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年送禮可能源於自己的社交恐懼

我不知道是不是全中國都一樣, 我只說我家。

每當快到過年的時候, 送禮成了最大的任務, 甚至比打掃房子採購年貨更要重大一些。

平時來往密切的親戚朋友送一送也就算了。 八竿子打不著的七大姑八大姨, 一個都不落下輪流送。

頭天晚上我媽就開始安排, 明天八點去看誰誰, 帶什麼東西, 九點去看誰誰, 帶什麼東西, 一直安排到晚上九點。 當然要空出午飯晚飯時間。

同時, 家裡也要派人留守, 因為要迎接其他人送禮。 要準備好瓜子花生糖果茶水, 還要準備好一車客套話。

我極其討厭這個留守的工作, 因為要面對來訪人士的各種拷問。 收入怎麼樣啊?買房了沒有啊?買車了沒有啊?結婚了沒有啊?老公收入怎麼樣啊?有沒有孩子啊?這些問題之中, 只要有一個答案是否定的, 就要面對這些來訪人士一堆嘮叨。

可是我也極其討厭出去送禮這個工作,

因為一樣要面對以上問題。

見面之後大多面面相覷, 尷尬微笑, 坐一會兒之後趕緊起身, 主人家也如釋重負, 但是也要客套的說一句, 再多坐會兒吧。

除了跟幾乎是陌生人的social讓人痛不欲生。

最奇怪的是禮品本身。 打個比方, 我媽前兩天送給姑夫的茶葉, 可能過兩天就會經由表弟的手再送回我家。 可笑不可笑?尷尬不尷尬?似乎一家一戶只需要買一份禮品就可以了。 你送出第一份, 就等著收回禮, 收到回禮再送給下一家。 這樣兜兜轉轉, 收到自己送出的禮品幾乎是常有的事。

我曾經問過我媽, 你覺得這樣有什麼意義。 她表示, 送禮是次要的, 關鍵是社交。 好多親戚朋友一年不聯繫, 就等過年這一下子了。 如果過年都不聯繫,

那豈不是斷了關係。 我又問, 一個一年都想不起來聯繫的人, 斷了又有什麼關係?我媽馬上反駁道, 當然有關係, 做人不能那麼無情, 要有點人情味。

以前我會覺得, 過年送禮其實是一種人情投資, 用來維繫關係, 以防有一天需要幫忙, 好能找得到人, 張得開口。

人情社會嘛, 中國國情。

今年成熟了一些, 覺得可能就是單純的想表表心意。 因為我也給很多朋友買了禮物, 就是逛淘寶的時候看到一件商品, 覺得XX可能會喜歡, 就馬上下單了。

我對送禮的厭惡, 可能源自自己的社交恐懼。 因為在網上給朋友下單禮品的時候我覺得非常快樂, 毫無負擔。 但是假想了一下, 如果這些朋友跟我一個城市嗎, 需要我一個個登門拜訪, 那我很可能也覺得是負擔了。

中國有句老話叫“遠香近臭”, 實在頗有一些道理。

歡迎留言討論, 歡迎關注李阿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