的無進展生存期(18.9個月vs10.2個月)。目前,奧希替尼一線已經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此外,奧希替尼還有一個重要優勢:臨床研究顯示,存在EGFR突變的患者更容易發生腦轉移。而奧希替尼相比易瑞沙而言,對腦轉移的治療效果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也就是說,對腦轉移患者而言,奧希替尼比易瑞沙更為適合。

3:PD-1抑制劑Opdoivo及國產PD-1抑制劑信迪單抗上市申請獲得CFDA受理

今年年底,CFDA連續受理了BMS的PD-1抑制劑及國產PD-1抑制劑信迪單抗的上市申請。對各位肺癌患者而言,等待PD-1抑制劑在中國的上市,已經望眼欲穿了三年零四個月了。PD-1抑制劑的上市受理完成雖然沒有最終確定PD-1抑制劑在中國的上市時間,但它背後的意義卻讓無數臨床腫瘤醫生與患者為之振奮:中國的癌症治療水準在這一刻終於迎頭趕上了世界先進水準,腫瘤免疫治療的全面開展將給我國癌症患者帶來無法想像的幫助。

更重要的是,國產PD-1抑制劑信迪單抗可能在未來上市後每月的藥物費用不超過萬元。這對大多數患者而言,都可謂卸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肺癌臨床結果重大更新,結論或改寫治療方案

1:肺癌患者術後用靶向藥物輔助治療

11月21號,權威臨床雜誌《The LANCET Oncology》全文刊登了一篇吳一龍教授領銜進行的臨床研究報告:ADJUVANT研究(CTONG1104)。研究表明,EGFR突變的早期肺癌患者,手術之後使用靶向藥易瑞沙比使用傳統的化療藥效果可能更好,副作用更小。

其中最重要的臨床結論,就是關於對EGFR突變、Ⅱ~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用吉非替尼進行術後輔助治療和標準化療方案相比,吉非替尼組患者中位無病生存期延長了10.7個月,而且副作用發生率低於化療。

未來是否術後輔助靶向治療會成為攜帶突變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2:NTRK、ROS-1、ALK、BRAF的肺癌患者將擁有更多靶向藥選擇

2017年,肺癌領域獲得臨床進展的並不僅僅只有T790M突變的奧希替尼。事實上,在這一年間出現的肺癌新靶點藥物也具有非常優秀的抗癌潛力。

由Loxo Oncology公司研發的,針對NTRK1、NTRK2及NTRK3基因融合的抗腫瘤新藥——LOXO-101。LOXO-101針對NTRK融合的腫瘤有效率高達76%,其中有12%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而肺癌是NTRK基因融合最常出現的癌症之一。

針對ALK基因融合的藥物可謂是所有基因中針對性藥物最多的:克唑替尼、艾樂替尼、色瑞替尼、Brigatinib以及臨床階段效果非常有意的X-396、TPX-005以及Lorlatinib。對ALK突變的肺癌患者而言,靶向藥有效率高、有效的時間長、可用的藥物多,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輕鬆度過八年時間,達成臨床治癒。

肺癌BRAF突變也有靶向藥可用!2017年,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學》發佈了一項研究,BRAF靶向藥達拉非尼與MEK靶向藥曲美替尼聯合使用後,V600E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疾病控制率達到79%!其中4%腫瘤幾乎完全消失,59%腫瘤顯著縮小,16%大小穩定。無論是患者無進展生存期還是總生存期都顯著延長。目前,這個靶向藥物組合已經被FDA批准上市,用於BRAF突變肺癌患者的治療。

回顧2017,肺癌治療技術的飛速進步讓我們憧憬:攻克癌症真的指日可待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也是所有腫瘤醫學工作者共同的信念。展望2018,相信會有更多更優秀的技術與研究呈現,更多患者獲得新生,更多治療奇跡在上演。

2018,加油!治癒!

