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只有低情商的人才會這麼發微信,說的是不是你?

01

連續發多條長語音

文字消息能夠一目了然, 收聽語音卻要浪費更多時間, 如果一遍沒聽清, 還要重新倒回去聽好幾遍, 才能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

如果是在公共場合, 收聽語音就變得更加不方便。 萬一語音裡說的是一些私密的事情, 播放出來真是讓人尷尬。

於是很多人認為, 發送長語音的人, 其實是為了自己的便利, 在浪費對方的時間, 也就是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 有點自私。

02

突然的語音和視頻聊天請求

絲毫沒有準備的時候, 語音或者視頻聊天的請求鈴聲突然響起, 很多人都會被嚇一跳。

還遇到過一些“執著”的人, 看到你沒有接聽, 會一遍又一遍地發出邀請, 絲毫沒有考慮到會不會打擾你。

如果是不熟悉的人, 上來就發視頻請求, 更會讓人覺得是一種冒犯。

03

聊天只問“在嗎?”

微信沒有顯示是否線上的功能, 於是很多人喜歡在聊天的時候問一句“在嗎?”

曾經看到有人調侃說:“你不說什麼事, 我怎麼決定我在不在。 ”

只發一句“在嗎”, 如果我很忙, 以為你只是想閒聊, 可能就不會回復你;但如果你把想要說的事情一起說出來, 我就能在有時間的時候, 立馬回復給你有用的資訊。

04

未經同意公開聊天截圖

本來兩個人聊天, 心裡默認的都是第三人不可見;在群裡聊天, 心裡默認的都是群外的人不可見。

可偏偏有的人, 就在別人沒有同意的情況下, 把聊天截圖發到了朋友圈。 並且備註的真實姓名和頭像全都沒打碼, 總會給人一種隱私被侵犯的感覺。

05

朋友圈刷屏

你可能也體會過, 打開朋友圈, 映入眼簾的是幾十條廣告刷屏, 莫名就會有一種煩躁的感覺。

對於有的人而言, 發廣告是職業需要;可對於更多人而言, 雜亂無章的廣告只是一種騷擾。

即便你發的不是廣告, 一天發上幾十條朋友圈“直播”生活, 同樣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06

未經同意拉別人進群、發名片

有時候, 莫名其妙被拉進一個群裡, 開始接受“轟炸”和投票請求。 其實這種還好, 你不喜歡, 可以隨時退出。

最尷尬的是被熟悉的人拉進了閒聊群, 裡面也有你不少認識但是不熟的人。 因為實在沒有時間和興趣浪費在閒聊上, 你很想退出;但是礙於面子, 又感覺退群不是很合適。

同樣讓人反感的, 還有不經過當事人同意,

就把私人微信推薦給了別人。

07

群發沒有意義資訊

“清理微信, 請勿回復”, 相信這樣的微信清理資訊, 你肯定收到過不止一次。 他想測試的是你有沒有刪除和拉黑他, 對於這樣的行為, 不僅是覺得無聊還有些反感。

至於那些群發, 求投票、求點贊, 甚至轉發有謠言、詛咒資訊的內容, 更是讓人懷疑交錯了朋友。

對大多數人而言, 群發的祝福都覺得不真誠。 對群發的“騷擾”, 容忍度自然更低。

08

大群裡聊天, 不顧及別人感受

明明是很多人的群, 兩個人卻聊了半天。 半天插不上嘴, 又被迫接收著一大串微信提醒, 這種感覺真的很難受。 如果聊天內容只涉及兩個人, 還是選擇單獨私聊比較好。

群裡的表情包刷屏同樣讓人厭煩。 打開群, 蹦出來上百條新消息提醒,百分之八十是表情包,有用的資訊反而被覆蓋。

09

表情和語氣詞的不恰當使用

社交語言也是在不斷更新換代的。

比如以前,微笑的表情含義是禮貌、友好,現在卻變成了無語、無奈。以前,“呵呵”只是一個表示笑聲的象聲詞,現在卻有了嘲諷的含義。把微笑的表情換成其他可愛的表情,把“呵呵”換成“哈哈”,相信你會更受歡迎。

還有,經常習慣使用“哦”“嗯”這樣一個“高冷”的單字來回復別人,建議你改成“哦哦”或者“嗯嗯”,雖然只是多了一個字,但是在別人看來,疊聲詞會更柔和一點。

在社交的時候,不以自己為中心,能夠照顧別人的感受才是高情商的表現。

蹦出來上百條新消息提醒,百分之八十是表情包,有用的資訊反而被覆蓋。

09

表情和語氣詞的不恰當使用

社交語言也是在不斷更新換代的。

比如以前,微笑的表情含義是禮貌、友好,現在卻變成了無語、無奈。以前,“呵呵”只是一個表示笑聲的象聲詞,現在卻有了嘲諷的含義。把微笑的表情換成其他可愛的表情,把“呵呵”換成“哈哈”,相信你會更受歡迎。

還有,經常習慣使用“哦”“嗯”這樣一個“高冷”的單字來回復別人,建議你改成“哦哦”或者“嗯嗯”,雖然只是多了一個字,但是在別人看來,疊聲詞會更柔和一點。

在社交的時候,不以自己為中心,能夠照顧別人的感受才是高情商的表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