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個深夜,他步行與冰冷鐵軌“對話”

夜深人靜, 當地鐵收車, 大部分人進入夢鄉, 鐵軌上響起了鐺鐺鐺的錘子敲打聲。 “東湧車控室, 4A2-30-19, 四號線巡檢表8施工所有人員共5人已在東湧站下行頭端牆門處待令!”宣讀完開工口令後, 廣州地鐵工建檢修師換上了特製的勞保鞋和螢光服, 踏上了新一天的巡軌路程。

地點:廣州地鐵4號線高架段東湧至慶盛站

氣溫:6℃

人物:廣州地鐵工建檢修師朱建新, 廣州地鐵線路主管梁鋒

“別看這雙鞋看起來很普通, 它能抗6000伏高的電壓, 如果需要在鐵軌沒停電時作業, 我們還要換抗壓性更高的防護靴子。 ”1月31日晚上的室外溫度只有6℃,

而四號線高架段由於都是露天鐵軌, 是地鐵最冷的一段線路, 風打到臉上更是令人凍得發僵。

朱建新戴著厚厚的手套, 加厚的棉褲讓他的腿看起來非常“粗壯”。 他告訴記者, 檢修師每天晚上十點鐘到車站控制室開始出發前的設備檢查等工作, 第二天早上六點鐘才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 過著“晝伏夜出”的生活。 他戲稱, 他們是在中國過著美國的時間。

朱建新背著20斤重的工具包, 拿著工具錘不斷地彎腰敲打著鐵軌, 今年是他進入地鐵工作的第7個年頭了。 他說, 敲打的時候, 就算鐵軌表面沒有問題, 只要內部出現輕微的異常, 他都能馬上聽出來。 幾步一敲, 一段鐵軌要敲幾次, 他都爛熟於心。 他告訴記者, 每天晚上他們平均要走3公里鐵軌進行檢修,

最多時7公里都走過。

寒風瑟瑟中, 朱建新等檢修師在冰冷的鐵軌上每晚要走3公里, 甚至更長。 資訊時報記者 陳引 攝

1月31日, 剛下過雨的鐵軌有些濕滑, 地鐵線路主管梁鋒一邊為記者照明, 時不時彎腰查看地面有沒有殘留的東西。

“鐵軌上不能遺留下任何的東西, 否則會給列車運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他告訴記者, 整條4號線每個晚上平均有60~80個檢修師在作業, 如果有大的作業項目, 人數會增加到100人左右。 春運期間, 他們還會加強鐵軌的維護和檢修力度。

昨晚寒風瑟瑟, 中間還下起了毛毛雨, 朱建新的眼鏡已經沾滿了雨滴。 他說, 天氣寒冷時, 他們會適當減少戶外作業的頻率。 “在高架段作業, 我最擔心的就是惡劣天氣的出現, 下雨、低溫、大風都會給我們的維護和檢修工作帶來更大的難度。 ”

走到慶盛站後, 朱建新與記者道別, 又立刻往他當晚工作的下一站——黃閣汽車城站繼續前行。

記者眼

全身心投入工作忘了疲憊

四號線高架段站間間距長,

我跟隨他們從東湧站走到慶盛站加上檢修就用了一個半小時, 寒風和雨水更是讓我的臉凍得冰涼。 儘管如此, 他們看上去卻絲毫沒有受到天氣影響, 依舊全神貫注地盯著每一顆螺絲和每一段鐵軌, 臉上的表情異常堅毅。

當我問朱建新會不會偶爾犯困, 他笑著跟我說, 當他踏上鐵軌的那一刻起, 所有的疲憊都會拋到腦後, 當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時候, 是不會有困意和雜念的。 正是因為他們在寒夜裡堅守崗位, 才有了白天地鐵的順利通行。

資訊時報記者 江濤

線索徵集

親愛的讀者, 本期報導是否令你想起, 自己身邊也有這樣敬業愛崗的寒夜戶外工作者?歡迎來電告訴我們, 在資訊時報與廣大讀者一起分享他們的感人故事。

有獎報料電話:020-3432311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