其中,奧希替尼可以說是今年肺癌領域最重要的創新靶向藥之一,它的上市意味著我們對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治療有了更多選擇,而且能夠更加精准。

1:阿法替尼上市

阿法替尼是中國首次批准的二代肺癌靶向藥物,也是最近5年來美國上市的肺癌新藥首次在中國獲批,拉開中國肺癌藥物上市序幕;同時,阿法替尼也是針對EGFR罕見突變的最佳藥物之一。

2:奧希替尼上市

隨著阿法替尼的上市拉開了中國肺癌靶向藥物上市的序幕,2017年最重磅的肺癌藥物:奧希替尼在中國上市了。奧希替尼這個名字或許對大家而言有些陌生,但它的小名AZD9291就是大部分肺癌患者都熟記於心的著名藥物了。

奧希替尼的效果到底有多好?根據已經發表的臨床資料,跟化療相比,AZD9291的有效率是71%,意味著超過70%的患者腫瘤都會明顯縮小,而化療藥物的有效率只有30%,足足提高了一倍多。

不僅如此,奧希替尼身上還有更多光環:今年9月公佈的FLAURA試驗最新結果顯示:奧希替尼在療效上全面優於第一代藥物,有效性貫穿EGFR突變與EGFR T790M突變,且具有更佳的療效與更低的副作用,擁有更長的無進展生存期(18.9個月vs10.2個月)。目前,奧希替尼一線已經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此外,奧希替尼還有一個重要優勢:臨床研究顯示,存在EGFR突變的患者更容易發生腦轉移。而奧希替尼相比易瑞沙而言,對腦轉移的治療效果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也就是說,對腦轉移患者而言,奧希替尼比易瑞沙更為適合。

3:PD-1抑制劑Opdoivo及國產PD-1抑制劑信迪單抗上市申請獲得CFDA受理

今年年底,CFDA連續受理了BMS的PD-1抑制劑及國產PD-1抑制劑信迪單抗的上市申請。對各位肺癌患者而言,等待PD-1抑制劑在中國的上市,已經望眼欲穿了三年零四個月了。PD-1抑制劑的上市受理完成雖然沒有最終確定PD-1抑制劑在中國的上市時間,但它背後的意義卻讓無數臨床腫瘤醫生與患者為之振奮:中國的癌症治療水準在這一刻終於迎頭趕上了世界先進水準,腫瘤免疫治療的全面開展將給我國癌症患者帶來無法想像的幫助。

更重要的是,國產PD-1抑制劑信迪單抗可能在未來上市後每月的藥物費用不超過萬元。這對大多數患者而言,都可謂卸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肺癌臨床結果重大更新,結論或改寫治療方案

1:肺癌患者術後用靶向藥物輔助治療

11月21號,權威臨床雜誌《The LANCET Oncology》全文刊登了一篇吳一龍教授領銜進行的臨床研究報告:ADJUVANT研究(CTONG1104)。研究表明,EGFR突變的早期肺癌患者,手術之後使用靶向藥易瑞沙比使用傳統的化療藥效果可能更好,副作用更小。

其中最重要的臨床結論,就是關於對EGFR突變、Ⅱ~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用吉非替尼進行術後輔助治療和標準化療方案相比,吉非替尼組患者中位無病生存期延長了10.7個月,而且副作用發生率低於化療。

未來是否術後輔助靶向治療會成為攜帶突變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2:NTRK、ROS-1、ALK、BRAF的肺癌患者將擁有更多靶向藥選擇

2017年,肺癌領域獲得臨床進展的並不僅僅只有T790M突變的奧希替尼。事實上,在這一年間出現的肺癌新靶點藥物也具有非常優秀的抗癌潛力。

由Loxo Oncology公司研發的,針對NTRK1、NTRK2及NTRK3基因融合的抗腫瘤新藥——LOXO-101。LOXO-101針對NTRK融合的腫瘤有效率高達76%,其中有12%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而肺癌是NTRK基因融合最常出現的癌症之一。

針對ALK基因融合的藥物可謂是所有基因中針對性藥物最多的:克唑替尼、艾樂替尼、色瑞替尼、Brigatinib以及臨床階段效果非常有意的X-396、TPX-005以及Lorlatinib。對ALK突變的肺癌患者而言,靶向藥有效率高、有效的時間長、可用的藥物多,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輕鬆度過八年時間,達成臨床治癒。

肺癌BRAF突變也有靶向藥可用!2017年,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學》發佈了一項研究,BRAF靶向藥達拉非尼與MEK靶向藥曲美替尼聯合使用後,V600E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疾病控制率達到79%!其中4%腫瘤幾乎完全消失,59%腫瘤顯著縮小,16%大小穩定。無論是患者無進展生存期還是總生存期都顯著延長。目前,這個靶向藥物組合已經被FDA批准上市,用於BRAF突變肺癌患者的治療。

回顧2017,肺癌治療技術的飛速進步讓我們憧憬:攻克癌症真的指日可待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也是所有腫瘤醫學工作者共同的信念。展望2018,相信會有更多更優秀的技術與研究呈現,更多患者獲得新生,更多治療奇跡在上演。

2018,加油!治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