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油輪完工下水時油國減產,航運業雙重打擊

【Technews科技新報】油國組織(OPEC)於 2017 年減產執行成效卓著, 使得國際油價從 2017 年下半年起順利回升, 2018 年 1 月倫敦市場北海布侖特原油 3 月期貨價格升至每桶 70.52 美元,

產油國對油價總算走上回升軌道, 可說松了一口氣, 但是油國減產下, 航運業可就笑不出來了, 尤其是先前預期全球油滿為患而增建的油輪, 如今一艘艘下水, 運量卻因為油國減產而下滑, 雙重打擊下, 油輪運費營收在 2017 年暴減。

油輪當前的營運慘況不僅是遠低於市場預期, 也是 2009 年全球金融風暴結束以來前所未見。 但是這個狀況恐怕還將持續, 因為油國減產將延續到 2018 年。 一艘超大型油輪(VLCC)可載運高達 200 萬桶原油, 但油國每日減產 180 萬桶原油, 使得從中東到亞洲的油輪航運路線上運輸量大減, 2017 年 12 月, 波斯灣由國出口原油輛自 2017 年 8 月以來首度減少到 1,800 萬桶以下, 從沙特、伊朗、阿聯酋運往中國與日本的原油量都有減少。

油輪的供給卻仍在增加, 2014 年之前的好光景, 刺激航運公司下單建造一艘艘的油輪, 逐漸完工下水後, 成為超額供給, 2016 年全球油輪數量增加 7.4%, 2017 年再增加 5.3%, 而 2018 年預期還會增加 4%。 這導致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 原本為冬季運油旺季, 航運業運載率卻慘兮兮。

供過於求下, 2017 年市場原本預期平均每艘油輪每日營收應有 25,000 美元, 實際上卻遠遠不及, 平均每日營收大跌 57%, 降到每日 17,794 美元, 是 2009 年以來新低。 從波斯灣到亞洲的油輪平均每日營收更跌到 16,000 美元。 這使得油輪航運公司如前線(Frontline)、雙殼油輪控股(DHT Holdings)的股價表現都鴉鴉烏。

雪上加霜的是, 先前油價低檔時, 許多產油國不願意在低價售油, 而油槽設施又已經滿載的情況下, 於是租用油輪將過剩原油存放在海上,

希望等到未來油價回升, 但國際油價期貨當前已經呈現逆價差狀態, 也就是若把原油繼續存放在油輪中很可能會賠錢, 因此許多用來海上存放原油的油輪將釋放出來, 進一步增加油輪運量, 讓供過於求更嚴重。

油輪營收與油價在歷史上往往呈現相反關係, 2013 年北海布蘭特原油價格來到將近 120 美元高點時, 超級油輪平均每日營收僅有 18,621 美元, 2014 年中油價崩跌, 2015 年時油價慘兮兮, 油輪平均每日營收卻升至 64,846 美元, 油輪營運商想要回到獲利榮景, 可能只能期盼美國葉岩油真能快速擴產, 好讓油價再度下跌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